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讨论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模式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名胆囊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同时采用围术期整体护理模式。结果采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均好于只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的护理中采用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后期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降低了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进食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胆囊结石;临床护理;整体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周亚桐.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265,272.
0引言
根据目前医学数据显示,在成年患者的人群中,胆囊结石患者的发病率在4%~10%。胆囊结石患者一般会有恶心、呕吐、胆汁反胃等临床表现。之前医院中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会采用传统的治疗方式,一般手术创口比较大,术后恢复期比较长,因此会直接影响到患者术后的正常生活。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治疗技术越来越普遍应用于外科治疗中,简称LC。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点。目前腹腔镜切除手术也已经广泛地被患者接受[1-2]。除了医疗技术的完善,目前也提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对患者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时,高效贴心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的作用尤为突出。在本次研究中,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名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采用围术期整体护理模式的具体效果,且效果显著,详细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在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5名胆囊结石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组的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其中有男性18名,女性7名。年龄最大66岁,最小31岁,平均(48.3±11.6)岁;随后选取同期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5名胆囊结石患者作为本次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16名,女性9名。最大年龄64岁,最小33岁,平均(46.8±10.3)岁。对比所选患者其他资料,发现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具有可对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后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围术期整体护理模式,详细护理内容如下。
1.2.1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之前正确引导患者接受全面检查,确定患者病情以及目前的发病程度外,了解患者各项的身体指标。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详细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病史。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准备好患者手术需要用到的备皮。手术进行前2 d,患者避免接触易产气的食物,正确指导患者在手术前1 d服用50 mL硫酸镁,患者手术前6 h禁水禁食[3]。护理人员正确引导患者来到术前处理间,与此同时在处理间帮助患者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处理,以脐部为中心,清洁四周皮肤,保证患者脐孔内无污垢,再进行最后一次消毒。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详细告知患者腹腔镜的治疗方法,多讲一些成功治疗的患者案例,帮助患者提高治疗自信心,同时也能帮助患者转移紧张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
1.2.2术中护理
手术进行过程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身体指标的变化情况。根据手术过程中的需要,护理人员要将手术中所用到的仪器全部消毒后,按顺序摆放在手术台旁。帮助患者调整手术的正确姿势,将头上的手术灯固定在正确的位置,调整为冷线光源,以上所有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手术过程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在传递手术器械时保证动作要轻,手术前准备好灭菌水,过程中监测的摄像头一旦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护理人员及时使用灭菌水进行擦拭。手术后,护理人员安全将患者转移到病房内,在麻醉剂失效后,询问患者目前感觉如何,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1.2.3术后护理
(1)保证患者的病房内干净、整洁,定时清理。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的恒温,每天定时通风,保持室内干燥。胆囊切除手术时患者会进行全麻,麻醉剂失效后,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因此在护送患者回病房时,帮患者调整为侧卧姿势,将头部偏向一边,避免患者清醒后呕吐出现误吸,肠胃内残留物品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2)护理人员定时记录患者身体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隔30 min观察1次;平时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是否出现腹痛、伤口渗血等情况。一旦患者出现腹痛或创口渗血的情况,立即告知医生处理,避免患者后期出现其他并发症。(3)患者术后的情况趋于稳定后,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帮助患者促进血液循环,同时适量的运动也能促进患者的肠胃蠕动,防止出现便秘,同时也能防止患者长时间卧床形成静脉血栓[4]。(4)麻醉剂失效后,患者创口或出现疼痛感,可以告知患者是正常情况,让其有心理准备。患者疼痛感比较强时,可以使用适量止痛药[5]。(5)饮食护理:手术结束6 h内患者不能进食任何食物。6 h后可以食用少量流食,量不宜多。恢复期间,患者饮食需要格外注意,为避免肠胃胀气引起不适,不食用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待患者后期排便情况都趋于
稳定后,可以食用正常食物。术后护理期间避免接触辛辣刺激性食物,食物尽量以清淡为主,多食用新鲜蔬果,每天保证足量饮水,多食用蛋白质含量丰富、纤维丰富的食物,提供每日所需能量的同时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恢复一段时间后,在医生允许下,可进行自由活动。
1.2.4并发症的护理
(1)恶心、呕吐是患者在接受胆囊切除手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询问患者的感觉,一旦患者出现呕吐后,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内异物,防止倒吸出现堵塞呼吸道。对于呕吐严重的患者,正确指导患者服用适量的止痛药[6]。在手术结束后前期,护理人员每天要定时观察并记录患者呕吐物的次数、颜色、时间以及量等。(2)腹腔出血属于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患者一旦出现腹腔出血的情况,护理人员要采取正确的止血措施,术后2 d内护理人员要定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腹痛、血压下降、伤口渗血都是术后容易发生的并发症,一旦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立即与医生沟通进行治疗。(3)胆汁外漏的护理:详细观察患者引流管内液体,一旦发现出现胆汁类液体,详细观察量的多少,并及时告知医生解决问题。
1.3效果评价
护理人员详细记录患者护理期间的变化情况,根据记录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中,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数据采用t和2检验,若P<0.05时说明统计结果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数据结果显示,进行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都要低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患者,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目前微创技术都具有创口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患者对于微创技术还没有详细的了解,因此在手术前患者会产生一些紧张等负面情绪,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于患者不良情绪的护理。目前已有相关数据显示,优质护理可以更快提高患者的恢复程度[7-8]。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对患者采用了围术期整体护理模式。根据此次研究数据显示,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切除手术后使用围术期整体护理模式,明显缩短了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同时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华海燕,徐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2,18(11):3411-3412.
[2]贾桂丛,张建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4,5(14):920-921.
[3]张小彦.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4(11):7810-7811.
[4]刘敏,吴菊.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安徽医学,2013,4(14):7281-7282.
[5]吕扬.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5):78-79.
[6]叶玉琴.手术室护理路径在临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安全中的影响研究[J].健康必读,2018,36(22):74-75.
[7]代阿影.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临床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8,17(33):54-55.
[8]张可凤.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9,18(27):49-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