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经历,分析了目前高校留学生土木工程钢结构专业课程教学现状,阐述了教学改革方式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的几点措施,包括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组织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化教学模式和加强学生课堂管理。教学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几点措施能提高留学生土木工程钢结构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可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留学生;土木工程;钢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粟淼.我国高校留学生钢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探讨[J].教育现代化,2020,7(55):86-89,97.
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Methods of Steel Structure Cour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U Miao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Hunan)
Abstract:Based on the teaching experien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teaching status of the steel structure course in civil engineering for college international students,and elaborates several methods of teaching reform and measures to further improve teaching results.These methods and measures include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eachers,organizing teacher training,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ogether in courses,optimizing teaching models,and strengthening student management in class.The teaching practice proves that the measures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help improve the teaching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ivil engineering steel structure,and also can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other colleagues.
Key words:International students;Civil engineering;Steel structure;Teaching method;Teaching result
一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基础建设施工发展迅速,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等多次刷新世界纪录。而随着“一带一路”国家级战略的实施,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更是日渐频繁,高等院校国际化交流日趋频繁,每年有大量海外学生前往我国开展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学习[1,2]。但笔者在教授土木工程钢结构专业课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语言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3],且国内暂无专门针对留学生教学的钢结构专业课教材[4],给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都带来极大的困难。另外,由于教师对留学生上课的教学经验不足,英语表达不到位,按传统教学方式一味的照着幻灯片念,更是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5],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结合笔者近年对留学生采用英语讲授钢结构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留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两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存在的教学现状,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来改善教学效果。本文可为其他高校针对留学生钢结构专业课教学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我国高校推动土木工程专业课教育国际化贡献一份力量。
二教学现状
(一)专业教师英文水平不足
如今,国内大多数高校对留学生的专业课程教育采用的是全英文教学,而来华留学的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譬如我校大多数留学生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加纳、斯里兰卡、安哥拉、赤道几内亚等亚非地区,留学生的英语水平十分有限而且参差不齐,尤其是听说方面的能力相对更弱,这就更要求专业教师有较扎实的英语水平。老师上课能否用熟练易懂的英文教授学生成为这门课学习气氛的好坏与教学效果的优劣的关键性因素[6]。钢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里面比较复杂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不仅涉及到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知识,如受弯、受压、受拉、受扭等构件的受力计算,同时还讲授繁琐的构造设计细节、建筑结构规范设计流程,还有参数繁杂的经验公式。同时,教师不但要传授书面知识,还要向同学们介绍世界上著名钢结构经典案例和经验教训等。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在钢结构的专业英语相当熟悉,同时也要对像力学这些土木工程基础学科的专业英语也要十分熟练。就我校而言,年轻教师虽大多有过海外留学经历,钢结构理论知识英语过硬,但在课堂上熟练流地利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和案例分析仍有一定困难;且青年教师普遍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模式单一,大多情况下只是照本宣科,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缺乏合适教材
我校大多数学生来自非发达国家,都抱着学成回乡,参与国家建设的目的来华学习[7]。目前留学生钢结构课程老师所教规范或者讲述的案例一般是选用国内的规范和案例,但学生毕业回国后,参与建设时用的是自己国家所规定的规范,这就形成了差异。但现阶段还没有一本教材能将中国和国际主流规范这些差异充分解析和讲解。笔者认为,学生上课所用的教材需要老师将国外和国内钢结构的知识编辑整合,再给留学生上课。钢结构这一门课程需要学生了解材料、连接、基本构件结构设计等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原理及英文专业术语。掌握钢结构设计特点,理解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掌握其设计表达式的应用,初步了解钢结构常见构造形式,结合实例了解钢结构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没有合适的教材成为给留学生讲授钢结构这门专业课的一大难题,也给专业教师的备课增加了难度。
(三)留学生基础理论水平不扎实
目前我国关于留学生在国外招生政策一般要求学生必须获得高中毕业证书,但是还没有像美国等国家那样具有正规的托福或GRE等英语水平测试[8]。招收的学生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各自都有一些学习生活习惯,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也不同,文化差异很大。有的留学生素质较高,学习很主动,英语水平也相对较高,平日里能够用英文进行自主学习、交流和生活。但是有的留学生偏向于被动学习,英语水平不高,数学基础差,上课难以理解老师教授内容,而且经常出现迟到、旷课现象,这给老师上课带来不少困难。在上钢结构这门专业课前,学生必须对之前的基础学科进行了学习,比如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但很多留学生几乎已经忘记了这些基础知识,导致专业课的学习更加困难,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这对想学习的学生的积极性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教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课程讲授难以进行。这是目前留学生教育的普遍现状,也是留学生管理需要解决的一个困难。
由于专业基础知识不足,专业课程学习进行得十分艰难,从而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一个恶性循环,平时上课玩手机不听老师讲解,甚至旷课,到最后考试关头只能临时“抱佛脚”或者是将以往考试题型记住,套用数据和步骤,一旦题型稍微变动,就不知所措。这种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现象严重。学习效果关键还在于学生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认真,所以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需要教授钢结构的专业知识,还要花时间对留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堂管理。
三 教学方法
(一)提高教师国际化水平,组织教师培训
钢结构这门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教师每次上课前应该充分备课,熟悉所有的教学内容,对整个学期的教学任务有个合理的安排,对教学进度要严加把控,对课程知识的重难点要格外强调与突出,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要非常了解。另外,由于所教学生为留学生,相对特殊,不但要求教师英语水平过硬,方便与同学授课和交流,同时也要求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水平过硬。教师应该与国际接轨,不但对我国的钢结构设计规范要熟悉,也要对其他国家的钢结构设计规范要有所了解,要在国际范围中掌握钢结构最新的学科进展,在课堂上进行钢结构的课外延伸。学校也要注重教师的培养,可以邀请国外教授或者国内知名教授前来指导年轻骨干教师,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定期的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出国访问,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教师自身也应该努力提升自己,多关注钢结构学科知识,参加学术会议时要善于和他人交流讨论,向能者取经。
以我校为例,学校国际学院会定期组织和举办针对专业教师的英语培训,培训讲师是邀请知名英语教育专家担任,帮助专业教师提升自身英语听说读写的水平。专业教师通过在培训中与同行教师和培训专家的研讨,也可以促进钢结构全英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专业教师还可合理利用学校其他教学资源,如我校国际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每学期都会从美国知名高校引入专业课程,由美国高校教师直接授课,这给我校其他专业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旁听机会。通过了解和学习国外大学老师授课流程,以及与他们互相交流,专业教师们取长补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此外,我校经常邀请世界顶尖大学的教授前往我校进行学术论坛,论坛为开放式,学生老师都可以参加。专业教师可以参与进来,和国外知名教授进行学术交流,不仅能提高自身英语表达能力,也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了解国际学术进展。
(二)优化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应该优化和扩展教学模式[9],首先在目前没有合适教材的条件下应该保证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再者,教师与学生应该充分进行课内交流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紧抓学生感兴趣的点,继续探讨和延伸,与教学大纲相结合,扩展教学模式。合理按照教学大纲,改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根据留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此外,还应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将国外的原版教材,和国内的钢结构教材相结合,中西合璧,筛选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做到教材的国际化与多元化。例如,考虑到留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可以淡化公式推导的环节,强调公式所用到的假设与理论依据以及学生对公式的应用;而考虑到各国国家规范的差异性,则强调钢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与复核步骤,强调学生对规范的熟悉以及对规范的查询。笔者认为,生源地的复杂会给教材的编写带来困难,而文化差异又会给课堂管理和课堂交流带来麻烦,但是换个角度看问题,这些可以充当这门学科的特色来发挥,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的多元化。例如,前文所提到的,留学生大多毕业后回到各自的国家从事相关工作,所用的相关规范依所在国家为准,各自不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各国规范进行一个比对,由于所用原理大同小异,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本知识。不仅限于规范,还可将学生生源地处的经典著名的钢结构案例搬到讲台上来讲解,还能由学生自己介绍家乡的钢结构建筑,教师进行补充说明,这样由于课堂内容与家乡息息相关,可以大大增加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而学生自行介绍案例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不应该只看到教学时的困难,更应该转化教学思路,多换角度,充分发挥留学生的各个特点,从而扩展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多元化。
本文提出的优化教学模式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教师应该合理进行教学内容先后顺序的安排,让整个课程的学习保持在一个高效的状态,笔者发现,国内的本科教学以书本为主,学生需要适应老师的上课节奏,适应学科教材的选择,但这一情况无法在留学生的教学中展开,教师应该根据留学生的情况,将自己的上课节奏,上课内容的选择来适应留学生,总体的思路从学生“适应”老师,转变为老师“适应”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的优化。在扩展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优化的同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自身教学实践为基础。在与留学生讲述自身在实践工程中发现问题并仔细询查最终解决时,一般学生往往听得比较仔细,课堂气氛也相对活跃。这就启示我们可以将自身的工程经历分享给学生,结合教材知识给同学们讲解,不一定要以世界著名钢结构案例进行刨析,身边的工程,或者学生以后可能将要参与面临的钢结构工程的教学效果可能更好。在授课期间,可以将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或者知识进行发散,更可以衍生出该学科最新的学科进展,适当让学生了解一些最前沿的知识领域,既扩展了教学模式,同时也是对教学的一个优化,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除教材自编选取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向留学生提问,也可以让学生依照自身感兴趣的方向自行提问,让留学生分组现场讨论,将讨论的结果与老师分享与探讨,加强课堂的师生互动,这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让老师了解现阶段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水平。教师应该留下一定课后作业,让学生自行查找相关图书以及规范来解决疑难,也可以让学生预习课程内容,以课堂提问回答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钢结构是一门工程专业课,一味地在教室进行课程学习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在讲授过程中适当引入一些钢结构设计实例,真实的钢结构施工图,结合课本知识详细讲解。还可以进行课外实践,带领学生到就近的,已经建成的钢结构构件或建筑进行参观和现场解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以我校为例,专业课的教学中设立了实践教学内容,到学校附近的工程现场进行参观。同时专业课还设立了课程设计,让同学自己设计出桥梁并进行复核,既考察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了传统教学模式。
(三)加强学生课堂管理
加强学生课堂管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加强课堂纪律,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第二是对课堂考核的评定管理。首先第一点,留学生也存在上课迟到,作业迟交,上课做其他事情的情况,部分老师可能因为是留学生的缘故就相对忌惮,只是随便劝说几句。这里按笔者经验,此类情况对于留学生的管理应该更为严格,要严厉批评,并建立一个完整的惩罚体系,这样有利于课堂秩序,否则更会因为这些纪律问题导致原本就对课堂教学效果要求苛刻的课程,变得更加难以进行下去,不要因为课堂管理的松弛而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效果,不仅针对批评,对于严从课堂纪律,上课又表现好的同学可以适当进行全班表扬,这一点可以和国内本科生学习相一致,奖惩分明,严加管理。除了纪律问题外,留学生的学习态度差异非常的大,由于留学生专业基础水平薄弱,随着课程的进行,学生逐渐开始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开始听不懂教师所讲的内容,落下的知识太多,逐渐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最后干脆直接放弃,上课不听讲去做其他的事,最后考试蒙混过关。笔者在进行教学时发现,在讲述钢结构的荷载、材料、设计基本规范,学生能跟着老师的步伐,回答各个问题。但是在进行构件及结构的受弯、受压、压弯计算,和螺栓及焊接连接的教学时,学生往往跟不上老师的教学步伐。因此,教师上课期间,可以先花几个课时来让学生复习和巩固一下基础知识作为一个预备,这样学生就能紧跟老师的上课步伐,同时老师可以多进行课上提问以及布置课堂作业,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可以充分了解同学们现阶段的学习水平,了解学生不足之处,从而有的放矢,来解决留学生的不懂之处或疑难之处,另一方面也能警醒学生,让学生认真听课,上课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不懂就问。除了教师进行相关的课程改进外,教师本身在课堂中要主动提出学习态度的问题,适当在课堂上进行素质教育,提醒留学生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克服学习困难。在课程难点内容中,教师应该多花一定的课时,学生应该知难而上,通过课后查询资料,问同学,问老师的方法,解决自己在课堂留下的疑问。老师在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时,也应该提醒学生,要学会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而不是只想着通过考试即可[10,11]。此外,学校还可以更改课程考核方式,最后的期末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检测一个学生对于该学科的学习效果,但是也并不能完全能评定一个学生。对于课堂当堂作业的完成度,课堂问题的回答,课程大作业的完成质量,这些更能直接体现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效果,可以适当把这些作为最后期末评定的标准与最后的期末考试相结合进行一个综合评定,更能反应一个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情况。但上述措施也增加了授课教师的负担,需要教师多花时间在这些课程环节中,多多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这些综合学生上课发言讨论,学期中的课程设计,课外的实践教学,最后的课程期末考试来判定学生最后的学科成绩,让学生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认真投入,学有所得。
四 教学效果讨论
在实施上述三项教学改革方案后,根据笔者教学实践,发现其可一定地提高留学生土木工程专业钢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比如,灵活的自编教材与内容丰富精致的多媒体教学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专业知识,实践课的增设能将学生在课堂上学的知识现学现用,同时也增加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课外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课堂讨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提问,以及课程设计的设立更是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自行解决难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弥补,依随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一定的课堂管理,以及课程最终成绩评定方法的改良,让学生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重视课程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到自主学习,认真学习。这些教学改革措施容易开展,也便于学生接受,关键是需要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督促学生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生迎难而上,教师也要迎难而上,双向作用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五 结束语
本文结合教学经历,分析了目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钢结构课程中的教学现状,总结了提高教学效果的几点措施,包括提高教师国际化水平,优化教学模式和加强留学生管理。教学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几点措施方便执行,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为同行提供一定借鉴,但限于笔者自身教学经验,本文讨论的教学方法有限,留学生土木工程专业钢结构课程教学方法还需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马亚飞.留学生钢结构设计教学改革的若干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6,(30):124-126.
[2]李泓昊.土木工程专业留学生结构力学课程全英文教学探讨[J].高教学刊,2017(2):77-81.
[3]牛爽,范峰,支旭东.留学研究生钢结构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11):130-131.
[4]王志宇,贺超,陈浩.《钢结构设计原理》全英文研究生(留学生)课程认知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6届(ISSF-2018)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8,805-809.
[5]付春,王昆.浅谈留学生的钢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7(03):42-43.
[6]盛国华,白泉,杨璐,等.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针对非洲留学生特点的教学问题及对策[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119-122.
[7]汪洪星.来华留学生土木工程类专业课程的情境式教学模式研究[J].智库时代,2019(05):196-197.
[8]彭建新,刘小燕,张建仁.土木工程专业留学生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0-51.
[9]苏波.土木工程专业留学生教学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26-28.
[10]彭勇,姚松.新时期高校留学生培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A2):13-14.
[11]侯兰宝.地方高校国际留学生“高等数学”英文教学探讨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8):66-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