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97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尿细菌培养和尿常规检验,对比分析尿细菌培养和尿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结果65例患者尿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32例患者尿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结果显示,培养法阳性率为34.0%;白细胞法为15.5%;细菌计数为34.0%,亚硝酸盐为28.8%,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给予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查,具有诊断价值。
关键词:尿路感染;尿常规检验;临床意义;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王丽珍.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183,185.
0引言
尿路感染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尿路感染一经发生,就会对人们的生殖器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使人们的正常生活受限,患者承受非常大的痛苦,所以要对患者实施及时、准确的检查,从而促使诊断准确率不断提高。目前临床上在诊断尿路感染患者时常常采用血常规、血液细菌培养+药敏、尿涂片镜检细菌、尿常规、肾功能检查以及中段尿细菌培养+药敏等检验诊断方式[1]。为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价值,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97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97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4:53,年龄19-67岁,平均(40.31±2.1)岁。
1.2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尿细菌培养和尿常规检验。
1.2.1检测仪器
尿沉淀分析仪与尿干化学仪,采用设备自带的试剂,校准物以及质控品,光学显微镜,尿液沉渣离心管。
1.2.2检测方法
尿常规检查: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晨尿中段尿,在常温环境下对尿液样本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间控制在1-2h之内。在进行尿液检测时,首先需要采用尿液沉渣离心管收集患者的晨尿,之后根据设备说明书以及操作标准来执行[2]。应当定期对检测仪器进行校准,在检测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质量检测,明确质量检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才能进行检测。整个检测时间应当控制在2h以内,并记录详细的检测数据。主要是检测样本当中的白细胞和细菌计数。
尿细菌培养:晨尿中段尿,将样本接种在血琼脂平板上,温度环境36℃,置于培养箱中培育,时间控制在20h左右,之后对菌落数进行计数。在此研究当中所有操作都是按照临床操作规范实施。
1.3观察指标
观察尿常规检验和尿细菌培养结果。尿路感染标准:(1)尿细菌培养:阳性标准:晨尿中段尿培养当中革兰氏阳性球菌菌数在10000CFU/ml以上,若样本存在多种杂菌生长则为样本污染,重新送检,并鉴定菌株。(2)尿常规检验:阳性标准:细菌计数大于3000/L;尿白细胞在20个/L以上,亚硝酸盐阳性[3]。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s),行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率,行2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意义存在的参考指标。
2结果
2.1尿细菌培养阳性共32例,其中检出阴性杆菌23例,阳性球菌7例见表1。
2.2尿常规检验阳性情况见表2。
3讨论
在临床疾病当中尿路感染属于常见症状,导致患者出现该症状的原因主要是尿液返流、尿道插管、泌尿道生理退行性病变以及尿路梗塞等。尿路感染的发病率比较高,是指病原体在尿路内生长繁殖,对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进行刺激从而引发炎症,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那么患者将会承受非常大的痛苦,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4-6]。现阶段,临床上在诊断尿路感染疾病时主要是通过尿细菌培养和尿常规检测技术。其中,尿常规检测是检测尿液样本当中白细胞含量、细菌数和亚硝酸盐,此种方法方便操作,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尿液内的白细胞数量、亚硝酸盐等指标检测出来,从而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然而,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问题是人们一直以来都很关心的问题。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不同位置发生尿路感染后的细菌计数是不同的并且有很大的差异[7]。并且,尿液放置时间太长、黄疸尿等都会对白细胞数量造成影响,使其骤然减少,滴虫、结晶、脂肪、气泡等会使得尿液白细胞数量升高。另外,患者如果在检查前应用了庆大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LEU的结果值[8]。因此,临床在确诊尿路感染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促使诊断准确率不断提高,保证治疗方案制定的最优化[9-10]。按照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对97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尿细菌培养检测之后,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患者分别是7例和23例,培养法阳性率为34.0%;白细胞法为15.5%;细菌计数法为34.0%;亚硝酸盐法为28.8%。其间差异不显著(P>0.05)。
综上所述,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查,具有一定诊断价值[11,12]。
参考文献
[1]陈元媛.尿路感染应用两种不同检验方法的诊断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21(04):114,116.
[2]曾明,吴卫平.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干化学分析仪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6):89-90.
[3]卢飞娅,李登锐.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3):105,107.
[4]牛俊豪,王俊勇,王朝阳,等.输尿管支架相关尿路感染患者肾脏形态与红细胞形态变化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4):3271-3273,3295.
[5]卢瞧.不同尿检时间对外科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05):62-63.
[6]王晶红.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5):165-166.
[7]郝艳枝.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7):136-137.
[8]徐腾飞,孙彦.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对80例尿路感染患者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132-133.
[9]赖利华,夏云,马朦朦,朱艳.尿液的4种检测方法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有效性比较[J].重庆医学,2014,38(24):3350-3352.
[10]范宏佳,汤瑾,王坚镪,等.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2014,29(12):1207-1211.
[11]刘婧,王芳,吕文涛,等.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4):1994-1995.
[12]董晓明.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23):106-1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