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在甲状腺癌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10例甲状腺癌手术病人进行探讨,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甲状腺癌手术病人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满意度,有效地控制心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甲状腺癌;手术;护理干预;恶性肿瘤
本文引用格式:杨冰洋.在甲状腺癌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手术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325,341.
0引言
甲状腺癌主要源于滤泡上皮细胞,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具体分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腺癌,乳头状癌约占3/5,滤泡状腺癌约占1/5[1-2]。甲状腺癌初期不会出现典型的症状,病人发现颈部出现硬性肿块时,通常被忽视。伴随甲状腺结节肿块的不断变大,压迫气管,出现呼吸困难、吞咽障碍、疼痛症状[3]。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同时手术范围较大[4],因此,术后病人病情改变较快,同时极易引发诸多并发症,降低手术以及康复治疗效果。所以,术前病人会出现焦虑、害怕等不良心理,为了探讨甲状腺癌术前心理护理的作用,抽取50例甲状腺癌切除手术的病人给予研究,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信息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实施10例甲状腺癌手术病人进行分析,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包括男性2例,年龄50~80岁,平均(66.49±4.27)岁,女性3例,年龄50~80岁,平均(65.73±4.18)岁;对照组包括男性3例,年龄50~80岁,平均(66.01±4.29)岁,女性2例,年龄50~80岁,平均(67.19±4.31)岁。所有病人均无手术史以及合并甲状腺亢进症症状。对比所有病人的常规资料,差异不大(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病人住院后为病人创建病历档案,及时掌握病人的病情、生活环境、遗传病史、知识水平与心理状态等,进而可以对病人的健康情况给予评价。护理人员指导病人进行手术相关的检查。另外,对于具有吸烟史的病人,告知其戒烟,告知其戒烟对减轻病情的必要性。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术前1 d,护士按照医嘱对病人开展心理疏导以及健康宣教,告知手术时间、方式和禁忌事项等。实验组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主要包括:(1)因为大多数病人术前极易发生诸多的情绪应激反应,进而出现焦虑、压抑、恐惧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手术的进行,同时还会降低手术效果。所以,术前1d,护士需要加强观察,积极和病人以及家人交流。进而开展个性化的心理干预[5]。此外,认真为病人讲解手术室的环境,进而缓解焦虑的不良情绪,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另外,护士还应该和家属沟通,让他们主动配合病人的护理工作,加强对病人的关心与照顾,给予精神支持,提高治疗疾病的勇气,同时让其保证积极乐观的心理进行手术。(2)术前,因为大多数病人对甲状腺的知识缺乏了解,造成病人术前极易出现焦虑,同时有些病人不熟悉临床专业知识,往往会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所以,护士应该按照病人的知识水平,采取简单易懂的语言与方式对病人以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同时介绍有关甲状腺疾病的知识、生长速度、发病时间、体质量的变化、手术方法、麻醉方式、手术的目的以及意义,另外,详细解答病人的问题,或介绍有关成功的疾病案例与手术操作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而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纠正错误认知。另外,护士还应该引导病人有效的咳嗽,深呼吸锻炼,保持身体放松,进而改善焦虑心态。对于顾虑术后会留下瘢痕的病人,护士可采取视频或图片的途径,为病人介绍手术会尽量选择小切口,同时术后使用美容缝合的方法进而减少瘢痕,所以,不会影响肌肤美观,进而解除病人的不良情绪。注意对于情绪强烈激动的病人,护士可选择“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和病人进行交流,同时选择语言+非语言的途径,给予支持和鼓励,进而使病人感觉到关心与爱护,慢慢地控制不良心理。因为,病人显著的个体差异以及知识水平的不同,所以,护士不但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还应该采取宣传及专题讲座、交流会、发放健康知识小手册等方法,进而提高病人的疾病知晓率。(3)护士在术前应该按时打扫病人的病房,保证病房的清洁卫生,维持合适的温度与湿度,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单独的病房,同时,还应该监管病人形成科学规律的生活方式与作息时间,进而增强病人舒适度,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4)术前,护理人员应该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告知病人应多走出病房,呼吸新鲜空气以及进行简单的锻炼,不但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还可以调整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而达到改善身心的目的。
1.3结果判断
医院HADS对病人入院前后分别选择问卷调查的方式实行统计,HADS的内容判断紧张共7个项目,判断焦虑共7个项目[6],肯定具有症状的为11~21分,症状可疑的为8~10分,没有症状的为0~7分。由医院自定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共100分。
1.4数据处理:
使用PEMS3.1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病人心理护理前后进行分析,干预后病人紧张、焦虑程度缓解,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甲状腺癌属于临床颈部常见的肿瘤,相关文献报道,女性发病率略大于男性,临床主要选择手术疗法[7]。甲状腺癌以及手术对病人的心理会产生明显的伤害,导致病人出现明显应激效应,当两者效应叠加时,病人可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急躁、压抑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手术的效果以及手术的实施进程。相关文献显示[8]:术前病人出现的各种不良情绪中以焦虑最为明显,最具有代表性;强烈的术前焦虑不但造成病人心理的痛苦,同时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预后均产生严重的损害;而对肿瘤病人开展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术前的焦虑情绪。所以,对病人的术前心理状态,护士需要足够的了解,尤其是焦虑程度。同时,开展针对性、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以及心理疏导,减轻不良心理对病人身体造成的负面损害。按照该报告结果,术前的焦虑出现率甲状腺肿瘤病人明显强于普通疾病患者,而开展个性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后,能够明显缓解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这和有关临床文献基本一致,同时也可以明显证明,术前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病人有良好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往往以下几点是患者特别在意的,对减轻术前焦虑的程度,发挥非常关键的效果,需增加指导。所以,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极有必要,还能够消除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心理,减少手术的潜在障碍和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对患者后期的恢复大有裨益,同时可以明显增强病人术后病情恢复能力。该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的病人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以及患者满意度、术后心率等情况,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证实了对于甲状腺癌手术病人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患者进行甲状腺癌手术前的心理干预护理能够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大幅度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能力,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章春冬,马凤英,张万秋.手术前行心理干预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22(19):56-57.
[2]梁丽云.术前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甲状腺癌手术效果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8,3(3):67-68.
[3]林翠竹.术前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甲状腺癌手术效果的评价分析[J].中外医疗,2018,36(19):38-39.
[4]李敏.术前心理干预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效果的评价研究[J].心理医生,2018,29(20):65-66.
[5]唐清兰.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饮食保健,2018,6(32):90-91.
[6]徐丹,尹萍,李莲.激励式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改善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7,4(9):56-57.
[7]权劲松.对甲状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焦虑及抑郁程度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8,21(14):28-29.
[8]何伟兰,何连爱.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前焦虑心理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18(9):26-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