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环境专业研究生职业道德梳理及培养途径探究 ——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3 15:49: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首先对该专业研究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进行梳理,主要包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队协作、廉洁自律、严谨勤奋、服务和责任意识等。然后,从学校、导师和研究生3方面对职业道德培育的途径进行探究。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导师要挖掘职业道德教育的切入点,针对在科研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生要加强自我修养,并将职业道德元素融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关键词:环境专业研究生;职业道德;梳理;培养途径;探究

本文引用格式:刘倩,等.环境专业研究生职业道德梳理及培养途径探究——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96):43-45.

carding of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Exploration of cultivation Ways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of Environmental speciality

--Take shangha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U Qian,BAI Jian-feng,GU Wei-hua,ZHUANG Xu-ning,LI Ru-yan

(Shangha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re for WEEE Recycling,Shanghai Polytechnic University,Shanghai)

Abstract:Take the special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shanghai polytechnic University;firstly,the professional ethics of postgraduates were carded.The professional ethics mainly includes the observing law,the being honest and believable,the team cooperation,the probity and self-discipline,the rigorous and diligence plus the consciousness of service and responsibility.secondly,the cultivation ways of professional ethics were explored from the aspects of university,postgraduate tutors and postgraduates.The university should do a good the top-level design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The postgraduate tutors should excavate the breakthrough points of professional ethics to carry out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problems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postgraduates should strengthen self-cultivation,and integrate the eleme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to the daily study and life.

Key words:postgraduates of the environment specialty;professional ethics;Carding;Cultivation ways;exploration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稳定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意识等,其中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的基础[1]。随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职业道德的优劣已成为众多用人单位招聘的首要评价指标[2]。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更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做支撑。由于传统高校教育多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系统性职业道德培育的长期缺位,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目前高校毕业生存在就业难、错位就业及频繁跳槽等问题[3]。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高校正处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期,多沿用传统的培养模式,虽已意识到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但系统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管理机制尚未建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一所技术应用型高校,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毕业生未来的工作多与环保相关,其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的环保事业,因此,要尽快改善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本研究首先,对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所需职业道德进行了系统梳理,然后,从学校、导师和研究生3个层面对职业道德培育的途径进行探究。

一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职业道德梳理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点主要培养瞄准资源与环境产业需求,面向政府环保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围绕“城市矿产”资源化利用全生命周期,重点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环境监测与治理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4]。在培养方案中,对研究生毕业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进行了详细的规定[4]。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毕业生应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诚实守信,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勤奋,遵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适应能力,富有合作精神。《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通用标准(2018版)》第3部分职业规范要求毕业生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5]。本研究基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进行了系统梳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队协作、廉洁自律、严谨勤奋、服务和责任意识。

\

 
(一)遵纪守法

由于环境保护工作有很强的政策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性文件。为了毕业生在今后工作中能正确掌握并认真执行这些法规,必须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育。要求毕业生认真执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强监管执法,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不良现象。

(二)诚实守信

不弄虚作假,不隐瞒和歪曲事实,不编造数据,坚守学术道德规范;保守技术和商业秘密;不出借、出租个人有关资格证书,不以个人名义私自承接有关业务,不在本人未参编技术文件中署名。

(三)团队协作

环保事业不只靠环保工作者的努力,还需要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地区的通力合作,这就需要未来的环保工作者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廉洁自律

不受贿和行贿,不参加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活动;自觉维护所在单位及个人的职业形象,不从事不良社会活动。

(五)严谨勤奋

环保工作作为一门科学,需要未来的环保工作者发扬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具备良好的环境科学知识储备和科学素养,及时掌握国内外科技的前沿和动态,以帮助企业引进对环境影响小、消耗少、经济效益高的先进技术和装备。

(六)服务和责任意识[6]

作为未来环保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强烈意识,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热爱环保工作,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保护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置于地区、企业和个人利益之上,追求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二 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职业道德培养途径探究

目前,研究生教育多注重对职业技能的培养,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对职业道德的培养缺乏有效途径,下面将从学校、导师和研究生3个层面对职业道德培养途径进行探究。

(一)学校方面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树立全员、全程和全方位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做好顶层设计,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切实有效的职业道德培育途径。

1.完善研究生管理和评价制度,优化研究生培养制度,改变课程设置;
2.针对大多数研究生对环保工作缺乏了解的问题,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举办企业专家报告会和职场体验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多元企业文化,认识到作为环保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从而使学生完善自我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就业的核心竞争力[1,3]。
3.依托开设的课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校园活动等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3]。
4.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掌握职业技能、崇尚职业信用的应用型人才,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7]。

(二)导师方面

导师不仅是研究生科研方面的指导者,还是健康心理的引导者,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导师的监督和指导作用[8]。导师要从研究内容和研究过程中挖掘职业道德教育的切入点,以每周课题组会为抓手,针对学生在研究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适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1.将对研究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融入研究内容的分配及研究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导师在自己的研究生中根据研究内容相关性原则组建科研团队,每个队员负责研究课题的一部分,分工合作,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接受导师的监督和指导。这种做法不仅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9]。
2.在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前,要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包括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药品的安全使用,各种试验仪器的操作,实验室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等。将责任和规章意识的培养融入到实验室安全教育及整个科研周期中。
3.将对研究生诚信敬业、刻苦钻研能力的培养融入到研究生整个科研周期中。针对科学研究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以每周例会为抓手,导师要在技术上对其加以指导,在心理上进行疏导。
4.导师在良好的团队氛围的缔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导师在为科研团队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还应充分地支持和看重自己的研究生,为他们提供开放、轻松的环境,进而保证每个研究生都有良好的团队心理安全感,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5.导师要加强和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围绕当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课题项目等,定期举办学术沙龙活动,邀请相关专家开展讲座,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深入的交流,为学生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

(三)研究生方面

研究生作为教育主体,要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以适应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1.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因此,研究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从小事做起,积累善行,并巩固强化,以形成优良品德。
2.研究生要加强自我修养,严以律己,将职业道德元素融入日常生活中,养成团结协作、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
3.研究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在学习和生活中要省察克治。

\

 
三 结束语

未来环保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环保事业。职业道德的培育是一个渐进而复杂的过程。因此,应将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队协作、廉洁自律、严谨勤奋、服务和责任意识等职业道德元素融入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协同培育。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建立学校、导师和研究生的长效合作机制是提升应用型人才职业道德培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尹显明.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素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33):24-25.
[2]黄佳奇.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素养研究述评[J].当代体育科技,2017(15):170-171.
[3]孙泽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及其培育路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2):48-49.
[4]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级)[EB/OL].(2018-10-10)[2019-09-18].http://yjs.sspu.edu.cn/cxdt/52719.htm.
[5]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2018版)[EB/OL].(2018-10-10).[2019-09-18].http://www.ceeaa.org.cn/main!newsView4Simple.action?menuID=01010702&ID=100000607.
[6]本报评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推进环境保护——一论深入学习贯彻2017年全国环保工作会议精神[N].中国环境报,2017-01-16(001).
[7]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校介绍[EB/OL].(2019-4).[2019-09-18].http://www.sspu.edu.cn/hjgk/hjgc/41937.htm.
[8]刘彩红,龙晓英,时军.导师视角:如何发挥导师在药学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教书育人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8,(8):3~4,16.
[9]贾黎明.导师是老师,还是老板?——试论研究生导师的职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0):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6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