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应用含碘造影剂增强CT检查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3 13:59: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含碘造影剂增强CT检查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体会。方法对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到我院行含碘造影剂增强CT检查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高危因素,并探讨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分析,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肾功能损伤、造影剂渗漏属于含碘造影剂增强CT检查的高危因素,在开展护理工作时,需要对高危因素进行准确分析,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论肾功能损伤、造影剂渗漏等均属于含碘造影剂增强CT检查的高危因素,在开展护理工作时,需要具有针对性地进行,从而降低治疗风险等。

关键词:高危因素;造影剂;护理干预

本文引用格式:董凤玲.应用含碘造影剂增强CT检查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252,254.

0引言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CT技术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多层CT在临床应用中更为普及,对于多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行CT检查时,含碘造影剂使用广泛,能够准确辨别病变组织类型,从而提高检出率[1]。但是,在广泛应用的同时,造影剂导致发生的不良反应等也渐渐增加,最为典型的便是碘过敏反应,不同原因导致发生的不良反应其症状轻重也不同,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2]。因此,护理人员也需要做好本职工作,主动观察、及时交流等,预防导致出现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减少甚至消除安全隐患[3]。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就到我院行CT检查的患者开展研究,分析含碘造影剂增强CT检查的高危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到我院行含碘造影剂增强CT检查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51例、39例,年龄18~82岁,平均(43.56±2.03)岁。在试敏时及检查之后有2例出现轻度过敏,1例出现中度过敏。

1.2方法

所选择研究对象均接受含碘造影剂增强CT检查,64层螺旋CT,专用高压注射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18G、20G,非离子造影剂:安射力与欧苏、优维显分别350mgI/mL、300mgI/mL、370mgI/mL,并取1mL原液进行静脉内试敏干预,若结果为阴性,则可行含碘造影剂进行检查。

1.3观察指标

分析含碘造影剂增强CT检查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2结果

经过分析,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肾功能损伤、造影剂渗漏属于含碘造影剂增强CT检查的高危因素,所占比重分别为7.78%、6.67%、2.22%,见表1。


\

 

3讨论

目前,CT技术在临床中对多项疾病的检查有着重大意义,且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操作人员技巧的不断熟练等,更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是在行含碘造影剂增强CT检查时,也会导致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在此时,护理人员更是需要予以科学的措施进行干预,最大程度消除安全隐患[4-5]。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分析,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肾功能损伤、造影剂渗漏属于含碘造影剂增强CT检查的高危因素,在开展护理工作时,需要对高危因素进行准确分析,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3.1造影剂使用后导致的不良反应

(1)造影剂特异质性全身反应:非剂量相关性有荨麻疹、呼吸困难以及血管性水肿,即便使用小剂量含碘造影剂,在较短的时间内也可能会导致出现一些程度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还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引起足够重视[6]。造影剂高渗性、粘稠度以及电荷均可能会导致出现颜面潮红、血管舒缩、恶心呕吐等局部反应。(2)造影剂肾病:在接触造影剂48h之后,如果没有受到其他原因影响,同基线值对比,若血清肌酐增加超过44.2μmol/L,则属于造影剂肾病,尤其是伴有糖尿病或者肾功能损伤的高危因素人群,此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同使用剂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重症肌无力易发人群在接受含碘造影剂增强CT扫描时,很容易发生肌无力现象;导致出现血栓性静脉炎的主要原因是碘类对比剂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导致凝集因子释放,且主要是受对比剂化学结构影响等,如果使用剂量更大,那么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的几率也更高[7]。(3)造影剂渗漏:含碘造影剂浓度通常较高,且还具有高渗透性特征,深入组织中后会增加组织间液,导致出现组织局部水肿、缺氧、甚至坏死等现象。若患者本身接受二甲双胍治疗,那么在接受检查期间的48h不得服用药物,需要肾功能同造影之前水平相同之后方可继续,避免出现乳酸性酸中毒。

3.2护理干预体会

(1)嘱咐在检查之前保持空腹状态(4~6h),避免导致出现食物倒流、恶心呕吐等现象;行碘过敏试验之前,需要了解患者食物过敏史等情况,若为过敏体质,在进行试验前还需要做好救护工作。(2)对禁忌证详细掌握,若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现象,需要实时观察对于造影剂的反应情况。(3)若患者意识不清晰且病情严重,在确保准确治疗前提下,尽可能不行强化造影检查,指导病情好转之后再进行;高危人群:心脏疾病者、肝功能严重损伤者、肾功能严重损伤者、糖尿病者、≥65岁者等。(4)如果行常规检查,较难进行准确诊断,则需要行碘增强扫描,会不同程度增加心理负担,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心理干预工作,为患者及家属讲解造影检查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应当注意的事项、检查的安全性等,并告知行造影剂干预后,可能会出现的现象等,便于其放松身心,并良好配合检查工作[8]。(5)行穿刺时应当选择粗、直的血管,并使用静脉留置针,方可确保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造影剂注入,结合注射速度以及血管情况选择针头型号,静脉留置针不会对血管带来较大刺激,也不会由于压力大等原因出现脱出血管等现象,进而降低造影剂渗漏发生率。(6)对造影剂注入速度以及剂量进行严格把控,完成检查之后需要嘱咐患者多饮水,便于更快将其排除,并降低对肾脏带来的损伤。

综上所述,肾功能损伤、造影剂渗漏等均属于含碘造影剂增强CT检查的高危因素,在开展护理工作时,需要具有针对性地进行,从而降低治疗风险等。

参考文献

[1]娄彦平.增强CT检查中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造影剂外漏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170-172.
[2]路海侠,吕君.精细化护理干预配合心理安慰在肿瘤患者行PET-CT检查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0):98-100.
[3]Sukoyan GV,Kezeli TD,Dolidze NM,et al.Sites of Action of Subtoxic Doses of the Iodine-Containing X-Ray Contrast Medium Iopromide on the Kidney and the Search for Means of Preve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phropathy[J].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Journal,2017,51(9):818-823.
[4]龙宪梅,韦文桦,何启辉,等.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行腹部CT平扫+增强检查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4):1-3.
[5]钟芳.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236-237.
[6]Böhm I,Nairz K,Morelli JN,et al.Iodinated Contrast Media and the Alleged"Iodine Allergy":An Inexact Diagnosis Leading to Inferior Radiologic Management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J].RöFo-Fortschritte auf dem Gebiet der Röntgenstrahlen und der bildgebenden Verfahren,2017,189(4):326-332.
[7]武海燕.预防性护理干预对CT增强扫描患者碘造影剂致不良反应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88-89.
[8]刘金梅.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6):185-1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48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