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6 11:31: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对其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入选11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在本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组,其中护理组56例,对照组56例,两组均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术后6个月,对照组关节活动范围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护理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43%)高于对照组(78.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满意度,提高患者临床康复水平。

关键词:优质护理;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关节功能恢复

本文引用格式:图布其其格.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133-134.

0引言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是由于骨质疏松、髋关节肌肉衰退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而造成的股骨颈断裂,在老年人人群中,该种骨折类型十分常见,并且年龄越高,发生率也越高[1]。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之后,可能损伤骨折处血管,导致血运受到影响,并可造成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使患者髋关节功能受到严重影响[2]。目前的医疗技术不断改进提升,使得股骨颈骨折患者有了更好的治疗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该术式目前应用广泛,效果很好,能够使患者髋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但是还应当加强对此类手术患者的护理,以减少并发症,提升疗效[3]。本研究探讨了对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时间范围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共入选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12例,均在本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随机分成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组别,护理组(56例)、对照组(56例)。护理组年龄63-78岁,平均(68.79±3.76)岁;男31例,女25例;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22例,经颈型17例,基底型10例,头颈型7例。对照组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8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61岁,中位值(68.13±3.28)岁;男女性别比为29:27;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23例,经颈型15例,基底型13例,头颈型5例。组间资料对比,P>0.05,对照研究价值较高。

1.2方法

入选患者均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接受此类患者的常规护理[4]。加强对护理组的优质护理干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①手术前护理干预:患者在入院后指导其做牵引训练和床上大小便训练。术前3d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尿常规、心电图、凝血功能检查等,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准确监测记录。术前2d局部备皮,术前1d清洁灌肠,并保证身体清洁度。②术毕,使患者保持外展中立位再进行搬动,移动患者保证各个部位同时平行移动,托住患肢,保护好腓总神经。③术后当日指导患者进行短暂的功能锻炼,时间控制在10min以内,主要进行踝关节屈伸的主被动练习,让患者绷紧腿部肌肉保持10s后放松。指导患者进行上肢肌力的锻炼,进行扩胸运动,指导正确的呼吸方法等,增强心肺功能[5]。术后1-6d可适当增加运动量以及练习项目,指导进行深呼吸、股四头肌收缩等运动;护理人员在术后第2d帮患者配合CPM机开展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功能练习,活动幅度应当<30°,训练时时常询问患者感受,是否疼痛等,开始进行被动运动,之后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术后7-14d指导患者进行自主屈伸髋关节以及膝关节的练习,每次10min,每天1次,之后循序渐进增加运动幅度、时间,在患者能够实现自主抬腿运动之后,可以指导并鼓励患者下地,拄拐行走,开始时间不宜过长,之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逐渐延长下地练习时间[6]。④出院指导:患者准备出院时,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出院后坚持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告知其应当定期回院复查X线,以便对恢复情况及时了解。

1.3疗效评估标准

(1)关节功能评分: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7]进行判定,100分为满分,其中关节疼痛占44分,关节功能占47分,活动度占5分,畸形程度占4分,髋关节功能和评分成正比。(2)满意度评分: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作为评价工具,总分100分,满意度越高,即评分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将各项研究数据整理好之后,录入到SPSS19.0系统实施统计学处理,数据的表现形式分别为(±s)(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检验方式分别为t值(计量资料)、2检验(计数资料),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6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情况


经对比,经过6个月的康复之后,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组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更大,总分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在其他分项指标评分方面,护理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大(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43%)(54/56)高于对照组(78.57%)(44/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老年患者非常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与老年人的活动能力降低,容易发生意外,加之骨质疏松等情况有关[8]。发生股骨颈骨折之后,需要及时接受有效治疗。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形式,能够使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但是患者接受该手术之后,容易发生并发症,需要在治疗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便促进治疗效果的巩固。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有较高的要求,而通过实施优质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发生关节粘连、关节挛缩、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让患者在术后的髋关节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使患者具有更高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其手术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此类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使得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得到明显增加,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且可以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5]。

综上,对于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让患者生活质量更好。

参考文献

[1]樊鸿雁.综合护理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19,26(1):63-65.
[2]王艳艳.对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评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0):255-256.
[3]况江平.康复护理程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02):187-188.
[4]于芳.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188.
[5]周孝丽.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90-92.
[6]周亚.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251-252.
[7]杨扬,孙静,刘絮,等.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快速康复护理效果研究[J].临床研究,2018,26(12):167-169.
[8]黎晓光.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2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5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