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基础,也是践行素质教育、提高高校未来发展竞争力的强有力手段。媒体融合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更能体现出时代性特点、针对性特点,也更符合广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与此同时,教师利用媒体资源也可以弥补传统思政教学知识老套的缺陷,让整个教学活动与时俱进,也使学生的思想更前沿。媒体融合视域下,为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笔者从思政课相关概念阐述入手,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探究了媒体融合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特点。
关键字:媒体;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问题;特点;改革与创新
本文引用格式:刘立杰,等.媒体融合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教育现代化,2020,7(51):50-53.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ethod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Integration
LIU Li-jie1,LI Fan2
(1.School of Marxism of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Changchun Jilin;2.Science,Society and Political Science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Changchun Municipal Party School,Changchun Jilin)
Abstrac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basis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and also a powerful means to practic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integration,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better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pertinence,and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vast number of students.At the same time,teachers can also make use of media resources to make up for the defects of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knowledge,make the whole teaching activities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and make students’ideas more cutting-edge.Horizon,media fusion,to promote education courses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author stated from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courses related to obtain,main problems of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methods for a comprehensive,deep analysis,and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rehensive and deeply explores the media fusion of horizon,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Media;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ducation courses;Teaching methods;Problem;Characteristic;Reform and innovation
一 思政课相关概念阐述
思政课,也可以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课,顾名思义主要指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指的是社会某一组织或群体用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对成员(受教育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施加影响,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活动做出积极地引导,帮助其规范学生的行为活动,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教育过程。思政课的开课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线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通过在线上的教育平台添加视频案例等内容使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种是线下的课堂授课,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点,并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记忆,有效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只有当学生的素质提高了,他们才能更加刻苦努力的读书,才能在今后有能力为祖国做出贡献的时候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活力[1]。除此之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能够提高校的知名度,帮助高校在社会各界赢得一个好名声。
二 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基础,也是践行素质教育、提高高校未来发展竞争力的强有力手段[2]。当前的高校教育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各行各业也因为时代的改变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国内高校为了更好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比如新提出来的“课程思政”思想等,既体现出政府对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决心和信心,同时还反映出提高他们思想道德素养已经刻不容缓。事实上,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教学方式的有效性等等,都会对思政课教学产生影响。其中,教师对教学方式的选择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教学方法呆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而言,如果教师不能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那些枯燥无味的思政理论知识用充满趣味性的方式教授给学生,那么学生就不会对思政课产生兴趣,思政课教学有效性也就难以得到保证。思政教育并不是教授给学生知识,更不是给学生讲大道理,而是要让学生在思政课上汲取营养,让他们的思想和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接受那些高尚道德情操和伟大精神而洗礼,并最终使自己的思想和品德得到升华。教师是提供思政课教学服务的主体,所以他们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既要找到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媒介,同时还要体现和思政教育与众不同的地方,深化思政课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事实上,教师目前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比较呆板,他们似乎只知道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但是却并没有给学生深入分析这些理论知识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有哪些,所以导致这些学生只知道这些大道理,却并没有按照这些标准严格的要求自己,思政课教育工作如同虚设。教师机械式地讲课,学生浑浑噩噩地学习,最终产生的后果就是思政课失去了效能,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并没有得到提升,甚至会让一部分学生对思政课产生负面情绪;教学方式呆板的重要表现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程度,忽视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在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包含的知识具有理论性强、趣味性低且教育性高的特点,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会造成对思政课程的排斥,当教师开展思政课程时,学生采用逃避的方式避免听讲教师讲述的内容,对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具有不利的影响,基于以上问题,思政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根据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工具设置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思政课程知识的学习,促进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进步。
(二)缺乏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
与中学课堂不同,思政课堂并不应该是“一言堂”,教师应该做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互动不仅有利于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还能够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内心更真实的想法。对于思政教师而言,他们除了应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基础知识教授给学生以外,更重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挖掘学生自身潜力,找准教育的方向。但很多时候,思政教师都没有意识到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习惯于搞“一言堂”,每天像背书一样“寥寥草草”地给学生灌输知识,根本就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等。互动能够让学生的目光聚焦到课堂上,并通过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可以说,如果教师只知道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却不与学生进行互动,那么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就得不到提升,思政课堂并不应该是一个唯唯诺诺的氛围,活跃的氛围和有效的交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现代教育都在打造即时互动性课堂,在教师讲述某一知识点之后,学生对教师讲述的内容进行反馈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对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现象分析发现:大多数教师在讲述理论知识时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被动的接受较为枯燥的教学内容并由此产生厌恶的心理,对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具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思政教师必须要强化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教师可采用教学案例导入将要讲述的内容,根据学生对教学案例的理解和学习情况设置相应的教学策略,实现高效和高度活跃的课堂,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中未融合媒体元素
科学技术在发展的同时也为媒体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众所周知,思政理论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而且随着人们对一些理论研究越来越深入,就会在这些理论基础上衍生出一些新的理论。因此,这就要求思政教师有这方面的意识,既要为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新知识,确保思政教育的时代性。教学方法中未融入媒体元素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而且也不利于他们进一步理解这些知识。思政教育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思想决定行为,所以归根结底教师是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媒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推动素质教育,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为学生接触媒体资源创造了条件。新媒体、自媒体等媒体工具已经成为很多学生传播信息、收集信息的主要方式,也是他们“足不出户却知天下事”的重要基础。但由于思政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没有融合媒体元素,所以一些学生只习惯于用媒体浏览一些“没有营养”的娱乐信息,而没有将媒体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价值体现出来;教学方法中未融合相应的媒体元素会使学生产生教学方法呆板的感觉,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不利影响,思政课是为学生指向正确发展道路的重要课程,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或互联网上提供的信息可有效的开拓视野,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合理融合媒体因素,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信息的高速发展,学生使用电子设备获取不同领域的知识,教师在设置教学方法时融合媒体因素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感,提高参加思政课程学习的兴趣,改变对传统思政课程的看法。
三 媒体融合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特点
与传统的思政课教学特点不同,在媒体融合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首先,对于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他们的学习习惯或多或少也与过去不同。可以说,对于现代人高校大学生而言,媒体已经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体现在学生的方方面面,与专业教育不同,思政教育的目标并不是教授给学生理论知识,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这些高尚道德情操和宝贵精神财富的价值[3];其次,学生受到媒体的影响,他们的眼界更为开阔、思想也更灵活,能够从更高层面上思考问题,进而得到更全面、更细致的结论。教师利用媒体资源也可以弥补传统思政教学知识老套的缺陷,让整个教学活动与时俱进,也使学生的思想更前沿。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思想决定行为,思政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后,学校要优化人才培养环境,既要建立高质量的思政教师队伍,同时还要完善基础设施,使教师可以把慕课、微课等新媒体线上资源引入到思政教学过程,增添思政教学趣味性[6]。因此,从这里就不难看出,媒体融合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更能体现出时代性特点、针对性特点,也更符合广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
(一)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为了更好地推动现代化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必须要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秉承多元化教学原则,并且以媒体为教育平台,融入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增加思政教学的趣味性[7]。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身边的资源学习思政知识。思政教师要学会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知道给学生灌输知识。与此同时,学校要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加强对思政教育的宣传力度,加强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识,同时提高思政教育的影响力。与课程思政教育性质相似,我们应该让思政教育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感。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学习和参与思政课程的过程中融合媒体元素会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保障。当代大学生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思政教师不但应该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更是要提高他们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只有把思政教育落实到实处,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升,素质教育也才能发挥出作用。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已经成为思政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加强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互动教学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选择。互动教学并不是在课堂上师生之间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而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当然,在此期间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对当前的师生关系进行有效的调节,通过两者的换思考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情感上的交流要比语言上的交流更重要。学生是接受教育教学服务的主体,他们对教学的评价也会对教师今后的教学产生影响。互动教学更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为目标。活跃的课堂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听课兴趣,使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环节,从而降低对教师的依赖性[8]。“一言堂”教学应该成为过去式,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明白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甚至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也应该发挥出作用。教育的发展往往依赖于科技的变革,技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教育不断更新进步。教育形式与教学内容日新月异,从过去的“粉笔+黑板”到如今的多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等教学方法都是科学技术在教学中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外在表现,而这些教学手段都突出一个共性,那就是“互动”。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互动将成为思政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因此,思政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课堂为互动平台,多层面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切实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堂教学的认可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在思政课堂上融合更多媒体元素
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必须要体现出媒体的优势和特点,教师既要利用网络技术选择前沿的思政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利用媒体手段增加思政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课堂听课兴趣[4]。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教学工具已经成为很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选择。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也希望能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然后给不同小组学生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并且要求他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媒体工具将他们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在课堂上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互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在收集资料、筛选资料的过程中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只有让学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互动式教学才能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保证。教师也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比较好的媒体平台,让学生可以把“刷抖音”、“刷娱乐新闻”的时间用到浏览思政新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课下时间的利用率[5]。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给教师提出建议,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媒体信息,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曹宏伟,姚黎英,张永利,等.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协同创新模式的实践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67):198-199.
[2]成璐,莫家明,田奋扬.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1):103-104.
[3]朱珊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的改进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81):227-228.
[4]杨霜,郭芳.媒体融合视域下网络热点新闻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6):63-64.
[5]张娟,王佳.新媒体融合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析——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媒体建设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13):210-211.
[6]杨露.意识形态传播成效提升的媒体融合视域审视[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9,19(03):59-62.
[7]杨霜,郭芳.媒体融合视域下网络热点新闻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6):63-64.
[8]陈艾芳.新媒体融合下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评《互联网+视域下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9(03):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