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清洁间歇导尿在脑血管介入手术后的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30 12:11: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为了降低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泌尿系统的并发症、提升病人生活质量,采用清洁间歇导尿的方式,并对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择200例脑血管介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留置导尿方法;实验组应用清洁间歇导尿干预。对比两组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观察清洁间歇导尿在脑血管介入手术后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寻找最佳方法。结果通过研究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清洁间歇导尿在脑血管介入手术后的应用效果高于传统留置导尿法。结论对于脑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采用清洁间歇导尿可利于患者更快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关键词:清洁间歇导尿;脑血管介入;泌尿系统感染

本文引用格式:杜静,牟春英,李文文,等.清洁间歇导尿在脑血管介入手术后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181.

0引言

本研究通过清洁间歇导尿在脑血管介入手术后的应用,寻找出一种切实有效、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减缓不适感的护理方法,达到提高护理质量之目的。本研究拟将ICU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留置尿管,实验组为术后间歇导尿方法,通过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对比泌尿系感染率、损伤发生率、患者舒适度,来探讨间歇导尿在脑血管介入术后的应用。
\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神内ICU的脑血管介入患者共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尿管,试验组使用清洁间歇导尿方法,每组100例。两组患者一般线性资料,如年龄、病程等,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分析。

纳入标准:我科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术后患者。

排除标准:(1)家属不愿参与此项操作;(2)尿道生理解剖异常,如尿道狭窄,尿路梗阻,膀胱颈梗阻;(3)可疑的完全或部分尿道损伤和尿道肿瘤。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留置导尿方法;实验组应用清洁间歇导尿干预。将入选的200例脑血管介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留置导尿方法;实验组应用清洁间歇导尿干预。对比两组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观察清洁间歇导尿在脑血管介入手术后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寻找最佳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导尿,用14-16号导尿管施行无菌导尿术留置导尿,插管时动作轻柔,气囊内注水5-10毫升,连接抗返流尿袋。每天用三型安尔典消毒会阴、尿道口、导尿管近端2次,鼓励多饮水,每3-4小时放尿一次,保持尿管通畅,尿袋提高超过膀胱位置时须夹闭尿管,防止逆行感染。

试验组:介入患者手术前,建议患者规律饮水,最好在晚八时后不饮水。手术当天输液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鼓励病人多饮水,

术后一般饮水500-1000毫升,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同时刺激患者排尿。如通过热敷膀胱区、听流水声及改变体位仍不能自主排尿,可采用间歇导尿术。间歇导尿术采用亲水涂层导尿管,生理盐水清洁尿道口及周围皮肤,整个导尿过程与普通导尿法相同,当尿液排尽,拔除尿管,询问患者感觉,或间隔4小时在行间导一次。

1.3技术路线


符合入选标准的脑血管介入患者(200例)

↓ ↓

对照组(100例) 实验组(100例)

↓ ↓

采取常规留置导尿预防 清洁间歇导尿干预

↓ ↓

过程中监测泌尿系感染指标、尿道损伤程度、舒适度评分、治疗费用



结果分析
 

2结果分析

通过研究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清洁间歇导尿在脑血管介入手术后的应用效果高于传统留置导尿法,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技术是用于诊断及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新技术,可进行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脑动脉瘤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等,临床多采取经股动脉插管的方式,术后患者需卧床24小时。为提高治疗的安全性,避免污染手术区域,解决术后患者排尿的问题,予常规留置导尿管。而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也日益引起大家的关注。回顾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结合医院实际提出创新性的研究思路或方法,论述研究的科学意义,或明确研究所需解决医院的具体实际问题,结合医院的情况及已进行的研究基础论述研究应用可行性分析,及对医院护理工作的实际应用价值。

我院神经内科为省高级卒中中心,ICU是脑血管造影介入术后的观察病房,临床为提高治疗的安全性,避免污染手术区域,予术前常规留置导尿管。而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也日益引起大家的关注。其并发症包括尿路感染、后尿道损伤、尿道狭窄、引流不畅、血尿、尿道瘘等。留置导尿是脑血管造影介入术后患者常用的侵入性医疗操作之一,随之引起的舒适度改变以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40%。感染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延长了住院时间,而且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减少不必要的导尿管留置从而降低导尿管相关性感染已经是医护人员共识,也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清洁间歇导尿是在清洁条件下,定时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规律排空尿液的方法。目的是通过间歇导尿可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规律排出残余尿量,减少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感染,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目前清洁间歇导尿术广泛应用在脊髓损伤疾病,研究证实神经性排尿功能障碍者长期应用间歇导尿术能显著降低尿路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使病人生存时间延长,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能使脊髓损伤病人膀胱保持一定的容量,预防膀胱内压增高,减少残余尿量及泌尿系感染。目前在香港,已尝试将间歇导尿术应用在心脏介入治疗方面,并在降低泌尿系统的并发症、提升病人生活质量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在脑血管介入中仍采取传统留置导尿方法。

本研究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将间歇性导尿术试用于我科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对比泌尿系感染率、损伤发生率、患者舒适度,来探讨适用于我科介入术后患者的一种恰当排尿方法,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内科为省级卒中中心,收治脑血管介入患者多,符合研究要求的样本量能够保证。本研究组成员都是承担临床重症医疗、护理的骨干,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参考文献

[1]杜小芳,王芳,王延荣.脊髓损伤患者间歇性导尿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5):111-112.
[2]胡俊,史树贵,黄河清,等.手术仿真训练系统在脑血管介入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9):1416-1417.
[3]路信,魏丹,赵玉洁.护理干预预防脑血管介入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07):170-171.
[4]徐兰平.神经源性膀胱合并尿路感染1例的护理[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4):184-185.
[5]庞小芹,陈雪兰,张芬.介入手术室后综合干预对高龄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中配合及术后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1):76-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99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