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地方本科院校园林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初探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18 14:18: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系统分析了近四届玉林师范学院农学院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现状与质量影响因素,提出了提升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园林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多样;聘请行业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建立有效的论文质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园林专业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实践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设计)是衡量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定的必备条件[2]。玉林师范学院位于广西东南部,是桂东南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园林专业始办于2011年,至今已经完成了四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本文分析了四届论文质量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提出了解决对策。

一 我校园林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现状调查

(一)论文(设计)数量与指导教师情况


       如表1所示,我校2015-2018届毕业论文的质量在稳定上升,特别是2018年优秀和良好率超过80%。因我校在2017年12月接受了教育部的审核评估,评估前进行过多轮毕业论文整改及规范培训,指导老师对2018届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更加认真,指导到位。


\

 
         根据指导老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原则,随着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园林专业教师数量增加很快。学院严格按照《玉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定》要求,遴选的指导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从2015-2018届,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由7下降到4.25个。学生数量的减少使得教师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完成指导工作,论文的质量也有所提高。

\

 
(二)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情况

        我校园林专业定位为应用型专业,立足桂东南,服务两广,扎根基层,为农业、林业、旅游业、健康产业等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达成培养目标,我校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三个模块:园林植物、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方向本也应该分为三类:一是园林植物类,包含园林植物的生理生态、栽培应用及养护管理等;二是园林规划设计类,包括城乡绿地规划设计及专类园的规划设计等;三是园林工程类,包括园林建设工程的造价、施工及监理等。但如图1所示,四届毕业论文(设计)选题集中在园林植物与景观设计方向,没有园林工程方向的选题。这可能与指导教师的专业方向及学缘结构有关,我校园林工程方向的师资一直比较欠缺,指导老师也认为这个方向的课题比较难完成高质量的论文,故一般不提供该方向选题。

\



二 我校园林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查,我院园林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虽然有一定的进步,但整体质量还不理想。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论文(设计)选题方面

1.选题形式单一,题目简单,解决实际问题的选题偏少

        我校园林本科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中,设计类占50-60%,题目大多数是“××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公园(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公司(单位)附属绿地景观设计”等,选题范围过大或过小,所有的完成作品都只有设计平面图和效果图,没有施工放样图,四届的设计作品都没有进行施工,解决实际问题较少。植物类毕业论文的选题主要集中在对园林植物生理生态的研究,植物配置、应用分析的选题较少,组内选题相近,更接近理科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

2.选题创新性不强

         我校园林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基本都由指导教师提供选题,一部分是在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下衍生出来的选题,选题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创新性,选题比较合理;一部分是教师指导教师结合专业综合实践派生出来的选题,这一类的选题类型多样,但大多数较片面,缺乏时效性和创新性,有些甚至只为完成任务而随意选定一个主题,没有紧跟行业热点难点问题。

(二)论文(设计)指导过程方面

1.指导教师数量不足,指导经验少


         我校园林专业每届毕业生在50人左右,指导教师人均指导学生数下降快,但承担设计类课题的教师人数少,每位老师带8名学生,任务较重;指导教师中近一半是近几年毕业的博(硕)士,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不足,指导能力稍弱;园林专业教师每周要完成12-20学时的教学工作量,还要承担科研任务、技能培训专业实习指导等工作,使得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少。

2.学生重视不够,分析研究能力较弱

        这个是很多院校都存在的问题[3-7],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最后一学年,学生忙于找工作、实习或准备研究生考试,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毕业论文这个教学环节是对专业能力学习成果的体现,通过训练能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园林专业属于我校转型发展的第一批专业,培养目标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在园林植物养护、园林规划设计与制图、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等方面的动手能力,学生对文献检索、数据统计、论文写作等课程兴趣不大,阅读文献少,导致在撰写论文的时候不能深入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论文内容深度不够。

3.论文(设计)过程管理没有落到实处,缺少监控

         学校对毕业论文(设计)有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从选题、任务下达、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重复性检测、答辩等环节都有相应的管理文件,但管理没有落到实处。学生实习外出多,教师给出指导意见后不能及时改进;一个答辩小组25-30名学生,答辩有走过场的现象;学院有5个专业,每年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一般为300名左右,要对所有毕业论文研究过程进行监控难度工作量非常大。

三 提升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建议

(一)探讨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多样性


         园林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园林政府部门、园林公司、花卉企业和物管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及管理工作;毕业生亦可自主创业(如开办花店和花艺工作室、观赏植物租赁公司、婚庆公司等。在校期间学生可在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专业技能与水平。在一二年级时可参与教师科研或参加各种竞赛及展览,在三四年级可在课程实习、顶岗实习阶段进行园林设计施工、花艺创作等实践。所以在毕业论文(设计)阶段也可以加大学生自主选题的比例,鼓励学生用作品用项目来代替论文。应用型园林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可以有四种形式的作品:第一类,论文类。可从园林植物方向进行选题,如试验研究(观赏植物生物学特性、切花保鲜、抗性研究等)和调查报告(观赏植物引种栽培管理方法、病虫害发生规律等);第二类,园林工程设计图。学生可由教师推荐,参与园林公司等实践基地承担的项目,参与道路、绿地、公园等的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管理、工程监理全过程,通过现场勘察、测量数据、分析数据,然后绘制总平面图、现状分析图、景观结构图、功能分区图和效果图等;第三类,作品创作类。学生亲自参与校园环境改造或插花、盆栽和盆景等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可尝试将学生设计与制作的花艺作品、盆栽组合、盆景或改造的环境景观作为毕业作品;第四类,创新创业项目。对于在校期间完成并获得省级以上(含省级)奖励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负责人及主要团队成员可以考虑将项目代替毕业论文。采用四种形式的毕业论文(设计)既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又可以使毕业论文环节得到落实。

(二)聘用园林行业的专家作为兼职导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

        我校园林专业教师大多是直接从大学或研究所进步和素养培养的环境和制度的保障。提升管理水平,建设优良班风,不断进行管理制度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具有包容豁达、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人格特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隐性课程的自学指导

        学校的各类课程网络平台都具有的高度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隐性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步骤、方式等都与显性课程教育有着较大区别。学院和专业教师团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重点、有计划地选择学习一些人文、法律、经济、计算机前沿技术方面的资料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家还可以约定时间利用QQ群平台或微信群进行讨论。也可以通过成立社团、组织竞赛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提高学生语言描述水平。

四 结语

        在计算机专业的卓越计划教育实践中,强化教育理念的改革与创新,要从课堂教学、实验操作、企业参观、社团活动、网络平台建设、宿舍管理等各种环节中注重隐性课程的实施。在建构课程教学体系过程中,需要提出隐性课程建设的目标,该目标要和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岗位群的需求相结合,与学生自身发展对知识的自主性需求相结合,也应该与卓越计划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

 
参考文献

[1]李彩萍,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史光孝.外语隐性课程的审视与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10,3.
[3]陈忠勇,陈欢.论新建本科院校隐性课程的开发[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
[4]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EB/OL].http://www.gov.cn,2010-06-23.
[5]欧阳菲.培养视角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7,4(47):5-6.
[6]肖拥军,李小华,等“.核能与核技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3:10-12.
[7]郑大锋,陈砺,等.基于化工卓越工程师的本科实践阶段培养方案探索[J].高教论坛,2016,6:23-26.
[8]黄丛亮,梁林,辛成运,韩东太.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案例补充课堂教学的新思考——以《空气调节》课程改革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33):71-72+75.
[9]周志坚,周晓华,张天瑜,易晓峰,蔡靖,王应吉.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44):64-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29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