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和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对专业实习教学的教学内容、指导方式、过程管理、考核评价进行了教学改革,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网络工程校企协同实习模式和管理对策。
关键词:网络工程;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实习;管理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得到国际认可,工程教育及其认证已经走向正轨并逐渐成熟,迈上新的发展台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技术行业的相关协会与学会连同工程教育界成员联合对工程技术领域相关专业的高等教育质量加以控制,以保证工程技术行业的从业人员达到相应教育要求的过程
[3],其与传统评估截然不同,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合、校内学习与到工业界和社会学习相结合、以及全体毕业生结果产出。
一 传统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实习是网络工程专业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专业知识整合、提升业务技能、增强职业认同感的重要途径。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传统的实习是在第七学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为期5周的专业实习,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发展,但仍然存在学生实习过程不能完全接触工程项目,动手机会不多,实习质量与效果欠佳;以及实习指导教师不足,缺乏“企业工程师-学生-教师”之间进行的互动协作和实习过程管理困难,考核方式仍以出勤情况和实习报告为主,忽视了对实习过程和效果的评估等问题[4,5]。如何在实习过程中坚持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为导向,进而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并实施内、外部评价反馈的持续改进体系[6],一直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创新与优化实习模式,强化过程管理,校企间互动协作,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 校企协同培养的实习模式改革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战场,在互联网技术应用越来越广的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显得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使得学生对于未来所从事的岗位不能做科学合理的规划,需要一个较长的融入企业的过程,影响工作效果。因此,学院从网络工程专业筛选部分学生组成实验班,进行“3+1”校企协同育人改革实践,学生在四年级进入企业,开展以企业为主导进行企业课程学习和专业实习。
(一)以学生为中心,精心确定实习内容
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经过近三年的课程学习,已经对专业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非常渴望尝试将书本上的知识怎样应用于具体的生产实践。因此,实验班将学生置于整个企业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精心确定企业课程与专业实习的学习内容,学生通过参与企业负责的网络工程项目,在项目实施中学习与提高,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相统一,真正突显学习者中心地位。
实验班专业实习改革立足于网络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对网络工程项目的设计、招投标、实施、测试、验收、维护等工作开展专业实习,了解整个网络工程项目的售前设计、项目实施与售后维护等流程。在此基础上,充实专业实习知识,增加“认证网络工程专家课程”、“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与应用”等企业课程,给予学生贴近于未来技术发展的专业新知识;更进一步,为了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毕业标准中提出的“工程与社会”、“沟通”和“项目管理”等的要求,设置“社会和职业素养”和“工程项目管理”等企业文化教育课程,邀请企业的技术工程师和人力资源领导,为学生开展技术和就业的培训或专题讲座,达到知识、素质、能力的融合。
(二)加强实习指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总结
学生进企业,课堂也进入企业,期间接受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双重指导。校企双方要加强实习指导,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实践能力和高校教师的理论优势带领学生参与具体的工程项目,在真实的工程实践中学以致用,协助工程师们完成工程任务,期间通过企业工程师的讲解、示范、集体讨论等方式方法,从中引导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使其不断总结和调整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同时要求学生记录实习过程中的每天的工作要点,在实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习,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保证专业实习过程中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活动。
(三)完善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强化过程管理
实验班学生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具有双重角色。因此,校企双方根据实习质量监控的全程性、持续性、服务性和反馈性的特点,不断完善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开展实习过程管理。一方面,学校指导教师从实验班课程学习的开始就要对学生的企业课程学习与专业实习进行全过程跟踪,不断接收企业工程师反馈信息,及时排除影响实习过程的各种不利因素;另一方面,企业导师不断进行总结评估,在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方面根据学生实习的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的实习内容,从而提高实习指导效率,提升学生知识素养和技能素养
(四)加强实习考核评价,真实评估实习效果
为保证实验班专业实习质量,设计了以企业为主导,以实习学习档案评分、企业导师日常评分、实习总结评分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摒弃了单纯以实习报告和出勤情况确定学生最终专业实习成绩的考核方式,对实习过程和结果进行严格考核,尽量客观地反映学生工作情况,真实评估学生的专业实习效果与培养质量。
实习学习档案评分依据学生填写的档案记录,考查学生在网络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对于专业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内容、技术要求、问题发现与解决方法等记录;企业导师评分由企业指导教师填写,评价内容包括工作状态、工作量、工作质量、沟通能力、自学能力、出勤等方面;实习总结评分主要考查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的创新意识,总结自己所学知识和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的能力。
三 结语
加入《华盛顿协议》对于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应对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引领下,以成果为导向,着眼网络技术与应用发展趋势,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专业实习内容,强化实习质量监控,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方法,充分体现对学生工程意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两年的实践,有十多名网络技术校企协同育人实验班本科毕业生由于在专业实习期间表现优异,被实习企业录用,达到预期的专业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晓莉,余树洲,常颖等.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汽车生产实习课程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8,21(3):124-126.
[2]李刚,秦昆,陈江平.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遥感应用综合实习”课程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1):220-224.
[3]李锋,张贞凯,田雨波.基于专业认证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12):20-22.
[4]温武,李鹏,郭四稳等.基于人才联盟的“实验室+企业”网络工程实践教学基地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55-60.
[5]王绍清,唐跃刚.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18-19.
[6]宋伟,陈叔平,赵嫚.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下过控专业生产实习课程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18,45(11):263,2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