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析当前外语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培养途径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2-28 11:01: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分析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结合当前外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实际,分析了其成因,提出了加强外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以满足新时期国家和民族对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需求。

[关键词] 外语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 师德建设
\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 义 建 设 培 养 合 格 的 人 才, 关 键 在 教师。”[1]习近平同志指出:  “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2]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 中国的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是否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 这是习近平同志对新时期好教师提出的四个要求。然而纵观现状, 高校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与新时期与时俱进的社会文明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外语教师队伍因其性别、学历构成等特殊性,这种落差则比较突出和明显。

本文分析了当前外语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和成因,并结合当前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的特点, 提出了培养外语教师职业道德的途径,以满足国家和民族对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需求。

一、外语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遵循的道德准则和应该具备的思想品质。教师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和职业荣誉等八个要素,各要素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一个严谨的教师职业道德结构模式。”[3]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并结合长期以来对外语教师队伍的关注,笔者发现当前高校外语教师队伍师德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缺乏教书育人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感不高、职业技能没有提高、职业态度不够严谨、职业纪律意识不强、职业作风下降、职业荣誉感不强等。具体表现为: 上课念 PPT,课件内容几年不变; 电脑操作不熟练,教育技术技能跟不上,抗拒新兴智慧教学软件或平台,反对更换新教材; 受功利主义风气不良影响,片面追求科研教学成果, 忽视自身道德能力建设,职业荣誉感日渐下降; 女性教师因生育政策影响,请假现象增多,无视职业纪律; 职业作风下滑,学术造假、抄袭,缺乏学术创新能力等。

二、外语教师职业道德缺失原因

造成外语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欠缺的原因是多方位的,既有大环境、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外语教师队伍自身特殊性和教师个人因素。

( 一) 多元化思潮的冲击
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基本道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深刻变革的影响和冲击,人们不讲道义、不重品行的现象越来越多。随着高校越来越多地引进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进入高校,西方文化的一些东西就不可避免地渗透到国内教师队伍。加上教师是清贫行业,相比于金融、互联网等高收入群体,教师往往在和同学亲友的比较中心理失衡。时间一长,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滋长,必然动摇教书育人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一旦降低,职业作风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

( 二)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制度不完善
从小到大,学校里必修的一课就是思想政治课。即便到了高校,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重点对象也是在学生身上,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往往被忽视。相比较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明确的机制和制度保障,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则缺少明确的责任,工作运行不畅,机制缺失,思想政治教育缺少连续性, 浮于形式,空喊口号多,真正学习少。学习的形式不外乎传达文件或听听报告,枯燥乏味不说, 还严重影响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文件或报告的内容往往与教师实际情况脱节,解决不了教师的切身问题,因而很难受到教师的欢迎。高校在管理考核外语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能行为上缺少明确的师德标准和建设规范。在人事考核、薪酬分配方面并没有与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相挂钩,缺少对外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奖惩和约束机制。一旦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存在偏差也就不可避免了。

( 三) 教师队伍自身原因
现阶段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大量信息不断冲击人们的生活。社会各方面发生深刻变革,教育改革的大潮也在不断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外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工作内容繁杂,为了自身的职业发展不断拼命搞科研、揽项目、发论文,而忽略了自身思想政治建设和职业道德培养,有的甚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相比于理工科教师男性多、学历高等特点,外语教师则女性居多、学历偏低。女教师往往比男教师在家庭中投入的精力多,而在教学工作中投入的精力少。国家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后,外语教师师资力量出现严重短缺,课时增多,工作量加大,在岗教师苦不堪言,更加导致了教师无暇顾及自身职业道德建设。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教育技术的发展,智慧教学平台和数字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当代大学生已经不再欢迎课堂念 PPT 的传统教学模式, 外语教师不得不学习新的教学软件和平台,加上教材的定期更新,需要重新备课,教师压力更大。随着学生自主意识和权利意识越来越强,一旦对教师授课不满意就差评和投诉。可以说,当前外语教师承受着比任何时代都更大的心理压力。当生存和保饭碗都存在压力的时候,外语教师无力关注自身职业道德建设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外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途径

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培养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对中国教育成功改革更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外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需要从教育入手,需要制度保障,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

( 一) 师德建设需要从教育入手
人无常心,习以成性; 国无常俗,教则移风。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 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结底靠人才,靠教育。[2]要清醒认识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培养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对中国教育的成功改革尤为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教师道德教育的主题,融入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充分发挥师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抓细节抓具体,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推动师德风尚的形成。高校要加强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增强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在全社会良风正气的环境中树立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

( 二) 师德建设需要制度作保障
加强师德建设需要制度作保障。一是高校管理层要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职业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上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二是充分发挥师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在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上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三是建立健全师德管理激励机制,将师德建设与薪酬、绩效制度挂钩,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鼓励和约束。

( 三) 师德建设需要每个教师从自身做起
于每位教师而言,师德建设既是觉悟,也是义务。“师德的自我修养是在日常实践中进行的, 是琢磨修为的功夫。”[4] 因此,教师要自觉地把外在的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躬身实践, 做学生的表率。同时,教师也要明辨是非,敢于站出来批评违反师德规范的行为,守住底线,捍卫教育阵地。为人师表必须讲师德,只有言传身教,才能受人尊敬、琢玉成器。
\

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教师队伍道德建设,培养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外语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和成因,提出了培养外语教师职业道德的途径,以满足历史新时期国家和民族对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需求。

[参 考 文 献]

[1]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第 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108.
[2]习近平.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 / OL].
[3]李玮,李述刚. 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职业道德建设的发展现状及提升方法[J]. 科教导刊,2017( 6) .
[4]张森年.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养成———习近平的师德思想研究[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 1) .

《浅析当前外语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培养途径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28/20181228110231509.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49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