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对宫颈癌前病变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疗效及其对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 30 例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 15 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针对治疗组 15 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感染率明显优于参照组, 两组相比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 能显著降低感染率,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环形电切术;有效性;感染率
本文引用格式:赵姝 . 对宫颈癌前病变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感染率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72):101-102.
0引言
宫颈癌前病变主要是指存在癌变倾向,但又无法诊断为原位癌的宫颈异常增殖性病变,存在发展为恶性肿瘤的可能,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1]。宫颈癌前病变主要是由于HPV持续感染、慢性感染、性传播、吸烟等导致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白带异常、阴道少量流血、白带带血等,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阶段临床中针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一般实施手术治疗,为了分析宫颈癌前病变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感染率,我院针对收治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30例进行了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30例分成两组,参照组15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最大年龄55岁,最小21岁,平均为(39.10±3.56)岁;病程1~12年,平均(5.01±2.36)年;治疗组15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最大年龄54岁,最小20岁,平均为(39.12±3.59岁;病程1~11年,平均(5.00±2.40)年。
对两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年龄、病程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小且可比性高。本次研究开展之前,3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参与观察之前均对本次观察的内容、目的、结果及形式等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协议,本次观察均在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下通过。
1.2方法
针对参照组15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针对治疗组15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手术操作之前为患者实施常规的白带常规、凝血功能及血液检查,在当月患者月经干净后的第3~7天开展手术治疗,保证手术治疗前3 d不存在性生活,术前实施常规的阴道、宫颈消毒处理,给予5%的冰醋酸溶液确定宫颈表面病灶界限,采用高频的LEEP电刀,将切割频率设置为50 W后,采用自上向下、自左向右的原则缓慢且均匀对电环进行移动,将病变区域切割之后将电刀调节至电凝模式后,将功率调整为30 W,对创面进行电凝止血操作,将组织标记切下后,给予10%的中性福尔马林进行固定处理,将标本送至病理检查,手术后清洁外阴,并在术后2个月禁止对阴道进行冲洗、禁止性生活及盆浴等。给予患者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给予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实施相应的阴道栓剂治疗,减少感染现象的出现。
1.3观察指标
观察参照组与治疗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感染率等指标的差异。治疗优良标准[3]=(优+良)/总例数×100.00%,优:治疗后患者经TCT检查后显示为正常,且术后不存在感染现象;良:治疗后患者经TCT检查后显示未完全恢复正常,但病变程度缩小,术后出现感染;无效:治疗后患者病变未变化或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对两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处理,治疗优良率、感染率等为计数资料,采用2表示,P<0.05表示两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观察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感染率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相比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宫颈病变属于妇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宫颈这一部位属于女性朋友生殖器官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患者的夫妻生活产生直接影响,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将会导致女性生育功能受到影响;针对宫颈癌前病变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以往临床中一般针对患者实施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的处理,具有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且术后极易感染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
宫颈环形电切术又称为“LEEP”电刀,主要通过金属丝传导高频的交流电,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能在病变部位释放大量的能量,通过干燥脱水、电弧切割效应达到对病变部位切除及电凝的效果[5]。宫颈环形电切术对于病变周围的组织影响不大,术者能更好地控制切除病变的范围,手术后不会对宫颈原本的光滑度及柔韧性产生影响,相对于阴道镜来说能更全面地取材,能够更加彻底切除病变范围,具有漏诊率较低的优势[6]。同时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短及并发症较少等特点,此外,针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后,能减少术后HPV的感染现象,促进患者预后[7]。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治疗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优于实施常规手术治疗的参照组,且治疗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参照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手术治疗后的感染现象出现,且术后恢复时间较短,促进患者预后。这一结果与李彬[8]在针对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HPV感染中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针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显著控制感染现象的出现,建议在日后的临床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南方,胡勇.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5):93.
[2]欧阳小娟.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7):3292-3293.
[3]Zhu YQ,Zhao N,Xia Y,et al.Clinico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diferent surgical procedures on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Treatment,2017,24(1):51-54.
[4]栗晓艳.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及高危型HPV检测在术后随访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44-45.
[5]刘林雪.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8,26(2):45.
[6]Wang J,Zhu XN,Zhu LL,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tunnel dissection for superficial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8,24(26):2878-2885.
[7]徐海慧.宫颈冷刀锥形切除和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CINⅡ级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研究[J].吉林医学,2017,25(12):2255-2256.
[8]李彬.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HPV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30(24):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