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于本科治疗的9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n=48)与对照组(n=47),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术后生活质量(QOL)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QOL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更优,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患者不良情绪的缓解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关键词:护理干预;乳腺;良性肿瘤;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徐燕.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良性肿瘤的预后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273,295.
0引言
研究显示,乳腺良性肿瘤已经属于具备了社会-心理-生物模式的典型性疾病,并且,情绪低落、抑郁、焦虑均为患者比较常见的负性情绪[1]。另据文献报道,情绪低落、抑郁、焦虑能够通过内分泌系统、免疫调节系统使机体的激素功能、免疫水平发生改变,并对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造成诸多不良影响[2]。因此本文旨在研究护理干预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护服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于本科治疗的9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n=48)与对照组(n=47),研究组20例乳房单侧单个肿瘤,16例单侧或双侧多个肿瘤,12例增生结节伴纤维瘤,38例乳腺纤维瘤,10例乳腺增生,平均年龄(35.18±10.13)岁;对照组17例乳房单侧单个肿瘤,11例单侧或双侧多个肿瘤,19例增生结节伴纤维瘤,34例乳腺纤维瘤,13例乳腺增生,平均年龄(36.54±10.22)岁;上述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护理干预。①术前护理干预:对患者恐惧心理进行干预,在术前访视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将成功的案例向患者介绍,减轻其焦虑、紧张的负性情绪[3]。关注手术时间,分析时间的选择是否合理,避开月经期,以使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防止患者出现生物钟阶段性的负面影响,从而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利于复发的预防,重点为加强心理指导,尽可能地防止负性情绪扩大;②术后护理干预:通过配合医生进行详细记录,如切口的恢复程度、敷料的固定情况、麻醉的反应、疼痛的反应、大小便等其他指标,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改变情况以及心理情况,给予术后每日心理疏导,让患者对术后疼痛原因加以了解,以防范不良情绪的出现[4];③专业切口护理,术后胸带不仅要能够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而且不能让患者出现无法耐受的不适症状,如胸闷、憋气等,因此要注意胸带的松紧适宜情况,当胸带松紧不适宜、切口线角反应出现时,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与指导,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
1.3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评定患者生活质量,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评定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同时进行护理质量综合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得到的数据,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s),行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意义存在的标准。
2结果
研究组术后HAMD评分、HAMA评分、QOL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更优,经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讨论
目前,乳腺良性肿瘤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积极转变,也促使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对手术具有越来越高的美容效果要求[5,6],因此,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时,肿瘤完整切除、肿瘤复发预防、美容需求同样重要。但是由于该手术特殊的部位,多数患者在术前常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尽管不会对手术造成过大的影响,但非常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所以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非常必要[7]。
由于患者对乳腺良性肿瘤的认知程度有差异,常存在心理顾虑,比如手术失败以及术后的预后转归等,易出现心理上的负性情绪,这就要求术前、术中、术后有医护人员进行干预[8]。比如术中的全程陪护,能够使患者安全感切实增强,保持关爱、尊重患者,也会让患者获得知识支持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情感支持,通过耐心倾听、积极回答,可以有效缓解、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进行换位思考,积极同患者沟通,引导患者排解不良情绪。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HAMD评分、HAM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另据研究显示,患者有了对乳腺癌良性肿瘤科学的认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对手术及肿瘤复发的恐惧,既有利于不良情绪的缓解,也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对预后恢复也有积极意义。患者对自身疾病病程往往不十分了解,通过护理干预,患者不仅可以获得专业化的护理,也能够得到科学的指导,从而有利于术后观察,有利于并发症的预防。同时,在护理阶段向患者讲述食欲恢复、切口护理、功能锻炼、提高免疫力等经验措施,也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QOL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更优,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将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患者不良情绪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刘颖,袁长蓉.乳腺癌护理研究选题的国内外现状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4):307-309.
[2]荆春艳.采用准备-过程-结果三维评价模式实施延续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实践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3):166-170.
[3]林波.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术期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5):139-141.
[4]邱利娟,卢珊,邱利平.整体护理干预对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的影响价值评估[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12):1018-1019.
[5]刘波.优质护理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美容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6):218.
[6]金艾香,陈肖敏,章小飞,等.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2):168-172.
[7]肖婷,李惠萍,梅雅琪,等.中老年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32(1):21-23.
[8]孙丽媛,王晴,陈彤,等.团体心理辅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关系质量的干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4):1298-13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