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7 11:06: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监测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微创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22例行外科常规手术治疗,B组21例采用早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外科手术治疗,C组23例采用早期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外科手术治疗,D组22例采用早期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后保守治疗。观察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淀粉酶及胰漏、肠漏、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病死率等治疗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与B、C、D组相比,住院时间、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监测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微创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降低了并发症及死亡率,是临床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重要辅助治疗方法。

关键词: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邵春晖,李培英.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262-263.

0引言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胰腺炎,在胰腺炎中ABP占所有病因的55%~65%[1],在胰腺炎每年发病患者中,ABP占到15%~50%,该病的死亡率达到20%-35%[2],部分患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少数患者发病时临床表现为重症胰腺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发病因素多种多样,主要由急性胆道梗阻、胆道感染、暴饮暴食、饮酒、外伤等因素引起,起病较为紧急,病情较重,重症胰腺炎的死亡率高,是急腹症中较常见的一种。胆道系统和胰管系统汇合后形成共同出口,部分变异者除外,胆道系统因炎症刺激或结石梗阻后常引发胰腺组织炎性改变。随着超声介入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在ABP的临床辅助治疗中有着实时监测、微创和安全的优点,明显降低并发症,在临床治疗ABP上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3]。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宝鸡市人民医院住院的86例ABP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30例,年龄31~69岁,平均(51.23±2.16)岁。所有纳入本组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均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相关临床症状,肌酐、尿素氮、血淀粉酶等指标均出现异常。四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86例患者均经抽血化验(血液常规、生化、血尿淀粉酶)及影像学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CT)等检查明确诊断。


\

 
1.2方法

将所选86例ABP患者分为A组22例行外科常规手术治疗;B组21例采用早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外科手术治疗;C组23例采用早期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外科手术治疗;D组22例采用早期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后保守治疗。本组研究病例中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或半坐位,常规扫查肝脏、胆囊胆道系统、胰腺和周围组织,确定胆囊是否肿胀、胆囊和胆管内是否有结石,及胰腺周围渗出积液的程度,确定盆腹腔其他部位有无渗出,做好体表穿刺标记,穿刺点与积液间无胃肠道等重要脏器及重要血管等,常规碘伏消毒穿刺点,铺无菌穿刺洞巾,2%利多卡因穿刺点局部麻醉,3号手术尖刀穿刺点切3 mm切口,使引流导管能顺利刺入。超声引导下延穿刺引导线经穿刺点切口处置人8F~10F猪尾巴引流管。

1.3仪器

采用西门子S1000彩色超声诊断仪,4V1穿刺探头,专用穿刺引导架,8F、10F猪尾巴引流导管组。

1.4观察指标

比较A、B、C、D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淀粉酶水平及胰漏、肠漏、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病死率。

1.5统计学分析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选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2),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四组患者血淀粉酶及总住院天数情况比较


治疗后第6天血淀粉酶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P=0.019)。四组患者总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早期ABP应用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胆囊内胆汁和腹腔内的炎性渗液,可有效缓解早期腹腔室隔综合征[4],减轻患者全身炎症性反应及各脏器系统的损害,降低继发腹腔严重感染的发生,使循环代谢系统趋于稳定,为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提供延迟手术的机会。86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出现胰腺假性囊肿,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置管引流,引出全部积液后向腔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复查超声待囊腔消失后根据引流情况决定拔管时间,16例中拔管时间最短时间为1周,最长时间为7周。实时超声引导置管引流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简单可行的方法,具有实时监测、微创、安全可靠、多部位穿刺、反复治疗等优点。对明显胆囊肿大伴胆囊结石合并感染征象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胆汁,以降低胆囊张力,有效控制胆囊内感染,如有胸膜腔或腹膜腔积液,可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本组研究中13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及腹腔内穿刺置管引流均穿刺成功,1周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穿刺置管术后无胆漏和胰漏等并发症发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阶段,应选择超声引导下引流微创手术治疗联合内科药物治疗,以避免外科清除手术引起病理生理电解质紊乱状态,增加感染、出血、形成脓肿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5]。四组患者治疗后血淀粉酶明显降低到正常值范围,B、C、D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A组,A组与B、C、D组相比,A组切口感染和腹腔脓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C和D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胆囊和腹腔内穿刺置管引流后,胆囊内的胆汁和腹腔内炎性渗出及时引出体外,减轻患者胆囊张力和腹腔压力,减少感染性液体的集聚,减轻患者全身中毒症状,从而降低了腹腔脓肿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全身状况,稳定并控制了病情,从而降低了死亡率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6]。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联合经皮经肝胆囊或胆管穿刺置管引流可显著降低ABP的胰漏、肠漏、切口感染及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ABP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鹏旭,尚东.急性胰腺炎的国内外主要指南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7,29(1):1-5.
[2]罗耀兵,郭中东,张岚,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11(3):65-66.
[3]Singh V K,Moran R A,Afghani E,et al.Treating acute pancreatitis:what's new[J].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l,2015,9(7):901-911.
[4]陈旭辉,关养时,安文伟,等.胆囊结石所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选择[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7,20(3):219-221.
[5]包文中,孟翔凌,汤大纬,等.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早期和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9):1232-1234.
[6]刘习庚.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30-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38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