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鞘内注射前予水合氯醛镇静在小儿白血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6 13:48: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鞘内注射前予水合氯醛镇静在小儿白血病的鞘内注射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小儿白血病患儿进行的286例次鞘内注射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次和观察组186例次,对照组小儿白血病患儿进行常规鞘内注射,观察组小儿白血病患儿鞘内注射前予水合氯醛镇静催眠治疗,对比两组小儿白血病患儿的穿刺不配合度和损伤性穿刺率。结果观察组小儿白血病患儿有4.84%的穿刺不配合率和11.29%的损伤性穿刺率,分别远低于对照组小儿白血病患儿的81.00%的穿刺不配合率和29.00%的损伤性穿刺率。结论鞘内注射前对患儿进行水合氯醛镇静在小儿白血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鞘内注射;水合氯醛镇静;小儿白血病;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刘艾娇,邓丽君.鞘内注射前予水合氯醛镇静在小儿白血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66,72.

0引言

小儿白血病分为两种,分别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而小儿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目前化学药物治疗有很高的完全缓解率,但因为能突破血脑屏障的化学治疗药物比较少,很难杀灭中枢神经系统隐藏的白血病细胞,从而导致了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需要定期鞘内注射和腰穿注射化学治疗药物。为了提高小儿白血病患儿的依从性和减轻小儿白血病患儿的恐惧,使用10%水合氯醛对患儿进行镇静安眠治疗[1],再进行鞘内注射,有很明显的效果。可以提高小儿白血病患儿的配合度,缩短鞘内注射的穿刺时间,同时还减少了对组织的损伤,减少了对鞘内注射治疗的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1-4岁,平均年龄为(2.3±1.1)岁。患儿接受鞘内注射平均3-6次,最多为8次。将286例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次,观察组186例次。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鞘内注射。

观察组:在常规鞘内注射的基础之上,注射前增加水合氯醛镇静,一般使用灌肠法。在鞘内注射进行前的15-20min,责任医护人员给患儿保留灌肠10%水合氯醛,剂量为0.5 ml/kg。首先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适量10%水合氯醛;然后连接材质软硬适中的一次性小儿吸氧管,把管内的空气排尽,并且把石蜡油涂到吸氧管前端;固定患儿于左侧卧位,移臀部至床沿,臀下垫枕抬高10 cm左右,一手把肛门分开,暴露出肛门口,把导管轻缓地插入进肛门,至直肠10-15 cm。把导管固定好,放开管夹,缓缓地注入镇静溶液;最后注射完毕后夹管,并且把患儿的肛门使用纸巾去堵住3-5min,防止流出药液,家属可轻拍患儿加快入睡。以患儿情绪稳定、没有哭闹和恐惧心理视为有效,一般灌肠给药后的5-10min能起效,到10-15min渐渐地入睡。

1.3护理

(1)鞘内注射的心理方面护理:穿刺前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沟通,宣导鞘内注射知识,缓解家属及患儿的紧张感;让患儿观看喜欢的节目或让家属讲故事等方式来分散患病儿童的注意力,确保患儿以比较好的心理状态进行鞘内注射治疗[2]。

(2)镇静治疗前的护理:给患儿及其家属讲解镇静治疗的方式及其作用,并且解释镇静治疗药物性质以及排泄途径,在水合氯醛镇静治疗前,指导患儿家属帮助患儿进行排尿和排便,有利于灌肠治疗操作[3,4]。

(3)鞘内注射护理:穿刺前,医生应该做好准备工作,配置好鞘内注射的药物后,再通知患儿的家属抱患儿进入穿刺室,尽量不要让患儿在穿刺室里等待,以免增加患儿的心理负担,进入穿刺室后,让患儿家属和患儿多交流,无论是聊天交流还是肢体语言交流,这样可以让患儿更有安全感,到准备穿刺时,患儿家属再离开,由医护人员陪伴在患儿身旁,亲切友善地与患儿交谈,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待镇静药物发挥催眠效果[5,6],患儿情绪稳定肌肉放松时,医生再进行穿刺操作;穿刺中,责任医护人员协助摆正患儿的体位,减小穿刺难度,穿刺成功之后,嘱咐患儿放轻松,通过抚摸或握住患病儿童的手来安抚患儿;穿刺后,协助家属一起送患儿回到病房,嘱咐患儿家属及患儿保证穿刺部位的干燥,去掉枕头,平躺6个小时。观察患儿有无异常症状(恶心、头疼、呕吐等),并且及时处理好异常情况。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穿刺不配合率、损伤性穿刺率。

1.5统计学处理

核算软件为SPSS 22.0版本,其中两组小儿白血病患者的穿刺不配合度、损伤性穿刺率使用卡方值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时,说明两组小儿白血病患者的上述指标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的穿刺不配合率为81%,损伤性穿刺率为29%,而观察组的穿刺不配合率为4.83%,远低于对照组,损伤性穿刺率为11.29%,也低于对照组,具体见表1。


\

 

3讨论

小儿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的、增殖性的疾病,不仅影响造血系统,还影响其他器官,比如鼻腔出血、牙龈出血、贫血等,甚至出现尿血和便血,更可怕的是会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白血病细胞能够侵入各个器官和组织,并引起相对应的症状,比如睾丸肿大、视力模糊和头痛等,严重地威胁到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小儿白血病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发病急,白血病细胞扩散迅速,恶性的程度比较高;二是白血病细胞对化学药物很敏感,比较容易杀灭。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在治疗小儿白血病的过程中,鞘内注射治疗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由于治疗过程中需要多次鞘内注射,给患儿及其家属造成的心理压力比较大,有的患儿可能会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每次鞘内注射治疗之前,对小儿白血病患者使用水合氯醛进行镇静催眠治疗[7]。

通过对患儿实施水合氯醛镇静催眠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感,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8],增加患儿对鞘内注射治疗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小儿白血病鞘内注射难度,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损伤性穿刺。从结果数据上也可以看出使用过水合氯醛镇静的观察组患儿穿刺不配合率为4.84%,远低于常规鞘内注射的对照组患儿穿刺不配合率81.00%;同时使用过水合氯醛镇静的观察组患儿损伤性穿刺率为11.29%,也低于常规鞘内注射的对照组患儿损伤性穿刺率29.00%。从数据得出:水合氯醛镇静在小儿白血病进行鞘内注射护理中起到的效果显著。

总而言之,在小儿白血病鞘内注射护理中,水合氯醛镇静不仅能提高患儿配合度,还能减少损伤性穿刺。

参考文献

[1]王立河.镇静催眠药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2,12(11):167-168.
[2]葛健.小儿白血病的35例护理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15):245-245,247.
[3]王倩,许静,季兴,等.门诊患儿安全应用水合氯醛镇静的经验[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8,26(1):63-65.
[4]金立红,许文妍,白洁,等.水合氯醛用于小儿影像学检查时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7):678-680.
[5]曾萍.护理干预对核磁检查水合氯醛镇静效果的影响[J].家庭医药,2017,15(11):212-213.
[6]庄志云,谢丽琴,陈开珠,等.睡眠剥夺联合水合氯醛镇静应用于婴幼儿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8,17(3):10-13.
[7]周雪燕,唐向荣,刘丽华,等.小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镇静效果评价分析[J].母婴世界,2017,16(20):80.
[8]吴书琴.睡眠剥夺法配合水合氯醛镇静在婴幼儿MRI检查中的镇静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4):124-1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25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