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职业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与路径建构论文

发布时间:2021-01-23 11:12: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研究中发现,现阶段职业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足,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体系,加之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使得传统文化教育逐渐边缘化,最终也就影响到了学生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针对职业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与路径进行了简要阐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院校;传统文化;教育;价值诉求;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杨尊东.职业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与路径建构[J].教育现代化,2019,6(83):295-296+30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使得文化走出去与引进来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也使得拜金主义、极端主义等思想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出了不利的影响。加之一些职业院校中的学生在辨别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很容易出现文化迷失问题,最终也就影响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 职业院校传统文化的价值诉求

(一)做好改革与发展


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重点,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育改革快速发展的今天,就要做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认识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与其他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在不断加深,所以在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中很容易受到国际教育思想的影响,如“国粹论”与“全盘西化论”就是最为典型的。不论是哪一个国家,其文化心理结构都是建立在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基础上的,同时也是随着社会与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从民族心理文化来说,不仅具备了不变性与永恒性特点,同时也具备了创新性与可变性特点。所以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中就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出发,做好教育创新工作[1]。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其文化影响力也是相对较大的。因此在教育中就要做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借助传统文化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如在儒家思想中主要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才能积极开展本职工作,树立起良好的生态态度,参与到国家建设与发展中去。所以在职业教育中就要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连贯性与统一性,借助儒家文化的教育思想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2]。

(二)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

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我国学校教育中的重点,就要做好创新教育工作,以此来实现发展目标。第一,借助传统文化来做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现阶段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重点环节之一,其中涉及建筑物、宣传片、校园风格等内容。作为展现校园风采的门面,校园物质文化对展现校园精神与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有着可识别性的特点,能够实现引导与教育学生的目标。所以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就要做好教育工作,将学生带入到积极的发展方向中。在我国古代,孔子认为物质文化建设对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一直主张优化教育环境;在现代建设中,则要从弘扬传统文化元素出发,借助物质文化教育等来宣传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中的是精髓。如在学校中就可以借助宣传栏等来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做好物质文化建设工作,使用学生能够听得见、看得见的方式来刺激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3]。第二,传统文化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精神所在,有着独特的魅力与影响力。所以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就要从中国主流文化宣传出发,正确认识到自身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影响力,借助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人格与品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注重“仁”这一思想,同时也要求人们要保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面对成功时要保持严谨的态度,在面对失败时也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放弃。所以在教育中就要做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一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就要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自己的情绪变化,借助有效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诚信观念与爱国情怀。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虽然在现阶段发展中许多传统观念已经逐渐淡化,但是在新时代的发展下,还是要从具体问题出发,做好具体分析工作,帮助学生保持正确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中去,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4]。第三,传统文化对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影响。可以说校园行为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行为上。作为学校中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文化程度代表了学校的精神文化程度与教学水平。所以在教育中就要从教师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贯彻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来规范自身的言行,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养,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基础上来规范具体行为。可以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传统文化对教师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就要约束自身的行为,在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基础上来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实现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5]。

\

 
二 职业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一)更新思想观念


在职业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就要从具体的教育框架与结构出发,发挥出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在做好学生教育指导的基础上来将学生培养成为技能型人才,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职业院校中就要从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出发,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在找准教育方向的基础上来保证教育的针对性,明确学生工作的迁移性特点,发挥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所以在职业院校中就要端正教育态度,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做好知识、智力与能力教育,关注学生的人格培养。在未来发展中还要从培养学生的情绪出发,提升学生的自我控制与约束能力,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让学生对社会产生出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去。因此在教育中就要从中华传统文化出发,在树立起正确民族信仰的基础上来做好文化教育,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只有及时更新思想观念,才能更好开展文化教育,才能实现传承传统文化目标。所以在教育中职业院校就要从具体环节出发,做好教育责任划分工作,同时还要引入“工匠精神”教育,确保教育的有效开展[6]。

(二)完善人文课程体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在职业院校中就要从做好人文课程体系建设出发,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升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度。所以说在教育中就要积极开展德行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待人处事方法,明确基本的伦理道德,提升自身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人文课程体系教育中就要为学生营造出浓郁的课堂氛围,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言行进行有效指导,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开展公共基础教育时,就要从明确教育目标出发,培养学生的修养与道德素养,确保人文素养教育的针对性。为了延伸学生的知识层次与视野就要增加《弟子规》、四书五经等内容,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正确认识传统文化。通过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不仅可以延伸学生的知识层次,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以在职业教育中就要做好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帮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中修身的要求。在潜移默化的教育模式下,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言行,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就业与发展需求。在开展专业教育时就要从加强专业课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融合上出发,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就要从“工匠精神”出发,做好教育创新工作,延伸学生的知识层面,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层次,锻炼学生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在这一背景下,专业教师就要做好学生教育指导,在原有的教育内容基础上来引入与人文素养教育相关的内容,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将传统文化与学生专业课程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可以保持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7]。

(三)开展社会实践教育

在职业教育中,就要从学生活动出发,展现出传统教育的优势,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想要训练学生的思维,就要从学生专业特点出发,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专业职场人员,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同时也要具备独立的品格与能力,这样才能正确面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在独立思考与判断中解决问题。所以想要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同时也要做好专业教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在教育中就要从传统文化熏陶教育出发,组织学生参与到校内外活动中去,确保学生能够主动的接触社会,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对于校园实践活动来讲,就要从专业人才培养出发,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结合不同的分工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规范学生的礼仪态度。通过开展科学文化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展现出校园活动的人文情怀,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操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专业教育中就要从帮助学生掌握工作技能触发,将学生带入到实习实训中去,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上来养成严谨的态度,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在开展校园实践活动时就要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出发,掌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与兴趣,不仅要将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同时也要保证教学的多元化,确保学生能够深入接触传统文化。如在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辩论赛、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宣讲活动等,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确保活动的文化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吸引学生目光的基础上来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如在教育中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接触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发展方向,提升对社会的认识。在安排暑期社会实践时就要选择有针对性的传统文化内容,借助戏曲。民俗等来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8]。

(四)做好校园文化体系建设

在职业学校中就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出发,贯彻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在做好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来营造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引入国学思想,积极开展国学教育活动,在提升校园文化吸引力的同时来发挥出教育作用。在正式教学前就可以借助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开展国学教育,组织学生对国学经典进行诵读,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实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标。如在教育中就可以引入《弟子规》等内容,由于这些知识点是学生以前所接触过的,所以也就可以进行引导教育,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知识,借助潜移默化的教育习惯来指导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这一目标。在开展主题班会时,就要从传统文化教育特点出发,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来组织学生学习,借助学生所喜欢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内容。在开展主题班会以外,教师还要与学生一起制定班训,借助鼓励性的话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在职业教育中就要从学生特点出发,做好传统文化引入工作,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学习过程中还要从引导学生掌握工作发展方向入手,确保教育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因此在发展中就要从做好学生培养工作出发,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与能力,同时还要明确现阶段传统文化教育价值诉求,落实教育目标,提高教育质量。

\

 
参考文献

[1]曹勇.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与路径建构[J].中国校外教育,2018(04):9.
[2]张翠.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及其实施途径[J].沧桑,2014(04):172-174.
[3]马莉莉.职业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9):4+6.
[4]刘玲.论职业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J].职业技术,2010(05):32.
[5]郑小龙.传统文化视角下职业院校教育管理浅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0):36-37.
[6]于博文.对职业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8(01):25-26+1.
[7]曹荣.职业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J].交通职业教育,2013(01):43-45.
[8]沙聪颖,张兰.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9(02):161-1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75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