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双语教学实践过程发现,双语教学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丰富学生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外语表达能力,增加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和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双语教学对于教师也是更新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不断探索提升和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 如混合式教学方法) 的过程,增强教师自我发展。但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寻求适合的方法去解决,以帮助更多学生适应双语教学,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适应未来飞速发展的社会要求,同时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文章是对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以及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对 SPOC 平台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 SPOC 平台运用; 双语教学
在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际的思维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当今人才不仅要具备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人文精神,更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现代教育的国际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双语教学也是适应这种趋势的必然产物,以便为培养未来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实施课程双语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相关学科专业水平。通过拓宽学生英语学习渠道,改善外语学习环境,有效提高每位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其外语思维能力、双语能力以及多元文化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相关专业学科的学习,培养其综合素质。
“双语教学” 根据 《朗文应用语言词典》中的解释,指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者外语进行的专业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的主要任务: 使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锻炼其英语思维能力; 增进其国际意识,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因此,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教学专业素养、中英文双语水平、对课堂上课节奏的把控、教学方法的运用,还对学生的理解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双语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总结
第一,学生的专业基础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对教学效果会产生较大影响。教师如果将太多时间放在学生基础专业英语讲解上,那么专业知识的学习、讲解和讨论的深度会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而受到影响。对于专业英语基础水平相对弱一点的学生,没有充足的基础学习对专业知识理解会受到影响; 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专业英语讲解过多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又有吃不饱或课程内容较浅的问题。因此,要在适应每位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知识学习难度较大。
第二,对于要求学生在课前的预习内容,学生的预习复习情况教师很难在上课前完全了解与掌握,因此,对授课的难易程度的把控上难度较大,很难完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每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第三,双语教学中学生学习掌握专业课基础知识、理论概念、专业英语知识以及英文的专业知识理论的讲解和案例讨论等方面内容,相对用一门语言学习专业课程,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所要涵盖的学习内容方面和教学量也相对更大一些。因此,也增大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难度。
第四,从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对课堂话题讨论、案例讨论的热情比较高,参与度较高, 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这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加深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收到的教学效果也较好。对于一些需要记忆的基础知识以及知识点,例如需要学生掌握的专业中英文词汇、概念和理论,学生虽然了解其作为课堂学习内容基础的重要性,但课堂上一方面如果教师花时间进行重复的讲述这部分内容,占据课堂很多对专业问题分析和讨论的时间,学生会感到课程内容比较枯燥,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是特别扎实和暂时还没有养成课前预习习惯的学生,基础词汇和概念等内容如果不重复强调,之后更深入的话题讨论和案例分析中又会在题目内容理解分析上出现问题,遇到较多困难。这也使上课的教师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时左右为难。
二、混合式双语教学的实际应用
针对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遇到的一些问题,笔者运用混合式教学方式———线上线下的教学新模式,进行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 “新双语教学” 的尝试,来解决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双语教学中基础单词、基础理论知识利用网上微慕课、微课和微视频教学让学生在上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和预习,并运用 SPOC 平台将适合学生的内容放到 SPOC 平台上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最适合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学习,例如可以反复观看,或者快进放慢等。SPOT 平台可以完整记录学生的学习预习,提供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的统计,并且进行数据分析,教师能够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清晰的数据量化。教师可以很快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程度,学生看了多少视频、习题做得怎么样、讨论区发言的情况, 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真正帮助教师将因材施教做到有量化数据依据,同时也为学生课程学习成绩评分作一个参考。
双语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上,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个体发展的独特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发展的同时考虑到不同层面上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能较好地运用两种语言进行学科学习与思维,从而在更广阔的学科领域中,在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拓宽外语学习的范围,达到学科知识增长与英语水平提高的平衡和双赢。
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改变学生学习方法,更加重视与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前阅读、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组织交流和主题陈述等主动的、合作性的学习,重视学生学习中的主动建构,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和激励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英语语言资料,在他们的新旧知识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帮助他们借助这些知识、经验和语言材料去获取新信息、学得新知识,发展和提高他们的能力。教学内容上以专题项目教学,每节课进行一个主题的讨论。首先,教师先把专题提前布置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预习教材,上网查询相关资料,每人准备一份研究报告,并提出研究的重点。其次, 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信息分享。
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预习了解重点内容,自己上网找来更多相关资料 ( 包括英文和中文资料) ,进行知识的融会选编; 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时,学生的英语表达会越来越流畅和主动,并且不管是学科知识还是英语信息量都变得更广。双语教学可以促进教和学的方式的改变,这种教与学的方式的改变也是施行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之一。
双语教学并不是单一局限于语言学习的范畴, 也不是一项简单的课程形态,课堂教授内容也不是以教给学生几个专业性英语单词作为最终目标, 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用英语的思维建构起一种学科性的知识体系和锻炼学生多方位思维和思考的能力。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专业学科教学主要以母语 ( 汉语) 作为教学语言,由此学生建立起来的是以母语为背景的知识结构、理解方式和思维体系。双语的学科教学开创了以双语 ( 以中英双语为主) 作为教学语言的授课和学习方式,双语教学不是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进行教学,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贯穿于学科之中,实现双语与相关学科的整合,最终实现一种教学系统的构建。在我国牢固的本土语言的背景下,运用双语进行一定的学科内容的教学,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教师的发展和教学改革都有很大的益处。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具体对双语教学采用混合式教育技术 ( BLENDING LEARNING ) 、网络学习 ( SPOC) 平台这种新的双语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设定对照班级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感受以及认知体验等方面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比较分析研究,得出更确切和深入的结论。
[参 考 文 献]
[1]彭玲,彭慧. 高校双语教学理论探讨及对教学实践的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 3) : 75.
[2]吴平. 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 中国大学教学,2007( 1) : 37 - 45.
[3]迈尔希 尔伯特. 课堂教学方法[M]. 冯晓春,金立成 ,译. 上海: 华东师范出版社,2011.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26/2018122604271122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