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的患儿92例,其中随机选取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仅采用小儿白血病常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观察组除给予白血病常规护理外,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将两组患儿在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并发症以及患儿和家属的不良情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毒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8%;观察组患儿及家属的不良情绪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46.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白血病化疗的患儿采取科学、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儿在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减少患儿及家属不良情绪的发生,提高了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白血病;化疗;护理干预
本文引用格式:李其常.护理干预在小儿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269+271.
0引言
小儿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其特点为造血组织中的某一血细胞系统过度增生进入血液并浸润到全身组织器官,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目前认为,治疗小儿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为化疗,但在治疗过程中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1]。因此,在治疗小儿白血病的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和毒副反应的发生,缓解患儿及家属的不良情绪,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的患儿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人,其中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2-11.5岁,平均6.9岁,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1.9-11.6岁,平均7.0岁。两组患儿在化疗前均排除心肺功能不全等疾病,患儿及家属均能正确表述并配合治疗护理,将此方法告知患儿家属并取得同意,完善沟通手续,两组患儿在病情、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小儿白血病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环境干预:在患儿入院后帮助患儿及家属熟悉住院环境,与年长患儿及家属初次亲切交谈,拉近护患关系;为患儿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在病房墙上张贴卡通图案,减轻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
1.2.2预防感染干预:采取保护性隔离,单人病房收治,每日开窗通风2次,紫外线消毒病房2次,地面用含氯消毒液清洁;严格限制陪伴探视人员;搞好患儿个人卫生,每日口腔护理2次,每周修剪指甲,勤洗澡,更换衣裤,便后清洁肛周,0.05‰碘伏液坐浴,避免肛周感染;当白细胞总数<1×109/L时,予患儿入住层流床;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1.2.3化疗用药期间干预:指导家属予患儿少量多餐,减轻恶心感,避免空腹输注化疗药,对于呕吐频繁的患儿,在接受化疗的前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同时可遵医嘱使用止吐药;保护患儿血管,条件允许的患儿,置入PICC导管,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并降低化疗药物外渗的风险,做好PICC的维护与冲封管,护理人员勤巡视,床旁交接班;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期间,给予患儿0.1%亚叶酸钙与1%碳酸氢钠溶液交替漱口,每次含漱时间不少于1 min,含漱后暂不饮水、进食,有效防止口腔溃疡的发生。
1.2.4血小板减少时的护理:指导患儿卧床休息,减少运动,避免碰撞,保持大便通畅,使用软毛牙刷刷牙,温水漱口,禁止使用牙签、牙线剔牙;鼻衄患儿予肾上腺素棉球填塞止血,或请五官科医生进行鼻腔填塞;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头痛、呕吐、神志不清、抽搐等表现时,需警惕颅内出血,保持患儿安静,卧床,头部制动,遵医嘱给予降颅压药物;输血患儿严格执行输血制度,观察不良反应;发热患儿禁忌使用酒精进行擦浴降温。
1.2.5饮食干预: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能量易消化饮食,提高对化疗的耐受性,避免煎。炸,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餐具消毒,水果洗净、去皮,在使用门冬酰胺酶化疗时,予低脂低糖饮食,同时监测血糖,持续至疗程结束后1周。
1.2.6心理干预:白血病患儿及家属内心脆弱,随时要面临药物不良反应和死亡的威胁,多数患儿常出现“焦虑、恐惧、绝望”等心理,同时在化疗期间伴有“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脱发”等不适感,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患儿排斥治疗,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主动与患儿沟通,针对其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向年长儿及家属宣传白血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案例;开展“白血病之家”等关爱中心,邀请治愈的患儿及家属亲身讲述,给予希望,让家属及患儿相互交流,调整心态,增强信心,提高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缓解心理压力;化疗间歇期可根据患儿情况,鼓励患儿参加社会活动及体格锻炼,增强抵抗力,使其身心全面发展。
1.2.7个体化教育指导:针对骨穿、腰穿、鞘内注射治疗、化疗等具体治疗措施进行术前健康教育,说明各项治疗的重要意义,讲解穿刺前后的注意事项[2],腰穿时协助患儿呈曲屈体位,充分暴露脊椎之间的间隙,便于医生穿刺,配合完成治疗;少数民族患儿,存在有语言沟通障碍的家属及患儿,由科室的彝汉双语护士进行宣教及沟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尊重和满足其生活习惯及宗教信仰。
2结果
2.1两组患儿毒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儿的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8%,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及家属的不良情绪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儿及家属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小儿白血病发病率呈一定的上升趋势,占儿童恶性肿瘤的首位。此疾病进展较快,死亡率较高,需尽早治疗[3]。化疗是目前治疗小儿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化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及并发生发生率极高,严重影响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在临床工作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广泛开展并实施,能明显降低患儿化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保证了患儿化疗顺利进行,从而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儿生存率,临床应用效果可靠,收效良好,应得到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视并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淑丽,李希红.小儿白血病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32):18.
[2]曹艳清.急性白血病护理中健康教育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6):236-237.
[3]安雪.小儿白血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与可行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2):129+1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