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职课程考核改革实践与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29 16:57: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对比改革前与改革后的课程考核标准,介绍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课程考核的组成与具体实施,分析了改革后课程考核的优点,并对课程考核方式中各项成绩权重值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了课程考核的其他途径,为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课程考核;平时成绩;过程考核;操作考核

本文引用格式:邓妹纯.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职课程考核改革实践与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78):23-24,49.

一改革前考核方式及弊端

(一)考核标准


一直以来,大多数课程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加理论考核成绩,两者之间按一定的权重进行成绩评定,其权重值由任课老师自行拟定。表1为我院在改革前《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考核标准。


\
 


(二)考核方式的弊端

1.平时成绩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过程,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每两个星期一次作业与全期仅五次左右的实验,并不能说明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尤其是合作与规划方面,全凭任课老师的主观判断。

2.粗线条的考核标准,催生了一批机会主义者。部分学生坐教室整天玩手机,只需抄袭作业与实验报告如数上交,即可以获得较好的平时成绩。粗放的考核标准,极大程度地被学生占空子,弄虚作假,套取平时成绩高分,造成理论成绩远低于及格分也能获得不错的总评成绩。

3.低标准平时成绩,整体上降低了课程合格标准。表面上,学生成绩合格率普遍提高了,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并没有提高,实质上是降低了课程合格标准。

4.教师自动调整平时成绩的空间大,给求人情、打招呼、掺水分留下后门,间接助长了不良的学风。

二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实践

高度发达的网络信息时代,推动着教育教学的变革。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为课程考核多元化的实现提供了舞台。

(一)改革后课程考核标准

基于网格教学平台的课程考核包含三个部分,过程考核、操作考核与综合考核。三者相结合,按一定的权重计算其最终成绩,突出了平时学习过程与动手操作能力。网络教学平台,为过程考核方式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更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改革后的课程考核标准如表2所示。

\


(二)课程考核具体实施

1.过程考核,包含课前预习、课中测验与互动、课后作业等。

2.操作考核,包含口试、报告填写、动手操作。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抽测式,即在全期所有实验中随机抽取一到两个内容,对学生进行单独考核,计单次考核成绩。另一种形式为即学即考,即每次实验后对学生进行单独考核,取全部考核成绩的平均分。

3.综合考核,考核的三个部分,其难度为三个层次递进。过程考核只需学生认真对待该门课程,按老师要求完成既定任务即可,难度小,是知识点的学习过程[1-3]。操作考核包含安全意识、工具使用、基本操作规程、基本定理定律应用等内容,是对知识点的应用,较过程考核难度上升一层次。综合考核是对课程所学习内容全面的整合与提升,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难度最大的一部分。

(三)课程考核改革后的优势与效果

对比改革前后课程考核标准,改革后的考核标准降低了考勤的权重值,细化了平时学习过程,强调了动手能力考核,综合考核难度适当增大[2-4]。由于智能统计的即时性、即视性,改革后的考核标准有以下优点。

1.过程考核成绩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前预习、课中随堂测验与互动、课后作业,系统全过程自动跟踪,成绩的评定是客观的,无主观因素,公正透明。

2.细致的过程管理,使学生可钻的漏洞越来越少。从实施的两个学期看来,学生必须付出相应的努力才能获得过程考核好成绩。

3.细化的过程考核与与组卷考核方式,提高了课程合格标准。实施改革后,学生成绩合格率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更扎实了。

4.增加了动手操作考核环节,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训练,更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5.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与主动学习惯的养成。

6.教师不再凭主观干预成绩评定,堵了掺水分的后门。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起到以考促学的作用。

从统计数据看,课程总评成绩与过程考核、操作考核、综合考核成绩大概率呈正比关系,即平时认真学习,努力上进,综合考核成绩就好,成绩总评就高;相反,过程考核成绩较低,综合考核成绩就差,成绩总评就低。极小概率出现过程考核成绩较好而综合考核成绩较差的情况,基本不出现过程考核成绩很低而综合考核成绩很高的情况,考核标准相对科学合理。

三 关于课程考核的探讨

(一)过程考核、操作考核与综合考核的权重值


实现多元化的课程考核,将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知识运用及综合能力。[6]从考核标准来看,各项考核成绩的权重值,直接影响课程综合评价结果。所以如何做到科学合理地评价,权重值就值得探讨。从实际情况看,综合考核在一定范围内权重值越大,越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当综合考核权重值小时,学生成绩合格率普遍提高,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鼓励作用明显。

(二)证书考核方式

信息时代,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时空与途径。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课程考核途径将不再由学校单方面承担。2019年教育部启动了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改革,高职学生应获得相应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5]。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经平台考核获得合格证书,直接认定成绩合格。凡参与地区、省级、国家级竞赛项目,以获奖证书为凭证,直接认定该门课程成绩为合格、良好或优秀。

四 结束语

高职教育以高素质与高技能为培养宗旨,如何在课程考核标准中体现“双高”,是课程考核标准多元化的意义所在。合理的考核标准,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指引方向;科学的考核制度,为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提供保障。

\

 
参考文献

[1]李洪均,胡伟.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实践课程建设与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配.2019,(04):129-131.
[2]李梅.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6,6(16):4-5.
[3]李秀娜,吴伟.《机械制图》课程考试改革研究[J].南方农机.2019,(9):217.
[4]蔡新红,王洪坤,岑红蕾.工程教育背景下电路课程改革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3(12):43-44.
[5]崔业军.双元制模式下高职《机械传动机构》课程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6,6(5):26-28.
[6]徐淑英.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4(32):244-2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64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