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近年来,职业院校正着眼于全面施行自身的品牌化建设,其中涉及到多种多样的院校建设途径。 经过长期演变,职业院校现阶段已经有了较为健全的品牌化建设举措。但从整体上来看,仍然缺乏与之相适应的品牌化建设途径,因此很可能影 响到职业院校创新发展和自身实力的优化提升。 针对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职业院校应当将自身的关注点全面转向品牌化建设,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求可行性的品牌建设途径。
【关键词】职业院校 品牌化建设 具体途径
进入新时代后,职业院校正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亟待着眼于转变当前现有的院校建设模式。 品牌化建设的侧重点在于全面关注职业院校所处的当前竞争趋势,在此前提下突 显院校独有的品牌,并且致力于提升职业院校拥有的综合性 竞争实力。 因此可以得知,品牌化建设涉及到的关键举措应当包含培育特色人才、探求差异化发展路径以及服务于该区 域的各个行业建设等。 职业院校只有做到了上述的优化与改进,才能巩固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地位,突显职业院校在现阶段表现出来的独特办学优势。
一、品牌化建设对职业院校的重要价值
从基本特征来讲,教育品牌指的是院校依托自身独有的 教育优势来创建品牌,进而显著提升院校自身目前具备的吸 引力以及感染力, 在此前提下全面优化整体上的办学实效。在现阶段中, 职业院校正在逐渐关注全方位的品牌建设,确保将品牌建设置于核心和首要位置。 具体而言,品牌化建设对于当前的职业院校而言,体现为如下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是提升院校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 从根本上来讲, 职业教育应当能够融入整体性的市场竞争。 与其他类型院校相比,职业院校有必要更多关注于全方位的品牌建设,以此来应对当前激烈的行业竞争。 从办学模式、办学理念以及其他相关要素来看,职业院校本身拥有多种多样的扶持政策与 鼓励政策,因此其呈现了宽松性较强的整体办学环境。 但是不应当忽视,职业院校在目前状况下仍然需要应对激烈化的 市场竞争,其有必要侧重于突显品牌建设,以达到的综合成效,在此前提下才可以全面突显良好的竞争力。
其次是保障持续性的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在根本上不能缺少品牌化建设为其提供保障与支撑。 这是由于,品牌化建设的举措能够助推持续性的职业院校进步与发展。 进入新时期后, 职业院校有必要侧重于优化与改进原有的办学规模、办学思路、教学水平以及师资力量,只有凭借上述举措才能显著提升职业院校自身具备的持续发展潜能。 近些年来,各地职业院校都在着手拓宽现有的招生规模,然而不能够忽视 最根本的品牌化建设。 实质上,品牌化建设与持续性的院校发展之间具备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第三是融入当前现有的市场经济。 相比于其他类型院校,职业院校呈现更加显著的多样性以及灵活性特征。 探究其中的根源,就在于职业院校紧密结合了特定时间段的真实 市场需求,同时也兼顾了全方位的办学影响。 因此在目前阶段中,职业院校有必要紧密结合市场经济来全面拓宽现有的 办学视野, 而并非单纯局限于僵化与单一性的传统办学思路。 对于当前的职业院校来讲,其应当更多侧重于吸纳办学资金并且实现全方位的规模扩大。 与此同时,职业院校也要致力于紧密结合院校建设与最大化的自身利益,借助品牌化 建设的举措来突显此类院校独有的市场竞争优势。
二、探求可行的建设途径
品牌化建设并非单一性的概念,在这其中容纳了集合性的多种要素,关键应当落实于服务品牌、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 由此可见,品牌化建设有必要更多侧重于无形资产的全方位增值,通过运用此项举措来抢占并且吸引更多的消费群 体,针对消费者自身具备的选择与认知倾向也能够予以适当 转变。 因此作为职业院校本身而言,其有必要注重多层次的品牌建设, 同时也要全面突显品牌本身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具体来讲,职业院校应当着眼于如下的建设途径:
(一)关注师资建设以及人才建设
从职业院校本身的视角来讲,其最终产品应当落实于人 才的全面培育。 人才是否具备优良的综合素养,其在根本上决定着民众对此的认可度与接纳程度。 由此可见,院校培育优质人才的侧重点应当在于显著提升现有的人才实力,其中 涉及到师资建设与其他相关的人才建设。
在目前阶段中,职业院校正在着眼于聘请优秀的企业技 术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前来参与授课,针对课堂实验也能 予以亲手指引。 与此同时,职业院校也要更多关注走出去的新型师资培育策略,此项举措的关键点在于技能培训,对此有必要保证其应有的集中性。 在上述前提下,职业院校还需着眼于紧密结合企业与院校本身,针对自身现有的知名度予 以全方位的拓宽。
(二)创建优良的学院品牌
职业院校品牌在根本上决定于学院品牌,学生在选择特定的报考学校时,其首先关注的就是学院品牌。 因此从学院本身的视角来讲,学院品牌涉及到学生就业、学院招生以及其他要素。 在目前阶段中,职业院校如果要着手塑造特有的学院品牌,那么需要侧重于知名度的全面提升。 具体在实践中,职业院校有必要借助多管齐下的举措与方式来实现全方 位的宣传,其中包含微信宣传、网站建设与其他信息化宣传。除此以外,职业院校还需紧密结合当前现有的市场化宣传,因地制宜突显自身现有的品牌建设效应。 职业院校如果能够做到上述的优化与改进,那么将会有助于突显各个学院 具备的独特竞争优势,以此来吸引更广范围内的市场资源。
(三)在科研领域以及就业领域全面突显品牌化效应
职业院校学生最为关注的就是后期的顺利就业,因此可 见, 职业院校有必要将就业优势作为自身突显的品牌优势。职业院校只有在全面拥有就业优势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够真 正认同并且接纳该职业院校,在此基础上创建了独有的院校 品牌。 例如在目前的现状下,某些院校已经拥有了突显的就业优势,其中涉及到多种多样的就业领域亮点。 从全面培育在校生的角度来讲, 职业院校也要致力于做到品质培育、技能形成以及知识累积,其中的核心与宗旨在于人尽其才并且 确保因材施教。
除此以外,科研优势本身也构成了当前职业院校不可或 缺的关键性优势,此项优势集中于院校内部的教师。 作为职业院校现有的教师而言,其应当能够意识到科研具备的价值 所在,尤其需要全面关注实用性较强的新型科研项目。 职业院校在紧密配合当地有关部门的前提下,应当能够逐步累积 自身独有的科研优势,从而创建了科研品牌。 通过运用全方位的科研转化策略,院校就能将自身拥有的科研品牌全面转 变成实用性较强的新型成果,然后将其灵活运用于多种多样的岗位。
结束语
经过综合分析,可以得知职业院校如果要妥善应对现阶 段激烈的行业竞争,则有必要从源头入手来实现全方位的建 设模式转型。 具体在当前的实践中,作为职业院校应当更多致力于突显独有的办学品牌,据此实现自身综合实力的优化 与提升。 截至目前,各地职业院校都已意识到品牌化建设对于自身的价值所在,因此也在探求适用于自身的具体建设路 径。 因此在该领域的未来实践中,职业院校还需致力于归纳宝贵经验, 依照因地制宜的宗旨与思路来推进院校建设,从而全面服务于品牌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瑞玲,宿政昊.高职院校品牌化建设策略分析[J]. 职业,2017(34):24-25.
[2]杨柏欢,王西娅,邢娜.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对市场营销专业“品牌化”建设的借鉴及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7(06): 86-88.
[3]徐莲.关于高职院校品牌化建设途径的探析[J].职教论 坛,2012(08):6-8.
[4]张向阳,刘志峰.如何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品牌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6):169-170+2.
[5]冯峰.准企业思维的高职教育品牌化实施模式研究[J]. 职教论坛,2012(18):30-32.
《职业院校品牌化建设途径探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103/20190103035103465.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