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舒适护理对麻醉复苏室恢复期患者安全性和舒适度的影响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0-09 11:08: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麻醉复苏室恢复期患者安全性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7年 6 月我院麻醉复苏室收治的患者 22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留室时间。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留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有效减少麻醉复苏室患者的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留室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麻醉复苏室;舒适护理;并发症;留室时间

本文引用格式:康玉博, 黄哲燕. 舒适护理对麻醉复苏室恢复期患者安全性和舒适度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0):223+226.

\

引言

麻醉复苏室(PACU)是对手术麻醉后患者开展密切机体监测、治疗直到患者的机体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手术治疗的开展会使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躯体和生理应激,从而导致其机体和心理出现不适,甚至可能引发应激反应的发生 [1]。舒适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其可使患者全方面达到愉快状态,或使不愉快程度得以降低或缩短 [2]。本次研究就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7 年 6 月我院麻醉复苏室收治的患者220 例,探讨舒适护理对麻醉复苏室恢复期患者安全性和舒适度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7 年 6 月我院麻醉复苏室收治的患者 22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10 例。对照组男 61 例,女 49 例;年龄 5-83 岁, 平均(41.8±8.9)岁,麻醉方式:全麻气管插管 84 例,全麻不插管 10 例,椎管内麻醉联合强化 6 例,局麻联合强化 2 例,ASA 分级:1 级 51 例,2 级 58 例,3 级 1 例;观察组男 60 例,女 50 例;年龄 3-85 岁,平均(42.5±9.6)岁,麻醉方式:全麻气管插管 85 例,全麻不插管 9 例,椎管内麻醉联合强化 6 例,局麻联合强化 2 例,ASA 分级:1 级 53 例,2 级55 例,3 级 2 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具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为患者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采用氧气进行吸入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内容包括:

(1)心理护理:手术开展前,麻醉护士需为患者开展术前访视,并与患者开展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并为其开展针对性干预;为患者开展麻醉复苏室环境和设备介绍,从而消除患者因未知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手术完成后, 麻醉复苏室护理人员需和麻醉师共同迎接患者,护理人员需保持微笑,语言亲切,告知麻醉后清醒患者手术已经顺利完成,并可用手轻抚患者的额头,告知其不必过于紧张。

(2)卧位不适护理:患者手术麻醉完全清醒后,需及时指导其保持自由体位,指导其对自身体位进行及时更换, 从而使受压部位的负荷得以减轻。护理人员需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枕头,并协助其对体位进行转变;如果患者接受开胸手术或腹部手术,则可协助其保持半坐卧位,行采用软枕垫于膝下。

(3)疼痛不适护理:护理人员需通过患者的表情、姿势来评价患者的机体疼痛情况,并遵照医嘱为其采用阿片类镇痛剂,或为其采用镇痛泵进行镇痛治疗;指导患者开展深呼吸, 并为其提供轻音乐进行倾听;同时需对引流管进行妥善固定, 避免由于引流管发生活动而引发疼痛。

(4)气管导管不适护理:对气管导管进行妥善固定, 同时对其牵拉、折叠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对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参照其病情变化对呼吸参数进行调节,并尽早对呼吸机进行撤离。

(5)并发症舒适护理:①恶心、呕吐护理:入室后将枕头去除,使患者保持平卧,将其头向一侧进行偏转,采用氧气进行持续输入,并对其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及时清理;在麻醉完全清醒后,需尽可能少的对患者身体进行搬动;②咳嗽、咳痰护理:全身麻醉患者的意识完全恢复后,指导患者进行自主咳嗽;为患者进行腹带包扎,并指导其进行主动咳嗽,并在咳嗽时对切口进行双手按压;③躁动护理:护理人员需积极向患者解释躁动发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安慰,必要情况下可对导尿管进行拔除,在合适的时机下进行脱机拔管; 当患者发生躁动且原因不明时,可对患者进行适当约束,从而避免意外伤害的出现,并遵照医嘱为其应用镇静药物。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留室时间。

1.4统计学处理。统计学软件为 SPSS 17.0。( ±s) 表示计量数据,行 t 检验;[n (%)] 表示计数资料,行 χ 2 检验; P< 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如表 1。

\

2.2两组留室时间比较。观察组留室时间为(53.4±5.3) min,短于对照组的留室时间(56.2±8.5)min,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t =2.932,P =0.004)。

3讨论

当患者处于麻醉苏醒期时,其机体所具备的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因此危险风险较高,需为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使其机体能够平稳苏醒。舒适护理干预参照麻醉苏醒期患者自身的特点,为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从而使患者在苏醒过程中,处于舒适卧位,并通过心理干预使其焦虑情绪得以改善,并减轻患者的疼痛度,使其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由此使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均获得满足,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且留室时间短于对照组,这也和前人的研究报道:舒适护理可加快麻醉复苏患者的复苏进程基本相符 [4]。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可有效减少麻醉复苏室患者的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留室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阳花 , 刘燕, 曾玲玲. 影响麻醉复苏室使用效率的关联因素分析与建议[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24(12):5-6.
[2]黄小燕, 王乐洁 , 黄晓红 , 等. 麻醉复苏室规范化护理管理的探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24(05):52-53.
[3]邹萍坤.全身麻醉患者的麻醉复苏期临床观察与特殊护理体会[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26(12):1554-1556.
[4]刘新莲 , 常后婵, 蔡月优 , 等. 对麻醉复苏室实施科学管理实践探讨 [J]. 护理研究,2012,26(32):3041-3043.

《舒适护理对麻醉复苏室恢复期患者安全性和舒适度的影响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09/2018100911105018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07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