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预见性护理对于预防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是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和各项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和出现crBsi时间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和crBsi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3.6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患者施行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感染持续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化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刘燕燕.探究预见性护理对于预防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89-90.
0引言
血液透析是肾病患者维持生命健康的重要治疗手段,可以代替肾脏的血液过滤功能,血液通路是影响血透效果的重要因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便是在患者血管中留置血透装置后引起的菌血症[1]。对患者的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查,若发生血液感染,则唯一感染源就是导管,而由导管引起的血液感染会对血透的透析效果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对患者造成生命安全的威胁[2]。预见性护理是针对未出现的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干预,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受到患者和医生的双重认可[3]。本文通过对110例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对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和各项时间指标的影响,以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5例患者,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是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16例,年龄22-80岁,平均(51.4±1.6)岁,其中慢性肾炎8例,糖尿病型肾病26例,高血压型肾病18例,其他肾病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23-77岁,平均(50.4±1.7)岁,其中慢性肾炎6例,糖尿病型肾病27例,高血压型肾病20例,其他肾病2例。所有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与试验;所有患者在参与试验前均无精神病史、心血管疾病等。将110例患者的诊治结果进行研究,年龄、身高、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按时对病房内消毒,保持病房清洁控制人员流动,在临床操作中保持无菌操作。观察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详细护理方法如下:
1.2.1加强卫生管理
不定期抽查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情况以及手部卫生保持情况,对不合格的医护人员单独进行强化培训,严格落实考核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重视程度,保证透析过程中导管的无菌性,并且采取相应的无菌屏障保护,防止交叉感染。
1.2.2敷料护理
选择对伤口刺激较小的敷料,用无菌绷带将插管位置完全覆盖,密切观察患者插管部位的情况,若出现渗血、渗液等情况应及时更换绷带,保持插管部位清洁,避免滋生细菌。
1.2.3导管护理
在血透前应当将导管彻底清洁干净并进行消毒,用碘伏对导管口进行消毒,用注射器将肝素、血块等导管内的杂质清除,保持导管干净畅通,透析前要告知患者戴口罩;透析完成后更换敷料和无菌绷带,再用碘伏对导管口进行消毒,然后用0.9%的NaCl溶液清洗导管,最后用肝素生理盐水将导管封好,以备下次使用。
1.3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CRBSI发生率和各项时间指标。血流感染包括导管病原菌定植感染、隧道感染、穿刺部位感染和植入部位感染,计算感染发生率=感染例数÷总例数×100%;各项时间指标包括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CRBSI持续时间和出现CRBSI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n(%)],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s),可信区间为0.95,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3.6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各项时间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和出现CRBSI时间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和CRBSI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在目前临床护理中,已经广泛使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该种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针对性,能够对透析过程中易发生感染的重点操作做到提前防护[4]。在操作过程中向患者讲解操作要点,使患者能够了解操作过程同时还可以接受健康教育,在透析前后均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感染率[5]。护理效果的提高和感染率的降低多依赖于医护人员的准确预测,以及护理过程中的细致的护理方案,这对降低感染率是至关重要的[6]。要合理配置医护人员,让医护人员能够新老搭配,促进医护人员的共同进步,同时能够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7,8]。在本次研究中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显著降低了患者的感染率,同时缩短了CRBSI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患者也学习了透析的操作过程和相关的健康教育,护理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对血液净化患者施行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感染持续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化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劳春艳,劳永聪,常鑫,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9,40(01):187-189.
[2]刘小艳.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8):11,17.
[3]汪明月,童翠玲.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9(1):60-64.
[4]马慧,韩玲.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2):36-39.
[5]张燕.预见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作用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7):2427-2429.
[6]张红.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的预防作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5):224-225.
[7]沈尚忠.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8(24):141-142.
[8]费佩佩.集束化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16).:151-1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