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在内科的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中从我市某三级综合医院内科选择60名实习生进行研究,全部实习生均在2018年的01月份-12月份这个阶段入选,采取数字编号的方式分组,偶数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教学方式,奇数观察组采取目标教学方法,对比两组实习生带教效果。结果:在采取不同教学方法之后,对照组护理综合能力评分在71分上下浮动,观察组则都在85分以上,经过计算发现T分别是14.5275、13.8472、16.2843,P=0.0000、0.0000、0.0000,P值都<0.05;对照组经过计算可得对照组掌握率为70.00%,观察组计算可得观察组对于护理知识掌握率是93.33%,经过统计计算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的X2为6.4825,P值=0.0027,P<0.05。结论:在内科的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教学方法能够使得护生充分掌握护理知识,提高自身综合护理能力,可推广。
关键词:目标教学;内科护理;带教
本文引用格式:袁颖.目标教学在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83):150-151.
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实习属于护生实际问题处理以及分析能力得以提高的一种关键方式。内科教学内容比较复杂,在临床带教时,采取常规教学方式,有综合知识没有充分利用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等问题,与临床护理工作所需不符[1]。而目标教学方法属于当下临床带教之中一种常用方式,该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积极性、兴趣充分带动起来,核心是教学目标,中心与护生,主导为临床教师,该教学模式在护生临床问题处理能力培养上意义重大。文章从我市某三级综合医院内科选择60名实习生进行研究,全部实习生均在2018年的01月份-12月份这个阶段入选,探讨了在内科的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教学方法的效果,报告如下。
一 资料、方法
(一)资料
此次研究中从我市某三级综合医院内科选择60名实习生进行研究,全部实习生均在2018年的01月份-12月份这个阶段入选,采取数字编号的方式分组,偶数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教学方式,奇数观察组采取目标教学方法。在对照组的实习生中,男与女实习生分别是1名与29名;年龄处于18-24阶段,年龄中位数(21.04±0.64);本科、专科与中专分别是10名、15名与5名。在观察组的实习生中,男与女实习生分别是2名与27名;年龄处于18-25阶段,年龄中位数(21.04±0.39);本科、专科与中专分别是11名、15名与4名。全部实习生在进行具体实验研究之前,对实习生基本资料实施统计分析,计算得出P值在0.05以上,可比。
(二)方法
传统带教模式主要开展在对照组中,具体实施的方法是通过带教大纲基本教学内容,同时结合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开展实际案例讲解,对基本疾病护理常识了解清楚。
目标教学模式应用于观察组中时,具体护理步骤有:
①了解科室内的具体环境情况,掌握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程序以及医院对感染做出的相关知识规定,提前做好临床护理准备;依照带教教师指导,准确记录好实习生测量的标本收集、生命体征以及晨晚间的护理信息。②掌握科室内的相关疾病知识,对临床常见疾病的表现要清楚,定期培训护理实习生对常见疾病和基本技术的操作以及常规的内科护理,确保护理实习生在遇到常规病情和药物配置时能够正确使用方法。③建立个体护理带教检测室,结合个体案件进行分析和研究,进一步强化护理实习生对疾病护理知识的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需要护理实习生采用合理的方法应用技巧有效的引导患者了解,正确书写护理文书。④加强培训考核力度,根据带教质量和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反应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另外,在每次晨会中提出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让护理实习生养成自主积极的学习习惯,既能够强化科室的教学内容,又能够提升护理实习生的学习能力。
(三)观察的指标
对两组实习生具体护理知识的掌握能力进行评估,完全掌握:实习生可以充分掌握内科护理知识,可以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掌握:实习生可以给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能够在教师带领下配合护理工作;没有掌握:实习生不知道内科护理工作如何开展。
采取实习生护理综合能力量表[2]评估操作能力、病历的数学能力以及理论能力等情况,此次评分的每项内容满分是100分,分值高低实习生能力为正相关的关系。
(四)统计的方法
本次研究在进行试验之后采取统计学软件,即SPSS23.0对实习生各项能力评估数据进行统计,实习生护理知识掌握情况采取%表示,检验则是选择卡方检验;实习生对操作能力、病历的数学能力以及理论能力采取(x±s)的表达式进行表示,检验选择T检验,卡方/T值大小与P值之间为反相关关系,经过计算之后如果P值<0.05,说明数据统计存在差异。
二 结果
(一)对比两组护理知识掌握情况
本次研究中采取完全掌握、掌握与没有掌握三个指标评估实习生对于护理知识掌握的情况,其中对照组完全掌握以及掌握人数分别是10名与11名,没有掌握的实习生有9名,经过计算可得对照组掌握率为70.00%;观察组完全掌握与掌握实习生分别是20名与18名,没有掌握的实习生有2名,计算可得观察组对于护理知识掌握率是93.33%,经过统计计算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的X2为6.4825,P值=0.0027,P<0.05,说明两组实习生在护理知识掌握方面有显著的差异。
(二)对比两组实习生护理综合能力
经过试验发现教学之前,两组实习生操作能力、理论能力与病历书写的能力都在60分上下浮动,经过计算发现T分别是0.8467、0.8975、0.6782,P=0.7582、0.7124、0.9874,可见P都>0.05,两组实习生护理综合能力对比差异不够显著;在采取不同教学方法之后,对照组护理综合能力评分在71分上下浮动,观察组则都在85分以上,经过计算发现T分别是14.5275、13.8472、16.2843,P=0.0000、0.0000、0.0000,P值都<0.05,可见两组护理综合能力对比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见下表。
三 讨论
有研究[3]表明护理实习生通过实施临床带教不仅能够增强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护理实习生对临床护理知识的掌握好和了解。护理实习生在采取传统带教模式进行疾病护理,在实际操作能力和对基本护理理论知识虽然能够有效掌握,但是由于部分护理实习生对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性的了解不到位,容易造成实际临床应用能力缺乏,护理实习生在与患者面对面沟通与交流时心理因素差。所以,采用阶段性目标教学模式来强化和提升护理实习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带教整体的效果。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护理实习生只有在通过实际临床实习,才能够有效地掌握和了解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同时临床实习能够方便教师认清护理实习生是否合适护理工作。所以,带教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授护理实习生各种有关护理价值的知识,不仅培养护理实习生的技术能力还要提升护理实习生的职业素质,因此,通过实施目标教学法,将教学目标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培养护理实习生护理知识与护理技能。
第一阶段:加强护理实习生科室内环境的了解,同时对医院规章制度以及相关疾病的护理知识进行掌握等;第二阶段:开展实际带教工作,结合常规护理知识和技术操作规程,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三阶段:做好所有的护理项目,制定规范护理查房规章,并归纳和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第四阶段: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让学生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分阶段目标教学模式与传统带教模式相比,前者不仅在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方面优良,而且对护理实习生掌握知识、熟写病历以及了解基本护理理论能力非常有效[4]。通过本次研究表明,在采取不同教学方法之后,对照组护理综合能力评分在71分上下浮动,观察组则都在85分以上,经过计算发现T分别是14.5275、13.8472、16.2843,P=0.0000、0.0000、0.0000,P值都<0.05,可见两组护理综合能力对比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对照组经过计算可得对照组掌握率为70.00%,观察组计算可得观察组对于护理知识掌握率是93.33%,经过统计计算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的X2为6.4825,P值=0.0027,P<0.05。
综上,在内科的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护生掌握内科护理知识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可以将护生护理能力加强,可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四军.基于情景模拟的目标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9,21(1):93-96.
[2]李昱洁,周婷,张建瑜,等.PBL结合L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规培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5):2316-2317.
[3]梁春光,李思思,安辉,等.《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目标的SIMPP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8):757-760.
[4]魏红艳,史春英,于俊娟.师生共设目标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06):19+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