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与肺功能、生活质量及预后的相关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3 09:46: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与健康人群以及coPd患者aBcd组间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差异,并分析维生素d与肺功能、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关联。方法选取coPd患者84例,完善肺功能、cat评分、急性加重评估,并根据标准归入aBcd四组;纳入健康对照组32例。所有受试者均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测定。分别比较coPd组与健康对照组以及coPd患者aBcd组间维生素d水平差异,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feV1/预计值、cat评分及近1年急性加重次相关性。结果coPd患者组的血清维生素d指标低于健康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间维生素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feV1%预计值呈正相关,cat评分呈负相关,P<0.01,近1年期间不同急性发作次数的coPd患者间血清维生素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Pd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低于正常人群,且aBcd组间维生素d水平呈下降趋势,coPd患者血清维生素d与肺功能呈现正相关,与症状/急性加重风险呈负相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维生素d;肺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刘杰,王玲.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与肺功能、生活质量及预后的相关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184-185.

0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中老年人群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或地域性医疗条件受限等因素影响,导致其患病率、致残及致死亡率逐年上升。据统计,该疾病甚至已经攀升至我国疾病经济负担的首位[1]。目前有研究提示维生素D能够影响COPD的发病及预后。因此,随着COPD对中老年人群健康的危害不断上升及经济负担的持续增加,患该疾病患者的生命状态控制方面迫切需要具有构架于完整的临床观察、评估之上的系统性资料来丰富与充实。本研究观察对照COPD患者与健康人群及其ABCD组间的血清维生素D差异,纵向分析维生素D与肺功能、CAT评分、急性加重次数等数据相关性,进一步评估维生素D对减低COPD患者未来风险、改善生存状态及预后的科学价值,为临床预防、治疗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提供一点思路。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至新疆自治区中医医院与新医大六附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4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69.50±9.15)岁,COPD组患者符合最新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全球倡议》的诊断标准;同时间段选取32例健康成年人纳入对照组,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6.56±9.54)岁。所有受试者6月内未补充维生素D制剂,未口服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情况构成等因素进行对照,经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组间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①合并重度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或行人工机械通气者;②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③哮喘、肺癌、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患者;④患有肝肾功严重损害以及精神类疾病者。

1.2内容与方法

1.2.1COPD症状/生存质量评估:对受试者选取CAT评分问卷法进行评价。CAT评分表涵盖咳嗽、痰量、是否胸闷、爬高的感觉概况、从事居家及离家行为的受限情况、睡眠和精力状态8个方面,总分40分。

1.2.2肺功能测定:采用德国master screen body肺功能测定仪,患者保持静息状态30分钟后由专业医师指导并检测,达质量控制满意,取值。

1.2.3血清25-(OH)2D检测:所有受试者在晨起空腹状态下抽取3 mL静脉血,使用离心机进行血清分离并置-80℃冰箱冻存,完成所有样本采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检验。

1.3统计学分析。对采集数据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描述,两组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两组均数之间差异的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比较使用方差分析,P<0.05认为具统计学意义,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

2结果

2.1COPD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对照。COPD患者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健康组偏低,经t检验,提示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
 

2.2COPD患者ABCD组间维生素D比较。COPD患者ABCD四组比较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有统计学意义
(P<0.01),由A至D维生素D水平呈现进行性下降趋势,见表2。


\

 
2.3COPD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FEV1%预计值、CAT评分及近1年急性加重次数相关性分析。COPD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肺功能检查FEV1%预计值呈正相关,r值为0.498,P<0.01;维生素D水平与CAT评分之间呈负相关,r值为-0.4,P<0.01。见表3。COPD患者维生素D水平随着近1年间急性发作次数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四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23.26,P=0.000,见表4。


\
 


3讨论

维生素D缺乏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性问题[2]。观察研究数据,COPD组血清维生素D的平均水平要显著低于健康组,提示该物质可能降低罹患COPD的风险。一方面,维生素D能保护暴露于环境危险因素下的呼吸系统,对抗呼吸道接触此类因素后发生的氧化应激-抗氧化失衡[3]。通过诱导磷酸肌酸激酶3信号通路引起快速免疫反应[4],通过Toll样受体通路介导推进免疫应答。并促使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转化,从而发挥固有免疫系统的前期防御功用。维生素D在炎症后期还作用于Th17进而调整固有免疫细胞因子凋亡机制,促使其适当凋亡。此外,该物质可通过参与T细胞和B细胞免疫途径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降低NF-κB的过度表达、抑制IL-8和TNF-α释放等方式阻断炎症细胞-炎症介质间的放大环,切断炎症级联反应等恶性循环,对抗过度炎性反应对呼吸系统的持续损害。另一方面,由于肺发育状态被认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的主要宿主因素之一。Lykkedegn S等证实维生素D促进肺脏的"干细胞"--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的分化发挥其在肺泡细胞增殖、表面活性物质分泌以及气道免疫的正向调节作用。余仁强等证实早产儿生命早期低维生素D水平与肺脏发育不良间有关联性。维生素D能下调人体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活性表达,抑制呼吸系统细胞外基质分解及参与血管生成。研究证实:维生素D结合蛋白基因组rs2282679A/C中CC基因型的人群,其COPD高易患率与维生素D的水平偏低具一致性[5]。

本研究发现COPD患者ABCD组间维生素D水平差异存在,提示维生素D水平与COPD患者的症状、生命状态及急性加重风险可能相关。考虑维生素D能够通过抵御环境性危险因素伤害、调整免疫进程、控制气道重构等层面控制咳嗽咯痰喘胀等不适。并潜在标记日光射量,将光信号转导为昼夜节律调节信息,从而调控生物钟规律[6],形成良好睡眠周期;并降低睡眠期间上呼吸道阻塞导致的夜间缺氧增加睡眠障碍和日间精神不振等风险。同时,活性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体唯一的Cathelicidin抗菌肽LL-37表达[7],破坏病原体细胞膜的完整性及抑制耐药菌生物膜形成。维生素D还参与启用NOD2/HBD-2/cAMP信号通路,并通过TLR受体CD14的效应来识别病原菌胞壁的裂解产物,辨别病原体并吞噬,降低细菌定植风险。

维生素D对肺功能具保护性作用,可通过阻止平滑肌细胞从G1期至S期转换、抑制成纤维细胞和上皮增殖并使细胞周期延迟,联同下调上皮-间质转化途径中β-catenin的表达,从而避免呼吸道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上皮细胞迁移以及向成纤维细胞转化等结构病理性重建。并调节巨噬细胞内NF-κB信号通路引起的炎症反应和基质金属蛋白酶释放强度,防止炎性细胞过度募集,延缓肺组织结构性损伤。此外,长期维生素D水平低下可引起骨骼肌Ⅱ型肌纤维的减少及萎缩,进而损害呼吸肌群的收缩力量和运动能力;维生素D可诱导骨转化生长因子活性,促成骨形成;并可通过TGF-β/BMPs信号通路使得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平衡骨骼微结构及营养状况,降低胸椎、肋骨等胸廓支撑结构病理性骨折风险,防止胸廓形态及胸廓扩张度受损,对肺功能起正向作用。

综上所述,维生素D相关研究成为热点,衍生价值逐渐发掘。虽然目前认为维生素D对COPD患者有保护性作用,但其临床应用价值判定及补充维生素D制剂的时机、使用方法、监测方案等均有待于更丰富的样本临床研究和观察,本研究为下一步对COPD患者进行维生素D补充后观察远期数据变化提供对照依据,期待有更多的研究为维生素D在COPD的治疗领域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张勇,陈彩云,安亚东,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清镁、钙和维生素D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7,16(10):1017-1020.
[2]宁志伟,王鸥,邢小平.维生素D的研究历史[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8,11(01):39-43.
[3]武娟.环境烟雾暴露诱发特定机体损伤的动物模型研究[D].山西大学,2016
[4]余仁强,陈道桢,周勤,等.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相关性[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7,19(10):1051-1055.
[5]王美芹,张建志,王莉.维生素D结合蛋白基因rs2282679 A/C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0):3678-3681.
[6]田万红,喻钢.抗菌肽LL-37功能研究综述[J].药物分析杂志,2014,34(10):1890-1896.
[7]李广周,吴伟.运动对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6,38(08):1031-10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78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