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地方高校越来越重视对于人才的培养,而地方高校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也被提上日程,学生干部培养的好坏也关乎着学校培养人才的能力,要做好地方高校的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地方高校的学生干部起到连接学校、教师和学生们之间的桥梁作用,对于学生而言,干部能够代表学生们,是学生们的代表,而对于学校和教师干部更能把学校和教师布置的任务,学校的政策更好地传达下去,还能及时地做一些思想想不通的学生的工作,调节学生之间的关系,所以,培养好的学生干部刻不容缓。社会在发展和前进的过程中需要大批的拥有较高觉悟的,个人能力突出的,思想进步的,身心素质好的学生干部。通过自身的人际关系,突出的个人能力,临时的决策能力,处理好学校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因此学校要搞好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人才
本文引用格式:丁洁.浅谈如何构建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方式[J].教育现代化,2019,6(82):186-188.
当代大学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的思想、性格也有多种多样的发展,地方高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也出现了新难题,而地方高校中学生干部的位置能很好的协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校,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有利于学校的发展。然而,现阶段的学生干部缺少培养机制,只是存在于形式,学校也并没有很好的措施来培养学生干部的方法,而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好坏也关乎着学校的能力体现,所以要针对学生干部存在的问题有特色的进行培养,对学校、教师、学生都有重大的意义。
一 培养地方高校学生干部的意义
(一)提高地方高校的工作效率
在当今学生的家庭、性格、思想都不尽相同,对于学校来说想要及时地与学生沟通,真正地理解学生的想法实属不易,并且学校会有一些规章制度,和学校的一些特殊政策,由于和学生的交流沟通比较困难,但是如果有学生干部一对多,甚至一对一地和学生们交流就能让学生们很好地理解学校的一些政策和规定,对于学校而言大大地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并且有一些不好沟通的学生由同龄的学生交流也会更容易一些。
(二)学生干部强化师生关系,疏导师生关系的桥梁作用
在学校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干部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大幸事,许多的教师都会把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学生的专业课上,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往往疏忽其教育,同时学校的管理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思想问题交流的时候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同时也受到身份的制约,而学生干部的出现解决了这类问题,不但思想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同时还能了解到学生的心声,更有利于学校长远的发展,还有教师在管理上不能24小时全方位的和学生在一起,如果有突发情况,有学生干部的处理可以让事件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三)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干部发挥着基层的组织工作
在地方高校,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式离不开学生干部的组织形成集体、团体的形式的。而这些形式的组织者也就是学校的各级党团组织,班级组织,社团组织在积极的发挥作用,能够把广大的学生统一的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团结向上有正能量的集体,实践证明,地方高校展开精神文明建设、紧抓各项规章制度、学校的各种活动的组织,如果没有学生干部的组织,领导的积极参加,不能够有持久而有效的程度。地方高校的学生干部也是在承担了学校的一些管理和教育的工作,同时也是做人做事的综合性实践的内容。在学生干部进行组织、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奉献服务,锻炼自我
学生作为学生干部的同时会不断地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对于学生本身能够积累下许多的人际交往经验。而且对于学生的团体意识的提高卓有成效,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在和学生和教师的交流过程中会遇上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对于干部的临场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是有所帮助的,同时学生干部对于学生和教师之间起到的作用也是服务作用,对教师服务,为更多的学生服务,时时为大家着想,事事为大家争取,竭尽全力地解决教师和学生们的问题,积极努力地为集体服务。
二 当下学生干部在地方高校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和工作混为一谈
有一些学生干部会把学习和工作弄的混淆了,对于工作上的事情更上心从而忽视了学生来到学校还是要以学习为重,不能占用学习的时间处理工作上面的事情,甚至有的干部会出现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甚至有的科目不及格,对于学生在学生中建立威信会大打折扣,对于自身今后的学习事业发展非常不利的,这样很难适宜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有些干部更加地注重学习,忽视了学生干部的工作内容,学校需要的是二者兼优的干部。
(二)思想认识不到位
当下,有一些学生干部受到社会,家庭的影响,在从事学生领导的过程中只想能够从中捞取好处,甚至有一些学生利用自己的职权,在服务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时候,给其他的学生设卡,从中谋取利益。没有替广大的学生考虑,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学生和教师。还有的学生干部会认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高人一等,可以随意地指挥他人,自以为是,没有做好干部工作,思想觉悟有待加强,背离了团结人民群众的意识。
(三)心理承受能力差
学生干部一直都是在其他人羡慕和佩服的目光下生活,一直以“小官员”自居,从而自大,自满,自己的能力好像要高上别人好几倍,当真正遇见问题,把问题应该解决看做是理所当然,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没有方法调节自身的心态,受不了挫折打击,受到一次打击就一蹶不振,觉得自己不应该失败,没有客观地把自己放在正确的位置看待问题。从而丧失自信心,凡事都会否定自己。
(四)干部培养机制的缺失
地方高校现在的干部培养只是以一时之需而对学生进行所谓的培训,没有制定长远的规划,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只是临时有用临时进行培训,不仅费时费力,同时给学生干部也会带来一些影响,而且学校的干部管理的教育工作能力有限,即使培养出来的干部也不一定能够长久地胜任其工作,管理人员对于学生干部的能力培养上没有明确的方案,同时,学生干部在进行工作时同样是没有章法,会将简单的工作复杂化,所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培训队伍是势在必得的。
(五)个人素质较低
有的个别干部,凭借自己是干部身份,平日里也是骄横跋扈,个人素质较低,而且在学校和教师布置任务和传达命令上,会凭借自身的权利私自更改其任务内容,对待学生,教师表里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觉得自己不获取到利益总觉得不舒服,不能很好地团结同学,在任职期间造成一系列的问题而不能及时解决,存在这种学生干部也是学生们的不幸,也是学校的不幸。
(六)责任意识低下
一些学生干部不能够主动地执行任务发挥起作用,要在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督促下进行工作任务,一旦没有人的督促就不作为,而且即使进行任务的执行也不能把任务贯彻落实,都是草草了事,以敷衍的态度进行工作,没有做到以身作则,把干部的身份全然不顾,做事喜欢拖拉,推诿事情,有关也自身责任的时候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责任全部推卸出去。没有把其他学生的利益放在眼中,集体意识缺失,不能及时地发现身上的不足,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慵懒,缺乏主动性。
(七)个人能力的不足,创新能力差
新的干部上任都是由一些老干部或者导员进行交接,而工作的能容和模式过于固定化,导致新干部在上任的时候按部就班地进行工作,完全按照导员或者其他干部的思想进行工作,在工作中缺少自我的思想意识,一些不适合自己开展的模式,形式都要硬上,在工作中不能做到得心应手,不能够很好地服务教师和学生,这样的学生缺乏主观的判断能力,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不能够透彻地把任务通过自己的想法执行,因此,不利于对整个学生干部工作的顺利进行,不能保证其工作质量。
三 构建学生干部的培养方法
(一)对于思想教育的提升
思想觉悟的提高会使干部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事半功倍,而且还能够得到教师的赏识同学们的赞许,其培养的方式就是要理论结合实践,多通过一些案例分析,透彻地把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成为学生干部思想觉悟的高低也是其任职的重要评判标准。学校针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要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其高尚的品质,道德情操,结合着学校的规章制度,校容校貌,校风校纪合理的规划学生干部的培养问题,系统全面的管理理论,通过沟通式的讲解对学生的思想上进行扶正,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拓展。思想也是一切工作的动力,在进行培养学生干部的同时要多多地教给学生一些处事的思路,不要单单地把方法教给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的分析,从思想上出发,让学生在其思想方面的能力有质的飞跃。
(二)完善培训机制
学校一直以来都是缺少对于学生干部培养的机制和结构,所谓的培训只不过是在执行任务前的沟通,没有长远的规划,而培养学生干部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了,学校必须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对待学生干部的培养问题上。首先,要有长期的规划,要有配套的师资力量,聘请一些懂管理的人员对于学生的培训工作要抓落实,不能停留在表面意识上,学校要对干部的培养工作由培训教师撰写培训教材,因材施教,因工作性质,工作能力的不同划分几个区域由不同的教师,或不同内容的教育形式进行教育工作。其次,鼓励学生可以多到图书馆等场所用业余的时间来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再次,鼓励学生可以参加一些社会上组织的干部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活动,例如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进行的培训,多参加有利于自身能力的提升。
(三)个人能力的培养
有了思想教育做指引方向,为我们的实践能力做好基础,管理人员应多给学生干部权力,让其能够自主发挥其才能,并且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地走向成熟,让学生干部能够有自主判断能力,能够自主地组织关于学生管理方面的活动,展开对于学生相互探讨的会议,在了解工作思想后,通过自身的理解传达学校的管理工作,在体谅学校的同时能够积极地跟学生做思想工作,从而团结学校和学生,学生干部在执行任务的同时担任了监管的角色,让许多的同学处于约束的范围之内,对于自身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好的提高作用。同时多多利用学校资源,学校的培训机构会定时地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做评定,并根据评定而实施教育措施,提升学生的交往能力,不单单要抓学生干部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心理承压能力要做积极的应对措施,不能一味地培养其工作能力,要对心理承受能力加以训练,让学生能够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和人物,所以对于提升学生心理压力要理论结合实际在不断的工作中心理承压能力会不断的提升,使其不但能胜任学生干部职务,同样在未来的社会中也能在社会上发光发热。
四结束语
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的提升对于学校的各项工作的积极开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正向的发展学生干部能力的前提下,学校的教务工作和生活各项工作都能够有序的进行,而且学生干部的能力提升对于个人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吴垚,吴丽芳,张见.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建立及优化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281.
[2]郭莹.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培养问题研究[J].文存阅刊,2018(9):27-27.
[3]吕玉.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探索——评《从岗位胜任到绩效卓越》[J].新闻与写作,2018(02):121.
[4]林丽蓉,赖丽君.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思考与实践——融合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46-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