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骨科实习教学中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3 09:02: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临床实习作为学生向医生发展转变的关键阶段,使临床教学的关键构成。临床实习作为教育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学习掌握临床专业技能的关键方法,临床实习教学阶段,不但需对医学理论知识加以重点学习记忆,更应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做出有效的教育培养,而其教学效果与质量对学生未来实习与工作具有直接的影响。基于此,骨科实习教学教学,务必对临床思维能力的教育培养予以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良好发展。

关键词:骨科;实习教学;临床思维能力

本文引用格式:李宇晟,肖文峰.骨科实习教学中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3):136-137.

临床思维亦称作诊断思维,属于临床医生针对病患,通过病史采集、体检以及科学的辅助检查,根据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参考不同方面信息做出科学分析判断与准确鉴别的全部过程,同样属于对疾病一般规律应用至病患个体的全部思维过程。实习是学生成为医生的关键阶段,是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关键桥梁。因此,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缜密的临床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对成为医生过程中良好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与影响。实习教学阶段,教师通常对知识与临床经验的讲解与传授,对临床思维能力的教育培养存在一定的忽视。骨科专业存在专业性与实践性特点,教学内容较为复杂,实习教学时间相对较少,实习期间学生通常感觉较为困难,如何利用实习时间对理论与实践做出有机融合,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做出有效教育培养,成为教学的关键任务。因此,骨科实习教学阶段,务必重视对临床思维的有效渗透,贯穿实习的全程,从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

一 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临床思维能力是医生的基本素质标准


针对一名合格医生来讲,务必了解掌握对临床知识的灵活综合运用,涵盖医学、行为科学等知识内容,采取病史采集、体检以及科学的辅助检查,从而完成临床资料的整理,同时根据病患家庭与人文背景,将不同方面信息做出综合全面的分析与判断,以此产生诊断与处理的综合能力。临床方面,医疗水平同样与临床思维能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医生唯有科学缜密的临床思维能力,方可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稳定开展,确保医疗资源能够得到科学配置,避免不需要完成的检查,误诊误治与医疗资源的不必要浪费等情况,从而使临床确诊率以及治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1]。

(二)临床思维是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重要桥梁

医学作为存在经验性特点的重要学科,一般过程主要为感性至理性、理论至实践的不断循环的变化过程。教学之中做出的描述通常为疾病的典型代表性的形势,不过医疗实践阶段,面对的则是各不相同的真实病患,人与人彼此之间势必存在个体之间的区别与差异,相同疾病出现在各不相同病患个体上,同样可能产生相应的区别与差异情况,因此,临床思维成为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医疗实践紧密联系的重要桥梁。临床水平的不断提升,需要医学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为基础前提,充分体现出主观能动性,不断做出优化完善,从而对疾病做出正确充分认识,从而形成优秀的临床思维[2]。

\

 
二 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讲授式与启发式教学紧密结合


教学阶段,讲授式教学属于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系统科学的面向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确保授课内容保持前后相同,培养学生对疾病能够构建总体性的概念,不过对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教育培养存在相应的不足与问题,无法使学生思维得到良好的培养与启发。实习教学阶段,教师务必重视对学生思维做出有效启发,并加以科学正确引导,使学生对临床疾病做出学习与了解过程中,学会对基础理论知识做出灵活的运用,对疾病发生机制做出充分的学习与理解,以此对疾病的具体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法做出了解与掌握。比如,骨髓炎教学阶段,引导学生基于长骨解剖特点以及细菌感染的症状,对骨髓炎逐渐产生的过程中做出充分认识,根据外科学化学性感染的标准处理原则与骨骼结构具体特点,对骨髓炎治疗标准原则做出掌握与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3]。

(二)鼓励学生提问,培养独立思维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相关报告中明确指出,教师职责包含的知识传递内容已逐渐减少,更多的则是对思考的激励。此种观点在临床实习教学阶段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意义。临床医学所具备的特点,直接决定这临床思维存在实践性、创新性与开放性和批判性特点。临床思维能力的教育培养并非使是对全部学生思维进行固化,并集中到教材或是教师思维模式之中,而是教育培养满足临床医学规律与特点的思维模式、方法与习惯。教学实践阶段,教师应重视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对知识内容做出大胆提问,或表达自身的观点与看法,从而全体师生共同做出分析讨论与验证。关于病例讨论方面,按照实际病例存在的特点,通过提问、讨论等方法,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资助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对学生讨论、提问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秀一面做出充分的鼓励与肯定,同时加以科学正确引导,使其做出深入分析,在教学阶段始终具备活跃积极的思维,不但使学习与记忆更加深刻,同时对临床实践与知识理论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做出认识与了解[4]。

(三)重视素质教育的培养

素质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焦点,已然变成教育教学的关键内容,素质教育重视对综合素养的教育培养。针对临床思维能力的教育培养而言,素质教学同样非常关键。科学缜密的临床思维不但同医学知识紧密相连,同社会、生活与人文知识和综合素养同样息息相关。骨科实习教学阶段,根据教学内容与计划的特点,教师需重视对医学史、医学理论学与辩证法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渗透。比如,对骨折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讨论阶段,对骨折治疗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变化发展历史做出介绍;对骨内瘤治疗方案进行讨论阶段,引导学生通过各不相同角度与学科方面对问题做出仔细考虑,指导学生实现从疾病向着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认识做出有效转变,使学生初步建立起临床思维习惯。对疾病临床症状与诊断治疗进行讨论阶段,引导学生通过辩证与发展的思想观点对疾病做出了解,掌握临床思维中疾病一般性同病人个体性相互统一的特点。通过以上内容的结合运用,使教学内容得到充实与丰富,使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使学生视野得到拓展与开阔,使学生思维得到教育培养,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教育培养提供可靠保障[5]。

(四)骨科及相关学科基本功训练

临床思维需对临床资料做出有效掌握的前提下,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辨别等,因此,对临床证据做出全面搜集整理限制非常关键。基于此,教学阶段,需培养学生摆正思想,认识到基本功的重要性,打下扎实基础。骨科学存在专业性特点,学生学习会觉得困难,因此务必重视强化训练,同时教师需耐心做出指导与示范,特别是根据典型代表性疾病与病理的讲授,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需对直腿抬高试验的产生与原理做出讲授,根据局部解剖做出具体讲解,指导学生做出理解与掌握并加以科学运用。

(五)教学查房与病例讨论

基于某种层面而言,病患可以比看作是生动形象的教科书,教学查房则属于开启书籍所需的演示,同样成为教育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关键方法。开展教学查房,教师根据实际病患对书本知识介绍的典型病理做出具体讲解。针对骨科病患,教师需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病史采集与体检之外,还应对体检等做出综合讲解,同时对相关知识节点做出提问,同学生做出有效互动,使学生产生良好的积极性,实现了解并掌握临床思维主线,对学生分析思考能力做出有效的教育培养。

针对典型病例,可运用病例讨论的方法,对教学效果做出增强与巩固。教师应按照教学任务,设计合理的问题,指导实习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与书籍等,做出分析讨论,按照相关的临床数据做出正确诊断,鼓励学生对疾病症状与鉴别诊断做出进一步的探讨,从而设计治疗方案,并对疾病诊治做出评估。

三 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思维能力的教育培养是骨科临床实习的关键内容,同时贯穿临床教学的全程,在日常工作的不同方面据有所体现,并在临床实习教学阶段,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做出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基于临床教学应用效果做出分析,获得教师与学生一致的认可与可定,不过开展教育教学阶段,还需重视采取深入的分析研究,同时加强归纳整理与优化完善。

\

 
参考文献

[1]姚运峰,薛晨曦,荆珏华.浅谈骨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安徽医药,2016,20(7):1415-1417.
[2]孙国梁,周瑜博,王磊.骨科实习生动手及临床思维诸能力培养的思考[J].新疆中医药,2015,33(5):65-66.
[3] 鄢承元,赖大伟,田智勇,等.PBL教学法在骨科教学中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10):43-43.
[4]刘铁,苏庆军,康南,等.谈骨科临床实习生临床思维的培养[J].中国病案,2013(1):66-67.
[5]张学东,王雪飞.骨科临床实习教学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06):84-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6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