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与心理护理联合干预老年慢性肾衰的效果。方法针对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肾衰患者共计112例,根据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56)和对比组(n=56),对比组实施中药保留观察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药保留灌肠与心理护理联合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和护理总满意率。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其治疗优良率结果是85.71%、护理总满意率结果是92.86%,在对比组患者中,其治疗优良率结果是78.57%、护理总满意率结果是78.57%,观察组相比于对比组均更高,组间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与心理护理联合干预老年慢性肾衰的效果较好,可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药保留灌肠;心理护理;老年慢性肾衰
本文引用格式:金美玉.中药保留灌肠与心理护理联合干预老年慢性肾衰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376,378.
0引言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为慢性肾衰,该病症发展较为迅速且并发症较多、死亡率偏高,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均带来严重威胁,尤其是老年人群,由于其身体机能、年龄等诸多因素影响,是慢性肾衰的高发人群,亦是临床关注的重点[1]。本次实验研究着重针对中药保留灌肠与心理护理联合干预老年慢性肾衰的效果性对比分析,具体内容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肾衰患者共计112例,根据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56)和对比组(n=56),在观察组中,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33例,年龄在60-83岁区间范围内,年龄中位数72.86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12年,病程中位数5.69年,在对比组中,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31例,年龄在61-85岁区间范围内,年龄中位数73.15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11年,病程中位数5.88年,不同组别下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对比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分析价值。
1.2方法
对比组实施中药保留观察治疗,药物成分为牡蛎30g、生大黄30g、蒲公英30g、地榆30g、泽兰20g、黄芪20g、制附片10g,水煎制剂取汁100mL,需保持药液温度在37℃-39℃之间,护理人员在患者灌肠前应嘱咐其排净大小便,将药汁注入肠道冲洗袋中,患者保持左侧卧位体位后行扩肛,然后在润滑油辅助下将肛管缓慢插入肛门25cm左右后开始灌药,一般灌药速度为每分钟75-90滴即可,待药液全部灌注完成后缓慢拔除肛管并轻柔肛门3-5分钟,最后,护理人员使用垫枕抬高患者臀部10cm,保持左侧卧位体位30分钟后平卧2小时,如患者极不耐受时可进行排便,每日治疗1次,共计治疗15日。观察组实施中药保留灌肠与心理护理联合治疗,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同对比组,心理护理就是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及时向其介绍并熟悉医院环境,拉近护患关系,通过向患者讲解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方法、特点、有效性和相关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由于未知产生的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同时,护理人员应用和蔼、温柔的语气同患者沟通,掌握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根本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疏导,避免不良心理状态影响治疗和预后效果,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中可随时告知治疗进展,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便于顺利治疗,最后,护理人员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积极心态对病症康复的重要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将患者治疗效果分成优、良、差三类[2],优表示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肌酐减少幅度超过30%,良表示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血肌酐减少幅度在15%-30%区间范围内,差表示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恶化,血肌酐减少幅度不足15%;患者满意度由我院根据文献及自身临床经验编写[3],总分为100分,不足60分为患者对护理干预不满意,高于90分为患者对护理干预非常满意,其余为一般满意,护理总满意率为非常满意率与一般满意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涉及的全部指标或数据均在SPSS 23.0统计软件包处理下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通过(±s)表示并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如治疗优良率和护理总满意率等指标通过[n(%)]表示并使用2检验,P值在高于0.05时不具研究价值,P值在低于0.05时则具有研究价值。
2结果
2.1分析对比不同组别下治疗效果
在观察组中,治疗优良率结果显示为85.71%,在对比组中,治疗优良率结果显示为60.71%,对比分析后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
在观察组中,患者护理总满意率结果是92.86%,在对比组中,患者护理总满意率结果是78.57%,分析对比后显示为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老年慢性肾衰竭是一种慢性且呈进行性表现的肾功能实质损害病症,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肾脏萎缩十分明显,基本无法维持正常功能,患者多表现为体内代谢产物潴留、酸碱平衡失调、水电解质不平衡,病因多集中在慢性肾盂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等[4],临床将病症分为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不全期、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终末期,而一旦发展至尿毒中终末期,患者死亡率可高达85.6%[5],直接危及其生命安全。以往临床中多对老年慢性肾衰患者实施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中药保留灌肠在保证灌肠药物温度的基础上可有效避免药液外渗,保证药物在患者肠道内停留较长一段时间,利于药物吸收和慢性肾衰病症的治疗,疗效显著。但大部分老年患者受病症影响易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在心理护理干预下能够得以缓解,拉近护患关系,减缓不良情绪,并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对病症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5.71%,对比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8.57%,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2.86%,对比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78.57%,观察组均高于对比组,由此可见,相比于单一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来说,在联合心理护理下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和护理满意率均得到明显提升,利于患者改善病症、恢复健康,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与胡晚君、刘燕兰等人的《中药保留灌肠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结果基本一致[6],具有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老年慢性肾衰患者在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和心理护理下效果更理想,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1]徐慧玉.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护理干预肾功能衰竭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5):123-125.
[2]程水芳.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5):1095-1097.
[3]张博,马晶,崔雪菲,等.中药加透皮剂保留灌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干预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5):8837-8837.
[4]娄海静,郑菲菲.结肠透析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1):132-133.
[5]赵铁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2016,22(33):181-182.
[6]胡晚君,刘燕兰.中药保留灌肠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5,37(1):46-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