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头颅核磁共振对儿童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4 09:41: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对儿童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儿科就诊的66例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进行观察,所有患儿经病毒免疫学检测、影像学检查结合患儿临床表现确诊先后行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儿童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准确检出率,分析MRI对患儿预后评估价值。结果(1)头颅MRI儿童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检出率(100.00%)明显高于头颅CT检查(50.00%);且MRI的平均检查时间(6.2±2.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1.1±1.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MRI检查病灶位于丘脑18例,大脑半球16例,脑干14例,丘脑+脑干8例,小脑6例,中脑4例。随访6月,66例患儿中死亡6例,并发呼吸衰竭8例,脑疝9例,遗留后遗症10例。结论头颅MRI能够清楚显示儿童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部位、范围,病灶位于脑干或同时累及丘脑、脑干的患儿死亡率高。MRI检查时间短、准确率高,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及时诊治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预测患儿预后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关键词:头颅磁共振成像;早期诊断;儿童;预后评估;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

本文引用格式:彭辉,卜晶慧.头颅核磁共振对儿童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187,189.

0引言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变部位在脑实质,是一种急性传染病[1]。尽早确诊、及时治疗是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2]。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最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在各类疾病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就头颅MRI对儿童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效果进行探讨,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儿科就诊的66例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其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10个月至14岁,平均(6.9±1.1)岁;发病时间:1~7 d,平均(3.5±0.9)d;症状:巴彬斯基征阳性18例,肢体瘫痪9例,意识障碍13例,发热31例,大脑强直状态9例,昏迷21例,脑膜刺激征19例,惊厥8例。

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均符合WHO关于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标准;(2)经病毒免疫学检测、影像学检查结合患儿临床表现确诊,血清乙脑-IgG阳性12例,乙脑-IgM阳性54例;(3)起病急,有神经系统症状;(4)本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会审批,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颅内肿瘤;(2)严重实质性脏器损伤;(3)临床资料不全者。

\

 
1.2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行头颅CT、MRI检查,CT检查:采用飞利浦16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查,患儿取仰卧位。扫描参数:电流:300 mAs,矩阵:512×512,准直:0.75 mm,电压:120 kV,层厚:10 mm,层厚:5 mm,床进2.8 mm/r,对整个脑部进行横断面、冠状面扫描。

MRI检查:选用GE1.5T超导体核磁共振系统进行扫描,取仰卧位,常规行T1WI、T2WI加权扫描成像,T1WI扫描参数:层厚:5 mm,TR:488 ms,层间距:2 mm,矩阵:256×256,FOV:350 mm×350 mm,TE:110 ms。T2WI序列扫描参数:

层厚:5 mm,TR:3971 ms,层间距:2 mm,矩阵:256×256,FOV:350 mm×350 mm,TSE:15 ms,TE:110 ms。FLAIR序列参数:TR:11000 ms,TSE:18 ms,TE:120 ms;增强扫描的造影剂为磁显葡胺,用量为0.2 mL/kg。

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双盲法查看影片,得出统一结论。

1.3观察指标

观察MRI、CT对儿童重症乙脑检出率、平均检查时间,MRI对乙脑病变部位及预后评估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0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MRI、CT对儿童重症乙脑检出率、平均检查时间比较头颅MRI儿童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检出率(100.00%)明显高于头颅CT检查(50.00%);且MRI的平均检查时间(6.2±2.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1.1±1.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MRI检查乙脑患儿病变部位以预后情况MRI检查病灶位于丘脑18例,大脑半球16例,脑干14例,丘脑+脑干8例,小脑6例,中脑4例,随访6月,66例患儿中死亡6例,并发呼吸衰竭8例,脑疝9例,遗留后遗症10例;见表2。


\

 
3讨论

3.1儿童重症乙脑概况


乙脑是临床常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夏秋季节容易发生。主要传染是猪经蚊虫叮咬传播。儿童免疫力低,发病率高,尤其是婴幼儿神经功能、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容易被传染[3]。重型乙脑对儿童神经系统的损伤性强,患儿常有发热、大脑强直状态、脑膜刺激征、昏迷等症状,病死率高[4]。

3.2头颅MRI对儿童重症乙脑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乙脑病变部位在脑实质,侵犯部位主要有脑干、丘脑、大脑半球等,对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有损伤[5]。炎症发生后会引起病变区域发生生理改变,导致钠钾钙离子比例失调、渗透压升高,局部pH值降低,温度升高。所以,乙脑患儿在病变早期MRI检查T2WI序列上会显示有异常信号,多数患儿大脑白质有弥漫性、多发性、不规则或对称性异常信号,即为长T1或长T2信号。脑干部位病灶呈长T2、长T1信号,T2WI序列上以高信号为主,T1WI序列上主要为低信号,病灶主要表现为大片状、斑片状[6]。脑部病变破坏血脑屏障,单侧病变有明显占位效应,而增强不明显则可判定为病毒性脑炎,早期确诊病变部位断、范围[7]。本文中头颅MRI对重症乙脑检出率为100.00%,空间分辨率高,诊断准确率高,对小脑、脑干等部位病灶检出率高,为乙脑的早期治疗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较CT检查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MRI通过T1WI、T2WI加权扫描成像、FLAIR序列扫描、增强扫描能够准确判定儿童重症乙脑的病灶部位、范围,扫描时间短、诊断准确率高,为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通过病灶定位能够评估患儿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玉才.头颅核磁共振对儿童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31(2):178-179.
[2]张巧红,徐向华,闫有成,等.许昌市2007-201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J].中国热带医学,2018,18(12):1233-1235,1243.
[3]褚华鲁,焦泰来,阿孜尔古丽·阿布都克日木,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J].中国校医,2018,32(10):789-792.
[4]陈磊,曾艺,陈先刚,等.儿童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影响因素分析[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8,46(5):74-79.
[5]孙翔,刘元宝,许燕,等.江苏省2013-201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特征[J].中国热带医学,2018,18(9):893-895,914.
[6]王丽恒,李梦竹,夏曦,等.流行性乙型脑炎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9):15-18.
[7]何浩.28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3):99-1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35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