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基层医院对高血压的依从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8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其心理压力,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基层医院;高血压;优质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李万福.如何提高基层医院对高血压的依从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67+69.
0引言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慢性病,患者多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性损害患,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高血压患者需终身服用药物,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及行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多出现擅自停药或更换药物现象,导致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最终并发心脑血管时间。优质护理是新型护理模式,将其应用在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干预中,可有效提升治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8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
(40例)。纳入标准: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2];无合并严重脏器疾病或恶性肿瘤者;无合并其他慢性疾病;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中途退出者;具有精神疾病史或认知功能障碍者。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5-80岁,平均(61.25±2.39)岁;病程1-8年,平均(4.12±0.39)年。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6-80岁,平均(61.29±2.37)岁;病程1-9年,平均(4.13±0.7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为:①健康讲解:采用图文结合及发放手册等方式,对高血压发生因素、危害及并发症等进行讲解,同时告知日常生活中常见危险因素。强调遵医服药的重要性,对服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进行讲解,促使其做好心理准备,叮嘱其及时就医。②常规心理干预:强调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治疗的影响,鼓励其多参与社会活动,满足社交需求,缓解心理压力,消除负性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
1.2.2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具体为:①服药干预:对药物使用方法、时间及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进行讲解,每月组织1次药物知识讲解活动。活动中,选取常用药物盒子,让患者对其使用方法、作用等进行讲解,强化认知,鼓励家属参与其中,共同提升对药物治疗的认知度,有效避免擅自更换药物、停药等现象发生,提升服药依从性。②建立电子档案:对患者各项信息进行整理,建立电子档案,内容包含血压检测结果、姓名、性别、联系方式等,将每次治疗信息,核对后,在表格中记录,以便对患者情况及时掌握。③随访:每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服药情况,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同时强调定期检测血压的重要性,沟通中,评估患者心理状况,结合喜好,叮嘱其选取合适运动措施,鼓励晚餐后,散步30 min,缓解心理压力,消除负性情绪,保持良好心态面对治疗。每月2次家庭随访,根据电话随访结果,制定家庭随访方案,家庭随访前一天,与患者做好沟通,安排具体时间。家庭随访期间,进行基础检查,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了解其不适症状,告知按时服药,可有效缓解病症,同时根据血压,适当调节药物剂量。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适当协调家属与患者的关系,促使家属能理解并尊重患者,营造良好家庭治疗氛围。
1.3观察指标。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焦虑程度进行评价,分值0-100分,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3]。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抑郁程度进行评价,分值0-100分,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4]。采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内容包含: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每项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5]。采用自制依从性评分标准,内容包含服药依从、运动依从、饮食依从,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依从性越好[6]。
1.4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况比较。观察组:干预前SAS评分为(65.31±2.39)分、SDS评分为(64.22±2.54)分;干预后SAS评分为(38.45±3.45)分、SDS评分为(40.36±3.47)。对照组:干预前SAS评分为(65.39±2.14)分、SDS评分为(64.28±2.13)分;干预后SAS评分为(43.65±3.27)分、SDS评分为(45.25±3.74)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
2.2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生理机能评分为(93.25±2.12)分、生理职能(90.12±2.58)分、躯体疼痛(89.54±2.17)分、一般健康状况(90.88±2.37)分、精力(91.17±2.28)分、社会功能(89.64±2.47)分、情感职能(93.54±2.13)分、精神健康(95.25±1.74)分。对照组:生理机能评分为(87.52±2.27)分、生理职能(88.56±2.84)分、躯体疼痛(82.36±2.57)分、一般健康状况(85.41±2.13)分、精力(87.56±2.34)分、社会功能(84.36±2.22)分、情感职能(90.25±2.39)分、精神健康(90.51±1.88)分。
2.3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服药依从(97.54±2.61)分、运动依从(94.23±1.23)分、饮食依从(95.61±1.64)分;对照组:服药依从(92.54±2.54)分、运动依从(91.36±1.28)分、饮食依从(91.72±1.55)分。
3讨论
血压会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在一定范围中波动,随着年龄逐渐加大,收缩压上升更为明显,但在50岁后,舒张压会呈现下降趋势[7]。部分患者认为高血压为正常生理现象,无需药物干预,但随着对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的认识,已证实高血压为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危险因素患[8]。临床治疗在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基础上,使用24小时长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同时患者还需实施家庭血压检测及管理。研究表明,我国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上升。这一现象与患者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为改善此类现象,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优质护理可显著缓解心理压力,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治疗依从性。
优质护理通过服药干预,强化患者及其家属的药物认知,提高重视度,转变错误认知,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治疗中,避免擅自更换药物及停药现象发生。通过建立电子档案,整理患者信息,做好病情记录,以便对患者治疗方案进行调节,促使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合理性。通过家庭随访,消除负性情绪,提升对生活的希望,改善睡眠质量,进而能够保持良好心态面对质量,提升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给予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其心理压力,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媛媛,李丽华.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7,18(6):110-112.
[2]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高血压联盟,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2017修订版)[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1):1-13.
[3]吴军贺,赵淑惠.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2):220-221.
[4]李晓慧.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不良事件预防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14-16.
[5]梁素英.个性化延伸护理在农村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6):941-942.
[6]周淑华,王桂彬,纪沈峰,等.健康信念模式的家庭访视护理对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7,16(2):26-30.
[7]林应芳,寇潇月,陈雪梅,等.系统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1-3.
[8]刘曼,卜秀梅,刘晓亭,等.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高血压病人低盐饮食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15):1850-18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