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介入手术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近期在我院接受介入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舒适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心理状况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对比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手术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介入手术;护理工作;应用体会
本文引用格式:张晓敏.舒适护理在介入手术护理工作中应用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356.
0引言
介入手术是目前治疗心脏、颅脑等疾病的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人们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受到的社会压力、心理压力也逐渐增加,从而导致心脏病、颅脑等疾病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而为降低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必须要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此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患者预后效果好、术后恢复快以及手术风险低等特点[1]。但由于患者对于手术结果的担心,在手术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情绪,从而使得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应激反应,不但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还会影响了手术的效果。因此,在介入手术护理中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极为重要。本文为了深入探究舒适护理在介入手术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选取了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介入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于本院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纳入时间由2018年6月开始,到2019年1月结束,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7-70岁,均值(44.1±7.7)岁。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6-69岁,均值(44.2±7.8)岁。此次研究已经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且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已签字认可;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可深入研究。
1.2方法
本次研究的纳入患者均接受介入手术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观察组的护理内容主要如下:(1)术前护理:患者在入院之后因其对自身疾病认知不足、对陌生环境不适应、且病程偏长等因素,在入院后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去主动与患者交流,并关心患者,针对患者具体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同时向患者说明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可以向患者介绍一些以往介入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此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其建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同时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保持病房内的整洁和干净,并调整病房内的湿度和温度,绝对尊重患者的隐私。(2)术中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护理人员需要控制好手术室的温度与湿度,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手术室环境。在手术开始前,与患者谈论一些疾病之外的事情,并指导患者手术中的配合方法,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在手术过程中,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手术;并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若出现意外情况,则需要立刻告知医师,并配合医师进行对症处理;(3)手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应当严密监测患者面色、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指标,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需要将病房内的湿度控制在70%以上,并将病房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输液的速度以及输液量。手术结束之后,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告知患者手术中的具体情况,并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术后需叮嘱患者术后肢体需要制动6小时到12小时,在手术后加压并包扎穿刺部位,并详细向患者讲解术后卧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手术结束后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中,并一直护理患者直至患者出院为止。
1.3评价标准
(1)将SAS、SDS焦虑、抑郁自评量表[2]的评分结果作为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标准;量表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负性情绪越严重。
(2)借助于向患者发放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方法来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取百分制,90以上非常满意,60-90分为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总病例数=总满意度。
1.4统计学原理
使用SPSS 23.0来统计研究中的数据,其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s)进行表示,再则用2和t值来分别检验,当结果显示P<0.05,则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理状况评分比较
护理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S A S、S D S评分分别为(61.4±6.7)、(56.4±7.8),(58.4±6.4)、(54.5±5.2),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9.7±4.8)、(45.4±5.6),(32.5±2.1)、(27.5±3.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中共有非常满意38例,满意10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率为96.0%;对照组中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分别有24例、11例和15例,总满意率率为70.0%。经对比可知,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上述指标对比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进步,介入手术已成为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介入手术对护理配合要求较高,因此,在行介入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间,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其预后情况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临床护理中,护理的方向主要是依照医嘱来进行护理,从而使得护理无法全面顾忌到患者的实际情况。而舒适护理干预则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在临床护理中,其能够通过术前心理护理,促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手术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同时,通过术中配合护理,能够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控制好术中的温度与湿度,从而让患者处于更为舒适的治疗环境中,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效果;同时在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针对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有效对症处理,做好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工作,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3]。
综上所述,在介入手术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晓.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3):2599-2599.
[2]陈莉莉,商计华.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6):104-105.
[3]韦红.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及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1(27):43-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