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术中预防措施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4 11:53: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高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探讨术中预防措施。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8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上产妇均具有高危因素并采取剖宫产手术,且均为初次剖宫产。按收治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38例产妇在术后出室前于肛门部位施以卡前列甲酯栓1mg,并在分娩后采用20IU缩宫素肌肉注射以及20IU缩宫素静脉输液进行康复;观察组40例产妇施以观察组用药方式,同时在产妇分娩后于子宫肌层注射20IU缩宫素和250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产妇剖宫产产后的出血的高危因素,对两组的产妇的出血发生率、术中与术后2小时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2]。结果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产程延长/停滞、胎盘异常、子宫切口撕裂等因素均可引发产后出血。针对以上因素对产妇在术中进行防控,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的出血发生率、术中与术后2小时的出血量及用药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产程延长/停滞、胎盘异常、子宫切口撕裂因素均为产后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而,对具有高危因素的高龄产妇,剖宫产时在施以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之外,同时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子宫肌层注射,可有效治疗及预防产后出血,且作用明显。

关键词:高龄产妇;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剖宫产

本文引用格式:孙德蓉.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术中预防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0):184,187.

0引言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两小内出血量大于1 000mL,是造成高龄孕妇死亡的重要原因[3]。目前,晚婚晚育已成社会普遍现象,高龄产妇明显增多。为解决高龄产妇的产后出血问题,本文针对高龄产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其相关的防控措施,从而更高效的促进高龄产妇的剖宫产术中术后的治疗及康愈,为临床预防产后出血提供理论基础。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8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上产妇均具有高危因素并进行剖宫产手术,且均为初次剖宫产。按收治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平均(37.21±2.01)岁,BIM(kg/m2)为23.29±2.21,孕龄为38.01±0.45;对照组40例平均(37.12±2.07)岁,BIM(kg/m2)为(23.65±1.84),孕龄为(38.21±1.03)。以上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且在自己及家人的同意下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的38例产妇在术后出室前于肛门部位施以卡前列甲酯栓1mg,并在分娩后采用20IU缩宫素肌肉注射以及20IU缩宫素静脉输液进行康复;观察组40例产妇施以常规组的用药方式,同时在产妇分娩后于子宫肌层注射20IU缩宫素和250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若以上对应方法对两组产妇术中止血作用不明显,15分钟后施以250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子宫肌层注射,必要时可重复此治疗办法,总量在2mg以内。根据不同情况,术中可采取按摩子宫、子宫压缩缝合术、子宫动脉结扎术进行处理[4]。并对两组的产妇的出血发生率、术中与术后2小时的出血量及用药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用2进行计数资料间的检验,计量的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的对比。当P<0.05,表示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临床资料


对比两组的平均年龄、BIM、孕龄、手术时间,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如表1。


\

 

2.2对比两组产后出血情况

对比两组术中出血、术后2h出血、产后出血,观察组1(2.63%)例明显低于对照组4(10.00%)例,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如表2。


\


2.3对比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情况

对比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情况,以恶心呕吐和面部潮红居多,其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128.94%)次,对照组的为50(125.00%)次,两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意识也潜移默化的随之改变,晚婚晚育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高龄产妇在临床中渐渐增多。高龄产妇因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产程延长/停滞、胎盘异常、子宫切口撕裂等高危因素容易出现产后出血,若不及时处理,可引起产妇休克,严重影响胎儿及产妇的健康,甚至威胁到母子生命[5]。为此,很多医学工作者非常重视,一直致力于高龄产妇剖宫产的相关研究,为避免上述情况,降低高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需及早预防,并针对各种高危因素的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控。

以上研究显示,对高龄产妇剖宫产施以对照组的相关治疗措施明显不及观察组,可见,掌握高龄产妇的剖宫产术前病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危因素并针对性的做好防控是剖宫产术的基础;在术后出室前于肛门部位施以卡前列甲酯栓1mg,并在分娩后采用20IU缩宫素肌肉注射以及20IU缩宫素静脉输液进行康复,同时在产妇分娩后于子宫肌层注射20IU缩宫素和250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明显降低产后出血的情况,保障了胎儿及产妇的安全,对临床治疗及预防高龄产妇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意义重大,临床可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宗璐,李春芳,黄谱.高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析及术中预防措施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12):1671-1674.
[2]李志琴,赵爱红,张海燕.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8):73-75.
[3]杨云.影响高龄孕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4):148-149.
[4]沈冬梅,孔良娣.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28):80.
[5]郭红薇,宋麦玲.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降低其发生率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5):121-1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51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