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1-12 15:30: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目的 探讨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16年1月至 2017年1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 86 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呼吸支持方法进行治疗方式,观察组给予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支持方式、呼吸复苏稳定率及呼吸稳定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呼吸稳定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呼吸复苏成功率,呼吸复苏时间也有显著改善,能够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危重症患者;呼吸阶梯性治疗;疗效评估

本文引用格式:井军伟 .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3):96.

\

0引言

急诊重症患者由于发病急、病情严重,通常需要借助呼吸机来进行辅助呼吸。呼吸阶段性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抢救治疗方式,临床发现,呼吸阶段性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急危重症患者呼吸临床病重症 [1]。本文主要探讨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效果,为稳定患者呼吸、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提供参考,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 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 86 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3 例。对照组中,男 23 例,女 20 例;年龄 22-71 岁, 平均(48.65±8.66)岁。其中,创伤患者 17 例,非创伤患者26 例、8 例患者呼吸心搏停止、5 例患者为濒死状态;观察组中, 男 22 例,女 21 例,年龄 21-68 岁;平均(49.54±7.70)岁。其中,创伤患者 19 例,非创伤患者 24 例、7 例患者呼吸心搏停止、6 例患者为濒死状态。此次研究均得到患者知情同意,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呼吸支持方法进行治疗方式,医师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以及医师自己的临床经验为患者选择呼吸模式,对机器性能进行检查后,按照呼吸机使用规范进行机械通气作。

1.2.2观察组治疗方式。
观察组给予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方式,第一阶段: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将头、躯干保持在同一轴面内,上肢置于身体两侧,患者仰头将气道开放,保持呼吸畅通,并将患者口中的异物及呕吐物清除干净。胸背按压采用垂直向下用力的方式进行按压,利于气体交换。确保患者胸廓完全恢复,确保按压点固定不发生移动。第二阶段:采用鼻导管或者面罩给氧方式对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患者进行氧气供给,对于心脏骤停、呼吸衰竭、呼 吸抑制的患者, 行气管插管的方式进行辅助呼吸,确保患者通 气顺畅。第三阶段:对于呼吸道分泌物发生堵塞或者急性喉梗阻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呼吸机给氧并采用适当的气管穿刺或者环甲膜穿刺技术 进行护理,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2-3]。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例数以及呼吸稳定所需要的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s)表示计量资料的标准差,用 t 进行检验,χ 2 进行计数资料检验。当P < 0.05 时,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和达到呼吸稳定所需时间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呼吸稳定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详细情况见表 1。

\

3讨论

急危重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急危重症发病往往伴随低氧血症,需要及时对患者给氧 [4]。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选择正确的呼吸支持技术,缓解患者的病情。本次研究表明,实施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呼吸稳定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了解,进行对症治疗。此外使用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能够降低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程度, 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肺炎等并发症发生概率 [5]。

综上所述,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呼吸复苏成功率,呼吸复苏时间也有显著改善,能够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晓峰, 秦静.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90):17623-17624.
[2]兰明娥 , 徐涛.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J]. 医学综述 ,2013,19(17):3248-3250.
[3]杨梅. 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07):60+63.
[4]祁星星. 急危重症患者使用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4):812-812.
[5]刘长, 侯新垓, 吴柳春, 等. 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5):85-86.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12/2018111203311731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7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