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对毕业设计核心能力要求和毕业设计在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论文选题、调整教师分配名额、提供毕业设计资源、加强论文写作指导和严格考核五个方面对毕业设计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 张涛,孙国玺 . 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21,8(39):73-76.
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 Graduation desig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Engineering Based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ZHANG Tao, SUN Guoxi(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Maoming Guangdong )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on the core competence of graduation desig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graduation design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major of univers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raduation design from five aspects: thesis topic selection; adjusting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structed; providing graduation design resources; strengthening thesis writing guidance and strict assessment.
Key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graduation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一 引言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本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1]。毕业设计是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所学课程及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与实践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本文在 IEET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核心能力为教育目标,分析目前学生毕业设计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对毕业设计指导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实践。
二 IEET 工程认证
我国台湾地区中华工程教育学会 ( 简称 IEET), 于 2007 年加入华盛顿协议 ( Washington Accord),认证范围涵盖工程教育认证 EAC,在专业认证上具有专业性、权威性,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专业的评估能力,已成为全球性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工程教育认证机构之一 [2]。
我校结合自身定位、地区发展及市场需求出发,提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能力如下:(1)具有从事电子信息领域相关工作扎实的数学和其他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2)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内的工程问题能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3)具有针对电子信息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论证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4)具有项目管理、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的能力;(5)具备创新意识,将先进技术和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6)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7)具备终身学习、服务社会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8)能够了解与电子信息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和政策。
三 毕业设计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的特点, 学院对毕业设计工作开展了相关的教学改革,毕业
设计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的毕业设计硬件实物设计类型增多,利用软件仿真类型的逐步减少,但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 学生积极性不高,师生互动少
大四学生本身对毕业设计工作思想认识不足, 同时由于找工作、实习、考研或复试等现实原因, 造成毕业设计时间的不足,很多同学在答辩之前抓紧时间完成硬软件的调试工作。指导老师由于自身教学教改科研任务的繁重,师生互动减少,使得指导学生不能及时到位 [3]。甚至安排自己所指导的研究生进行指导,导致有些指导老师在打分环节上不能客观地全面反映学生毕业设计情况,造成毕业设计质量下降。虽然有配套毕业设计软件系统,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文档的提交,但是依然留有一定程度的形式,未能真正高质量的完成 IEET 工程认证对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 选题情况
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数量与职称有关,高职称教师指导学生数量偏多。而实际情况,高职称老师由于事务繁杂而无法对众多学生指导到位。毕业设计中的选题大部分是教师自拟或与科研有关,而与市场密切发展的能解决复杂工程问
题的题目类型偏少。学校自身实验设备的缺乏,导致相关题目由于难以满足毕业设计题目的测试环境而受限。
(三) 论文格式不规范
部分同学的论文写作存在以下问题:口语化严重;存在错别字;页眉行距不符;图表标注不符要求; 参考文献引用不符学校标准;英文翻译不准确等 [4]。甚至有些学生为了达到规定字数或查重率达标,采用与论文上下文内容不符的文字充数或者大量口语化文字充斥于文中,利用图片代替文字的手段来完成论文。摘要的英文翻译采用机器翻译来完成,完全不考虑上下文语境,造成翻译不准确。
四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一) 扩大选题范围
毕业设计选题方式一般有两种:教师出题或学生自拟。教师根据自身研究特色,结合科研与生产实践,从能让学生接触生产实际和学科研究前沿为出发点,通过多次双向选择来让学生确定题目 [5]。学生自拟题目是学生根据前期学习基础或兴趣点, 或者结合实习地点来自拟题目,论文内容及难度须经老师审核通过。从近几年的选题情况来看,采用自主选题方式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强,几乎每年优秀毕业设计都会有自主选题的题目。原因在于学生出于对某个领域的自身偏好,从而对毕业设计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主动解决问题,这种方式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
学生自拟毕业设计题目的关键点在于:指导教师要全程控制好学生毕业设计整个过程,包含确定题目、研究深度和本专业契合程度等。虽然学校根据工程认证要要求,每三年题目不得重复,但依然存在题目内容陈旧、不能紧跟市场需求等问题,以上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扩展与延伸。为此学院近年采用引入企业工程师作为第二指导教师的方式来加速题目更新,满足紧贴时代步伐需要。对于一些难度大、综合性强的题目,采用组建学生团队,综合学生优势互补的方式来达到既锻炼学生能力又能加强毕业设计质量。
这几年来,学生自拟题目在优秀毕业设计中比例在提升,说明学生在借助实习单位的资源结合自身基础,其实也能取得比学校更好的提高机会。今年疫情期间,笔者一学生在电源公司实习, 结合专业知识做关于开关电源的设计,采用市场流行芯片及企业测试设备来完成毕业设计。由于学校没有相关测试设备的缘故,在公司充分利用其资源, 最后通过拍摄视频及测试数据的方式来完成,其最终实效比在学校好。同时也在敦促老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达到双赢目的。
(二) 调整教师分配名额
学校每年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都会聘请教学经验、科研经验丰富的高职称老师作为指导老师。不仅是因为高职称老师对学校的教科研改革、专业发展、人才培养都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同时作为本校老师,对毕业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比较了解,很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契合本地区的发展和就业趋势,能够制定符合学生需求的毕业设计题目及高效率的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但是由于每年对高职称老师的繁多考核要求,对于分配过多学生毕业设计, 有时会出现分身乏术的境况。我校一般对副教授职称以上老师,毕业生分配名额在 12 名左右,讲师一般分配 6 名左右。对于一些能力强时间充裕的年轻老师而言,这种分配方式有待改进。
经过调查研究后,学校对教师分配名额进行调整。高职称老师根据自身需求,在达到学校规定的最低要求前提下,可适当减少指导学生人数。对年富力强的老师,例如往届获取优秀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称号、在电子设计大赛或“互联网 +”等实践型比赛指导学生获奖的老师可加大指导学生名额。经过改进后,现在讲师职称老师指导学生数量可达 6-9 名,从而达到优化教师资源,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三) 提供毕业设计资源
由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方向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应用,所以很多设计方向都需要学生制作实物产品来展示最终成果。实物制作过程中,需要购买相关的 CPU 处理器芯片、传感器模块、显示模块、驱动模块及外围小元件,例如电阻电容晶体等。采购元器件后,有时候还需要对电路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PCB 制作、电路焊接及系统软硬件调试等一系列工作。我校是提倡学生动手制作实物作品, 在开放实验室提供为学生制作硬件电路板的一系列硬件和软件服务,例如做 PCB 板所需的双面线路板、打孔机、曝光机、SMT 印台及其它焊接所需工具等。只要学生提前做好预约工作,提前提供做电路板所需的 PCB 文件,即可在短时间完成相关硬件设计工作。
同时在其它实验室开放后期硬件调试所需的电源、示波器、信号源及其它常规测试设备等,做好毕业设计所需的服务工作。为了减轻学生在制作硬件的经济负担或减少学生购买器件所需时间开销, 学校组织学生以宿舍为单位统一购买套件或元件, 然后在对于网站统一购买分发。对于一些零散的元器件,或者价格比较昂贵的器件,可以从学校实验室暂时借用,满足毕业设计的硬件设备需求。对于个别在外实习同学,由于测试设备的缺乏或者元器件的缺少,对于难度较大的选题,指导老师在保证论文结构的完整性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可以适当降低实物制作难度,可根据老师要求实现部分功能 [7], 待返校后补全后期功能。
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设计场地也是学生毕业设计完成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应提前将学生安排在实验室、实习基地或相关企业,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设计环境 [8],避免学生集体呆在宿舍出现消极对待毕业设计,造成毕业设计质量下降。学生处于良好的实验室环境下,一方面与实验室的同学或研究生进行学术方面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较浓郁的学术氛围,另一个方面学术的思想火花碰撞也可以激发灵感,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及毕业之后的职业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外面的实习基地或公司实习期间做毕业设计,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产品或工程的设计生产研发等流程,并在以项目驱动方式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受到实际工程实践的锻炼,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7]。
(四) 加强论文写作指导
首先,学生必须在思想上要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要主动制定定期与指导老师交流毕业设计过程。对于理工类论文,论文的设计思路及解决方法很重要,需要指导老师对论文的设计过程要有前瞻性指导。例如笔者学生设计一个基于嵌入式的测温系统,需要用到云平台等相关内容,对此情况, 老师需要给该设计所需要的平台类型、工具及框架结构做出具体的指导,减少学生设计花费时间和走弯路。其次,从学院层次来说,可通过讲座形式, 对往届学生在论文格式及容易出现集中性问题的地方,要做出详细介绍。
例如在论文排版方面,通过视频讲解结合 PPT 的方式,对于常见的页眉设置、章节设置、行距间距等全面讲解,以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可通过微信群或 QQ 群组建专门的论文写作指导团队, 由 2-3 名年轻老师担任, 专门负责对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所有文档,例如选题表、任务书、开题报告、论文中容易出现的格式问题,因为具有统一性,把集中性问题采用云文档的形式上传到公用平台,方便学生们查阅和更正。这种采用团队方式来解决日常写作方面的问题,就比老师单独面对所指导的学生提出的众多零散文档要省时省力。最后,针对个别学生为了通过查重率,故意采用图片代替文字,论文上下文无关联或文中大量口语化文字,教师对学生论文的规范性及论文写作要严格要求。对出现的问题要严厉指出并及时处理, 端正学生思想认识,提高论文写作水平。
(五) 严格考核
学校已经采用知网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师生通过该系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查阅、修改下载文档, 毕业设计管理已经非常规范。但提高毕业设计的核心还是要落实到学生。校外实习生,必须和导师定期联系和汇报论文进展情况。一般情况下,要求校外实习生在五月份之前回校进行毕业设计的剩余相关工作。毕业设计答辩流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硬件实物演示或软件设计现场演示环节。少部分准备不充分的学生采用网上购买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代码、甚至请实验室同学帮忙来完成设计的方式来应付毕业设计。
因此,指导老师追踪每周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及时掌握学生的毕业设计状态。特别在疫情期间,老师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详细地对论文进行指导。对完成情况不好的同学,指导教师要及时提醒;对无故未完成或准备情况非常差的同学, 取消答辩资格。在现场答辩时,答辩小组成员要严格考核。通过仔细询问学生的设计思路、器件参数、软件流程、软件工具、框架结构及具体代码来综合评估学生毕业设计的真实情况。对现场答辩情况不好的同学需要二辩或者答辩不予通过。所以,对毕业设计工作要全程准备充分,认真组织,严格执行, 不仅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也有利于校风的健康建设 [6]。
五 结束语
近四年来,学院结合 IEET 工程认证项目,立足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标准,积极探索学生毕业设计环节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包含从毕业设计选题确定方法、毕业设计实施方案到最终的毕业设计考核方案等。每年学期末都要进行一次本学期毕业设计工作交流会,探讨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后期的注意事项和解决方案。例如在上学期就对学生自拟题目过程中出现的经验及不足进行交流, 为后续完善自拟毕业设计模式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其中改革的核心着眼点还是在于指导教师。首先,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所处环境及爱好来确定适合的毕业设计题目;其次,指导教师要及时跟踪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师生定期交流;最后, 老师对课题中出现的创新性设计方法或思路要积极支持或提供帮助,在打分环节上要倾斜 [8]。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人才, 应把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作为一项持之以恒的任务来完成,对存在问题要不断反馈改进并积极探索。通过促进学生、指导教师、企业工程师之间互动交流, 扩大选题自主范围,提高年轻老师指导学生积极性, 加强论文写作指导等改革措施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振新,邢宇,尹志刚.创新创业环境下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的探索与体会 [J].化学教育 ( 中英文 ),2018,(8):24-27.
[2]黄凌君,曾武华,郑仁亮 . 基于 IEET 工程教育认证的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测量教改研究 [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2018,(8):106-110.
[3]杨晓峰,陈志萍,李巧玲,等.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分类— 联合指导模式探析 [J].广西教育,2010,(12):20-21.
[4]魏琪 .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现代交际 , 2017,(5):144.
[5]王福斌 , 王海群 , 田晴 , 等 . 毕业设计选题环节的质量保证探讨 [J]. 大学教育 , 2020(1):153-155.
[6]练晓荣 . 加强规范管理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J]. 中国高等教育 ,2005,(22):42-43.
[7]王福斌 , 王海群 , 田晴 , 等 . 毕业设计选题环节的质量保证探讨——以华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为例 [J]. 大学教育 ,2020(1):153-155.
[8]方波 , 白政民 , 张元敏 . 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改革探索——以许昌学院为例 [J]. 中国成人教育 ,2013(14):152-1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