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30 13:22: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院前急救急诊护理是医疗服务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院前急救急诊护理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减少院前急救急诊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让急救工作快速便捷的进行,让院前急救急诊提升救治率。

关键词: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何淑霞.探讨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323-324.

0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人们对急救急诊护理的要求不断升高。在抢救患者中院前急救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挽救患者生命有决定性因素[1]。目前医疗服务中,院前急救急诊主要包括了现场急救、送往医院过程中对相关生命体征的监测、对不同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救治措施等。通常在院前急救时,由于时间比较紧,现场的急救设备不全,导致在急救的过程中出现危险情况概率增高,增加了急救的护理风险[2]。本文主要通过对院前急救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预防风险的发生,现汇报如下。

1急救急诊护理风险

1.1疾病因素


院前急救中,主要的风险还是患者的疾病为主,通常患者的疾病为突发性、意外性等,在院前急救中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因素,让救护人员在救治中无法准确的对症下药[3]。特别是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由于其年龄大,病情严重,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紧迫,若没有来得及治疗,会对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对于中毒患者来说,症状的发生也极具突发性,如果发现不及时,会导致患者因为没有及时治疗出现休克、口吐白沫等,会损害患者的大脑神经以及心脏,严重时直接导致患者成为植物人或死亡。对于院前急诊意外创伤的患者也是突然发生,情况通常比较紧急,存在的风险的无法预测,急救风险的发生率也非常高。概括来说就是患者的病情严重且病情复杂,甚至合并多种并发症,导致急诊医护人员不能独立的完成相对应的救护,从而增加风险。

\

 
1.2环境因素

在进行院前急救时,没有固定的地点,不像医院有床位,救治地点可能在建筑工地、马路上、公共场所、患者家中等。救治的环境会因为人来人往、光线亮度、交通拥堵等成为院前急救的主要风险。同时在这些环境中,卫生条件无法保证,在进行急救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交叉感染,加重患者的病情[4]。在院前急救中,急救设备不完善,抢救功能与条件有限,只能保证最基本的急救,还可能因为设备故障因素导致急诊风险,而且治疗药物也有限,若消耗过快,无法补充,也会对急救增加风险。

1.3人为因素

人员方面的原因也是院前急救中导致风险增加的一个原因,由于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够,缺乏临床实践经验,面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不够,导致没能在第一时间采取准确的救护措施,同时由于现场环境的影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导致急救风险增加。还有部分救护人员在急救过程中,责任感不强,没能严格执行医院相关的急救制度,缺乏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的耐心,可能会导致家属对治疗的不理解,出现阻碍治疗的行为[5]。

2院前急救急诊风险的防范措施

2.1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管理体系


院前急救急诊应当严格按照院前管理制度进行护理操作,在每一次的救治过程中都需要吸取前次经验,对院前的急救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改进。救护人员还应当加强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小组培训、实战训练、模拟练习等,聘请在院前急救急诊中的专业人员进行技能指导,通过考试测评分析救护人员对技巧等掌握情况,让每一位救护人员都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巧[6]。让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对新护士或实习生进行指导,建立严格的考核标准,从而让护理人员在进行急救的过程中能严格按照急救管理制度进行操作,让其端正工作的态度。医院还应当对急救的护理质量进行监督,定期进行总结,分析急救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避免出现问题。

2.2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

医院应当多开展集中的培训与学习,让医护人员的护理能力与专业知识得到提高,同时加强救护人员的应急能力,定期开展模拟训练,让医护人员的现场发挥能力及实战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还需要培训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或家属的疑问进行解答。数据显示[7],临床上50%的医疗纠纷都是由于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不当引起,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掌握好沟通技巧,面对患者及家属的疑虑要确切的回答,避免因回答不当产生的负面影响。

2.3急救设备规范管理

急诊科需要定期对急救设备进行检查,对配套的药物或设备进行补充,保证在进行院前急救时能正常运行。在急救的过程中,对相关药物的补充也要及时,每次初诊结束后,都需要对急救设备进行消毒,并清点有无缺少设备或缺少的药物,同时检查是否能正常运行,便于下次使用[8]。

3小结

在院前急救急诊的护理过程中,会因为患者的病情危重且疾病较为复杂、环境差、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以及专业素养不够等因素而导致风险增加。为了降低此类风险,需要对院前急救急诊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救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培养其高度的责任感,提高救护人员的沟通能力等,做到这些就能让院前急救急诊的风险降到最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参考文献

[1]赵莉.院前急诊急救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进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1):190-191.
[2]郑明素.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3):557.
[3]宗雨晴,彭飞.基于医护人员为主的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的调查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9):164-165.
[4]宗雨晴,彭飞.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进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6,23(9):879-882,885.
[5]陈在荣.急诊护理潜在的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324-326.
[6]张润娥,王月焕.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S7):160-162.
[7]张巧利,李兴革,吕小青,等.医疗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在急诊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23):28-31.
[8]宋玉芳.院前急救护理风险评估与护理质量[J].甘肃科技纵横,2011,40(2):197-1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0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