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19-10-08 11:45: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在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且提出合理护理措施。方法本次回顾性分析研究本院自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诊治的6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资料,均开展抗病毒治疗,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6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后不良反应率96.77%,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降低占据比例是98.33%、寒战和发热占据比例是75.00%、关节酸痛和肌肉酸痛占据比例是88.33%、恶心占据比例是13.33%、失眠占据比例是21.67%,抑郁和焦虑占据比例是10.00%、脱发占据比例是11.67、情绪激动和烦躁占据比例是3.33、月经紊乱占据比例是1.67%、视力模糊占据比例是1.67%。结论将合理护理措施用于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体会

本文引用格式:刘力玮.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278.
 
0引言

        丙型肝炎属于常见的一种临床慢性血源性传染病毒,是依据血制品或者血液传播的疾病,极大程度上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是严重一种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此文数据验证对象即为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诊治的6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报道抗病毒治疗下的不良反应情况。

\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此文以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诊治的6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分析目标,其中女32例,男30例;年龄在20-77岁,平均(45.32±3.32)岁。纳入标准: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临床判断慢性丙型肝炎疾病的标准,且符合慢性丙型肝炎指证,ALT发生轻度以及中度升高,抗-HCV和HCV-RNA显示阳性,自愿加入本院研究且得到伦理会批准的患者。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精神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

1.2方法。

       入组患者均开展抗病毒治疗,予以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主要包括两种,即为派罗欣和佩乐能;在两组患者ALT恢复到正常水平,HCV-RNA显示阴性之后开展48周持续治疗。一般而言可能在用药9-12小时之后发生发热不良反应,第2天之后可能发生关节酸痛和肌肉酸痛等反应,在对患者用药前开展血常规检查,均不出现异常情况,且与用药大约2-4周之后可能出现血小板、白细胞等骨髓抑制现象,用药当日可能出现失眠等精神症状,用药1周之内可能发生烦躁、焦虑、情绪激动、精神抑郁等现象,最晚以上症状可能出现于用药4至6周内。

1.3观察指标。

       统计且观察6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抗病毒治疗之后不良反应情况。

2结果

        此次涉及的6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予以药物治疗,60例发生不良反应,占据比例为96.77%,其中59例出现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降低,占据比例是98.33;45例出现寒战和发热现象,占据比例是75.00%;53例出现关节酸痛和肌肉酸痛现象,占据比例是88.33%;8例出现恶心现象,占据比例是13.33%;45例出现失眠现象,占据比例是21.67%;6例出现抑郁、焦虑现象,占据比例是10.00%;7例出现脱发现象,占据比例是11.67%;2例出现情绪激动、烦躁现象,占据比例是3.33%;1例出现月经紊乱现象,占据比例是1.67%;1例出现视力模糊现象,占据比例是1.67%。

\

 
3讨论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只能开展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患者依从性是对治疗效果带来影响的重要因素,所以,医护人员需要详细为患者阐述疾病知识,告知抗病毒治疗的意义和重要性,详细告知患者用药方法、不良反应,让患者切实做好用药不良反应心理准备,如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处理,告知患者有效缓解方法,予以患者更多鼓励和关心,提高患者配合度[2]

        心理疏导。医护人员需要及时疏导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成功案例方式提升患者信心,以成功者联谊会方式让患者间相互帮助和鼓励[31o

        神经精神症状。对于出现失眠症状患者,医护人员需要指导其正确开展放松锻炼,告知其简单助眠措施,如睡前泡脚、听音乐、和牛奶等,必要的时候可以药物助眠。

        胃肠道症状。医护人员此时需要予以患者清淡饮食,遵守少吃多餐的原则,让其使用高蛋白质寒凉食物,不可喝咖啡和浓茶[41o

        脱发护理。医护人员应该予以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建立良好关心,了解其脱发情况,予以赞扬,指导避免脱发的有效方法,如轻柔慢洗、多用护发素以及平时用疏齿。护理人员需要对严重反应患者增加其自我保护医师,给予饮食指导、口腔卫生干预,必要的时候可予以医嘱药物治疗[51o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十分重要,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升患者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汪梦兰,唐红.慢性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的相互作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34(02):229—232.
[2] 李金强,易长庚.基因3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复发1例[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8,17(05):452—454.
[3] 王明霞,杨丽宁,施有琴,等.地芪固本口服液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疗效的影响[J].甘肃医药,2017,36(11):924—927.
[4] 董岚,王爱平.个性化护理对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4(24):203—204.
[5] 饶志方,王婉钢,程振玲,等.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的抗病毒方案[J].中国药师,2016,19(02):357—3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46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