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年9 月至 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 82 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分为淋巴结转移(55 例)和未转移(27 例)。比较常规超声征象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后方回声增强、形态不规则、原发灶钙化灶,以及高回声晕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乳腺癌淋巴结未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原发灶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和弹性模量最大值(Emax)均明显低于乳腺癌淋巴结未转移患者,弹性模量标准差(Esd)高于乳腺癌淋巴结未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方回声增强、形态不规则、原发灶钙化灶、高回声晕均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常规超声征象,剪切波弹性成像低Emean、Emax、高 Esd 的乳腺癌原发灶更容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
【关键词】 乳腺癌;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淋巴结转移
0 引言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乳腺癌占所有恶性肿瘤的 7%~10%[1]。腋窝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患者最早出现的转移形式。超声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具有无创性、无辐射、可重复性且价格低等优势[2]。已知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 对乳腺癌疾病良恶性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能提高乳腺肿块超声诊断的特异性 [3]。本文探讨常规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3 月本院收治的 82 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中乳腺癌相关诊断标准 [4];年龄 >18 岁;接受内分泌治疗或相关化疗。排除标准:有传染病和先天性营养不良者;有智力障碍和其他器官性疾病者; 合并心、肝、肾、脾功能不全者。根据是否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55 例)和未转移(27 例)。其中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 20~78 岁,平均(51.97±5.91)岁。未转移患者:年龄 19~80 岁, 平均(53.64±4.7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超声检查:患者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半侧卧位,上臂外展放松,充分暴露双侧乳房及腋窝。首先在超声检查仪预设的乳腺检查模式下常规扫查乳腺各个象限及乳晕区,观察并记录病灶的大小、形态等,最后采用Adler 分级法对病灶的血流情况进行评估。
SWE 检查:在二维灰阶模式确定病灶位置基础上,将探头轻置于病灶最大径切面皮肤处,在不施压的背景下,切换至 SWE 模式,将弹性取样框置于病灶硬度的最大区域,嘱咐患者屏气,静置5~10 s,观察 SWE 图像的硬度稳定后由最大值渐变为最小值,而后上升为最大值的连续过程后定帧存储,将 SWE 图像冻结至病灶硬度最大时的图像, 将感兴趣区 Q-Box(2~5 mm)置于病灶最大硬度部位,另外的感兴趣区 Q-Box 置于与病灶同一深度的周围正常乳腺组织。
超声图像分析:由两位医生分析乳腺癌常规超声图像,包括原发灶的形态、边缘、微钙化、后方回声、生长方位、内部回声、高回声晕、血流情况及肿块最大径等超声造影征象。SWE 定量参数包括弹性模量最小值(Emin)、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弹性模量最大值(Emax)、弹性模量标准差(Esd)。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常规超声征象比较 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后方回声增强、形态不规则、原发灶钙化灶及高回声晕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乳腺癌淋巴结未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原发灶的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参数比较 淋巴结转移患者原发灶乳腺癌原发灶 Emean、Emax 明显低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Esd 高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腋窝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转移的常见方式,乳腺癌转移与原发性肿瘤的病理生物学特征关系密切。超声波通过超声肿瘤的多模态成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乳腺癌的疾病进程。乳腺癌常见的超声恶性征象之一为高回声晕,表现为病灶周边存在高回声带,厚薄不均,可反映乳腺癌浸润周边正常组织程度,其病理基础在于癌灶向周围脂肪组织浸润,出现脂肪组织、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基质相互混杂所致 [5]。
本研究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后方回声增强、形态不规则、原发灶钙化灶及高回声晕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 [6]。分析原因可能与其周边浸润程度更重,更容易侵犯新生淋巴管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淋巴结转移患者原发灶乳腺癌原发灶 Emean、Emax 明显低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Esd 高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这可能是所选取的 SWE 感兴趣区只涵盖病灶最硬处有关,因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有限,尚不能代表整个病灶的Esd、Emin、Emean、Eratio 值,尚需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予以验证。
综上所述,后方回声增强、形态不规则、原发灶钙化灶、高回声晕均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常规超声征象,剪切波弹性成像低 Emean、Emax、高Esd 的乳腺癌原发灶更容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
参考文献
[1]徐燕,黄玉华,史爱玉,等 . 上海市崇明县 1998—2013 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分析 [J]. 上海预防医学,2017, 29(2):105-108.
[2]臧丽,李晶,马燕 . 剪切波弹性成像中不同定量测量方法预测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能力 [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18, 38(4):772-778.
[3]胡小丽,廖春雁,吴大浪,等 . 多参数超声联合穿刺诊断三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0,31(5):325-329.
[4]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 版)[J]. 中国癌症杂志,2017,27(9): 695-759.
[5]张微微,林少建,罗婉贤,等 . 乳腺癌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参数 Emax 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初探 [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39(2):98-101.
[6]王萍,岳文胜,李祖坤,等 . 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20
(4):334-3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