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在危重症患者皮肤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从本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中选择 64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即实施常规性护理的对照组 32 例患者和实施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 32 例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之后的皮肤破损发生情况、压疮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破损发生率为 3.13%, 压疮发生率为 6.25%,对照组的皮肤破损发生率和压疮发生率分别为 15.63%、25.00%,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危重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使患者的皮肤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使患者的院内安全得到更好的保证,从而促进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危重症患者;皮肤护理;实施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丁军 . 预见性护理在危重症患者皮肤护理中的作用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1):234,241.
0引言
危重症患者病情危重,常存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情况, 且通常存在营养不良现象,加之需要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等情况,这些都导致危重症患者更容易发生压疮、皮肤破损等并发症 [1-3]。而一旦发生并发症,会使患者的病情变得更加复杂,增加临床治疗难度。为此,加强对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预见性护理是指事先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率,这对于保障危重症患者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4]。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探讨预见性护理用于危重症患者皮肤护理中的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区间为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 64 例危重症患者,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个组别:(1)观察组:本组共 32 例患者,包括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 18 例、14 例,年龄 37-82 岁,平均(55.1±2.3)岁;(2)对照组:本组共 32 例患者,包括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 17 例、15 例,年龄 35-81 岁,平均(55.6±3.5)岁。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差异均不显著,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包括评估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定期为患者翻身,保证患者所躺的位置床单平整无褶皱。患者平卧时适当抬高床头,且脚踝、足部应垫软枕以减轻受力。对于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如骨突处、长期受压位置,应尽量避免牵拉、摩擦,以防导致皮肤破损引发压疮、感染等。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床单被罩勤换洗,及时将患者排泄物清理干净,同时保证室内环境以及病区环境的干燥洁净。
1.2.2观察组
该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预见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成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责任组长以及责任护士。成员通过对危重症患者容易发生皮肤并发症的原因以及发生部位进行总结,并对各类治疗仪、导管、呼吸面罩等对皮肤并发症的发生是否产生影响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对于存在皮肤并发症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重点护理。
(2) 护士长定期进行病房巡视,监督护士的临床护理执行情况,找出护理缺陷并指导改正。加强对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及技能的教育,引起临床护理人员对于预见性护理的重视程度,使护理中盲目操作的现象降低,使患者的安全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3)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危重症患者病情均较严重,但同时也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对于不同的患者,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评估每一名患者发生皮肤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从而使护理更具有针对性。在具体护理过程中,应当将患者的身体抬高,最大限度减低皮肤压力 [5]。为患者使用热水袋温度应当< 50℃,并用干毛巾将热水袋包裹起来,以防烫伤患者或是发生漏水现象。若患者存在高温情况,进行物理降温时应当防止皮肤被冰袋冻伤。
(4)应当做好患者皮肤的清洁工作并保持患者皮肤干燥,同时对于插管部位,护理人员应当加强观察,看是否存在红肿、炎症、淤血等异常情况,对于异常现象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对于口腔分泌物,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将其清除干净,保持口腔卫生。对于手术切口应当加强观察,保持该部位清洁干燥,每天进行 2 次皮肤消毒,一旦发现手术切口有渗液情况或是被污染,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6]。为了减少颈部皮肤压力,可在颈后垫无菌纱布垫,更换频率为 72h/ 次。如果有管道对患者皮肤造成压迫,则每隔 4h 更换 1 次受压部位。加强对患者皮肤情况的检查,对于皮肤破损应当及时发现,另外可以事先预见性地为患者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使用压疮贴,达到防止压疮的目的 [7]。
(5)对于意识模糊、烦躁等类型的患者,在实施相应的护理之前,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使他们能够更加理解和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以尽量减少护患纠纷。对于约束带的使用,告知患者家属使用目的以及重要性等,并使用压疮贴做好受压部位的保护 [8]。同时束缚带应当松紧适宜,并定期松解,使患者的血液循环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6)做好失禁患者肛周护理以及会阴部护理,及时将排泄物清理干净,对被污染部位进行温水冲洗并及时涂抹护臀膏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皮肤破损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 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检验方式为 2 检验,P<0.05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压疮情况比较
本研究中,观察组共有 2 例患者发生压疮,占比为6.25%,对照组患者共有 8 例患者发生压疮,占比为 25.00%,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皮肤破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共有 1 例患者出现皮肤破损情况,占比为3.13%,对照组中共有 5 例患者出现皮肤破损情况,占比为15.63%,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预见性护理是指对于可能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预见,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防范对策,防患于未然, 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中通过对危重症患者皮肤护理重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显示,该组患者发生压疮以及皮肤破损的概率明显较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低,P<0.05。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对危重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宪英. 预见性护理在危重症患者皮肤护理中的作用[J]. 科技风,2015,10(15):50.
[2] 霍九英,贺莹,李虹 . 压疮的护理体会 [J]. 柳州医学,2016,22(05):
20-22.
[3]苏春燕 .ICU 患者压疮危险因素及其评估工具 [J]. 护理研究,2014,15(03):102-105.
[4]叶江川 . 预见性护理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6,32(14):15-18.
[5]刘洋,刘秀秀 . 预见性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运用的现状 [J]. 全科护理,2015,13(19):1815-1817.
[6]周超 . 危重病人肛周皮肤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80):15724.
[7] 张传来 , 彭远帆 . ICU 危重患者肛周皮肤护理的临床研究 [J]. 激光杂志 ,2014,35(08):105-106,109.
[8] 邢新革 , 刘其兰 .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15(58):246.
《预见性护理在危重症患者皮肤护理中的作用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24/2018102403173979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