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代表,对国内部分高校交通工程专业双语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通过文献调研,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交通工程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双语教学目标、教材体系、教学团队、教学模式及教学质量评价五个方面构建了双语教学质量保障措施体系,以保障和提升交通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交通工程;双语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葛婷,等.地方院校交通工程专业双语教学质量保障措施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6):104-106.
research on Bilingual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Measures of Traffic Engineering Major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E Ting,LI Ya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 Jiangsu)
Abstract:Taking local universities as the representative,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bilingual curriculum of traffic engineering major in some domestic universities.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bilingual teaching of traffic engineering in local universities.On this basis,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bilingual 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material system,teaching team,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this paper constructs a bilingual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measures system to ensure and improve the bilingual teaching of traffic engineering.
Key words: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Traffic engineering;Bilingual teaching;Quality assurance measures
一 引言
美国于上世纪60年代首次开始将双语教学模式纳入教育体系中。此后,诸多欧洲国家也陆续开启并积极探索双语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探索,国外双语教学已形成完善的教学模式,如浸没法、保持式和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1];张健等人从教学语言、教学目的和语言目标三个方面对三种双语教育模式进行了对比[2]。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各大本科院校开展并推广实施双语教学相对较迟。2004年8月,我国教育部教高[2004]21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明确提出了将双语教学作为教学建设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规定“双语教学课程”采用外文教材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50%以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鼓励我国各高等学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在“一带一路”和建设“交通强国”背景下,部分高校交通工程专业也在积极实施双语教学,以适应我国交通发展国际化趋势,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交通人才。但如何高质量地开展双语教学,是这些学校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尤其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代表。
二交通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开展现状
对目前国内部分高校交通工程专业双语教学情况进行初步调查,见表1。可知,早在2010年前已有部分高校开展2-4门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方面的双语教学,其中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部分院校还相应地增设了部分专业课程全英教学。
三地方院校交通工程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纵观我国高校近十五年来双语教学推广和应用情况,并与国外进行对比,发现我国双语教学中存在部分普遍问题[3-7],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双语教材匮乏。目前常用的双语教材主要有:原版英文教材、译注类及各校自编教材三类。原版教材知识系统,有助于学生掌握学科前沿动态;但面临着与我国教育体系和国情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工科专业,由于各国标准规范体系不同,不利于学生理解和实践。自编教材可安排和调整教材体系和内容,克服了原版教材的本土适用性的不足;但易出现用词和语法错误。而译注类教材受限于编译者的水平和观点,造成原著教材部分观点存在转换错误,易影响学生的阅读和理解。
(2)双语教学师资不足。双语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背景、较强的外文表达能力以及较高的教学水平等。部分院校采用青年博士和海外归国人才进行双语教学,但缺乏教学经验,效果并不理想。部分高校采用引进国外学者和专家授课,不仅成本较高,长此以往难以培养本校固定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而且由于国内外教学环境、教学体系以存在差异,这种教学模式对地方院校的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3)双语教学模式和方法匮乏。目前双语教学过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没有完整的渠道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师生间缺少互动和交流,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课堂上中英文使用的比例和语言难度很难把握,地方院校学生的听力水平本来就不高,加上工科专业知识的复杂性,经常会出现学生听不懂的现象出现,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
四 双语教学质量保障措施研究
目前地方院校交通工程专业开展双语课程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学科评估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8],另一方面也是适应当今交通行业发展的趋势。构建完善的双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对策是实施并提升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以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双语教学为例,拟构建以下质量保障措施体系,见图1。
(1)双语教学目标定位:合理定位教学目标是进行各项教学活动的导向和前提,具体的教学过程和评价总结均应紧扣已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开展双语教学前,必须严格定位和审核其教学目标。交通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目标宏观上应与其人才培养目标相呼应,即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与团队协作等能力,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解决交通系统工程复杂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满足交通领域各项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同时,还应与该具体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对应,满足专业课程学习要求,掌握该课程核心内容和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采用双语教学,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掌握专业词汇,了解该课程方向的前沿动态。
(2)双语教材体系建设:以我校《道路交通安全》双语课程为例,对国内外目前交通安全相关的教材、参考书目及规范进行详细的调研和比选,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选用相适应的教材,同时推荐配套的辅助参考资料。此外,通过相关电子书、国内外相关规范和官方研究网站,配套双语课外检索库,并辅以国内外典型案例,构建丰富的教材体系及教学资源库。
(3)双语教学团队建设:拟采用传-帮-带机制,建立以围绕交通工程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学团队,形成合理的职称、年龄梯队,选择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好双语教学基础条件的师资,不定期进行教学研讨和对外交流活动,以强化和提高交通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同时,教学团队不定期评价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跟踪课程对应培养计划中毕业需求的支撑情况,以保障双语教学的质量。
(4)双语教学模式改革:根据课程性质、学生响应以及具体的授课内容选择合适的弹性的循序渐进的双语教学模式;拟采用启发式讨论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先进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工作,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讨论氛围,培养学习兴趣。通过课堂上的展现+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期末的测试等多模式考核方式相结合,由传统知识被动吸收获取向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主动学习模式改革,促进学生利用外语获得专业知识的能力。此外,还可将双语教学内容与短学期的教学实践以及具体的实习等活动相结合,让学生融会贯通。
(5)双语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评价一方面可以督促双语教学课程的开展,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反应教学过程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以便进一步提升和改进教学。采用自评、互评和学生评价等多种评价模式相结合,根据自我总结、同行评价、学生参与度、学生评价与反馈等方面展开。评价内容围绕双语教学条件、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三方面展开:教学条件综合考虑双语教材、电子网络资源、学生英语基础、教师个人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教学方式考虑教学方法丰富度、双语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容量等;教学效果主要结合课堂上及课后学生的参与度、课程考核及反馈、定期追踪等进行综合评价。
五结语
双语教学推广至今,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如:双语教材匮乏、双语师资不足、双语教学模式和效果不佳等。由于地方本科院校自身条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这些双语教学面临的共性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以我校交通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为例,在综合分析目前双语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基础上,从双语教学目标定位、双语教材体系建设、双语教学团队建设、双语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双语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构建了双语教学质量保障措施体系,为提升和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的质量提高参考。
参考文献
[1]孙衍宁,张健,李娜.新形势下高校双语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造纸,2019,3:38-41.
[2]张健,张宏图.理工科院校双语教学:特点、挑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54:75-80.
[3]曹蕾蕾,侯劲汝,吴文,等.高校双语教材现状分析及建设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4:247-248.
[4]刘笑冰,李宇佳,王靓楠,等.审核评估背景下高校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7:246-247.
[5]周明,吴璇.多元智能理论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54):64-66.
[6]王锦.高校双语课程建设: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9,3:24-29.
[7]白育堃,林晓.浅谈工科课程中的双语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9,36:219-220.
[8]王汝佳.基于专业认证的地方性高校《交通运输工程学》双语教学实践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44):170-1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