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志愿服务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的有力抓手,是学生党员服务群众、锻炼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平台。志愿服务的规范性、专业性和品牌化效应成为衡量高校服务型学生党组织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广东财经大学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例,探索通过党员志愿服务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及创建基层党建品牌的若干路径。
关键词:志愿服务;基层党建;品牌化
本文引用格式:李玉贤.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推进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品牌化建设——以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志愿服务的个案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80):176-178.
高校大学生不仅是我国青年一代的主要代表,其思想政治水平、实践落地程度一方面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也直接反映高校党员队伍的质量和高校基层党建的水平。
志愿服务将践行正确的价值观与先进理论有机结合,且服务对象大多直接面向基层群众,有助于大学生党员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群众的实际诉求,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引领示范作用;志愿服务重在“服务”,这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诉求相统一,是提高高校学生党性修养、提升人文素质和建设服务型学生党组织的必要要求和重要载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志愿服务的过程是知行的有效结合,这种形式进一步创新和丰富学生支部学习活动,也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到切实的贯彻和加强。同时,志愿服务突破了传统理论学习缺乏参与性和互动性,党员发展过程中缺乏对实践行为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及党员入党后再教育的有效监督和先进性的衡量,是高校开展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基层党建活动的重要载体。
一 目前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志愿服务持续性差,缺乏长期规划,呈零散化状态
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由于年级更换,普遍存在热情减退、个人规划与服务项目存在时间冲突或内容冲突,使得服务传承不到位、稳定性差。且高校志愿服务活动集中于特定节点,如雷锋日、助残日,待活动结束,志愿服务团队也相应解散。
(二)志愿服务内容单一,未能发挥志愿者本身的学科优势和专业技能
高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内容多集中于校内及特定社会公益岗位的服务,如社区服务、敬老院、特殊儿童、义教等,参与的学生一般并未接受专业培训,基本处于一种仅凭热情的松散状态。且服务内容与其专业相关性弱,未能提供精准、专业的对口服务。
(三)缺乏健全的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一是缺乏经费保障机制;二是缺乏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目前大多数志愿服务主要依靠各自支部开展服务工作,没有统一组织的管理、协调和统筹。活动结束未能及时评价和反馈,在涉及学生党员各项党内评先评优时未将志愿服务纳入考察,容易导致服务活动流于形式、学生党员态度不端正,缺乏激励,存在应付现象。
(四)品牌化意识不强烈,品牌化水平低
目前有部分高校的学生党支部已经开始将创建党员志愿服务品牌纳入支部建设的规划当中,但仍存在党支部对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重视不够,党员志愿服务品牌的创建尚未有效激发学生党支部活动,品牌化水平低的现象。[1]
二 创新活动形式,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笔者试以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以下简称“会计学院”)基层党建工作为例,引入项目化管理方式、丰富志愿服务形式、校企合作提供“订单式”志愿服务及志愿服务打卡积分制等形式,探索通过党员志愿服务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及创建基层党建品牌的若干路径。
(一)将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施项目化动态管理
会计学院每年暑假都会发动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践内容多为社会调研、社会服务及科教文卫法进社区活动,多年下来保留了几支定点服务、配备成熟、在服务地有一定影响力的队伍。通过与学院团委通力合作,专门面向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及入党积极分子招募实践队员并以项目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其中项目负责人为正式党员,负责项目策划到具体实施全过程,具体包括队员,志愿者招募、培训、宣传、人员分组、调配、活动开展、总结、效果评估及志愿服务实数的登记、入档等。例如会计学院“音乐夏令营”队伍,从2011年
成立至今已9年时间,由一支普通的社会实践队伍发展成为党员带队、发展对象为核心组员,招募志愿者皆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党员实践队伍。多年的实践中,学生党员们发挥思想引领、先锋模范的作用,在实际服务中加入了政策宣讲、党员身份全程亮,及汇报演出中加入爱国爱党题材。实践的过程既是服务基层的过程,也是对积极分子进行考核的过程,每位积极分子的具体表现在活动结束后会形成一份客观意见并给予志愿服务证明,作为日后发展考察的依据之一。
(二)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实现远程定点帮扶
会计学院在每学期初,通过支部共同商讨,确定本学期志愿服务的项目和开展时间,以党小组的形式“认领”项目,党小组负责人为项目负责人。志愿服务有面向全校师生的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也有服务对象面向校内环卫工人、保安群体的“夏日送清凉”“冬季送温暖”活动,更有支援我国相对落后地区的“情暖新疆,爱心捐衣活动”。会计学院的爱心捐衣活动已累计开展四年,由学院学生党支部和青年志愿者协会携手,在每一年的毕业季收集即将离校和在校生的二手衣服,清洁、打包、整理后运送至新疆阿克苏市协合力村,累计捐献衣服4000逾斤,受到当地政府和校内媒体的多次报道,在当地群众和学校师生的心目中树立了学生党员热心公益、将服务口号化为实践的良好形象,也开辟了立足学校,服务社会,实现远程定点帮扶的志愿服务活动模式。
(三)将志愿服务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打造专业化志愿服务
会计学院拥有专业实习基地三十余个,多为与专业相关度极高的各会计师事务所及地方审计、税务机构,学校每年向基地输出实习生百余名。我院针对各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对实习生专业素质高,思想端正,招聘信息中多有“党员优先”等需求,结合学生党员群体自身政治立场坚定,品学兼优及综合素质相较于普通同学更高的特点,探索将志愿服务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一方面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较高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党员志愿者创造机会谋取非物质利益,尽可能将他们的自身需求与社会需求统一起来,让学生党员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在专业实践中增长业务水平。我院目前与广州市审计局、东莞市审计局达成合作意向,每年向我院定向招募学生党员作为实习生,学生党员提供审计、财会等“订单式”专业志愿服务,树立了学生党员良好的政治形象和业务能力。
(四)建立志愿服务打卡积分制,树立志愿服务典型
会计学院制定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工作条例,规定学生党员每年志愿服务时长不得低于20个学时,毕业班学生党员不得低于10个学时,服务形式包括办公室义务值班、学生党员参与毕业生装档、校内外各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每学期将服务时数进行公示,对服务时间长、表现积极及在志愿活动中树立了党员良好形象的典型个人进行公开表彰、在公众号上予以宣传展示并在每年评优评先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三 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推动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一)实施项目化运作是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项目化运作是以项目策划到实施的全过程为核心,以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为考核结果,对项目负责人及参与者予以评奖并实施奖惩的管理方式。党员志愿者可结合自身专业和特长设计、申报服务项目,确立品牌主题,使志愿服务项目更具个性化、特色化。对于一些运营稳定,已初具品牌化效应的服务项目,每年挑选新的负责人,再由负责人负责招募其他队员,解决了志愿服务活动传承不稳定及持续性差的问题。
(二)积极拓展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基地并进行孵化
将志愿服务与学生党员的专业业务相结合,更好地稳固大学生的专业和党性教育基础,在志愿服务中增加业务才干,也使服务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应与所在行政部门联合发力,将党务与业务有机结合,积极拓宽与学生党员教学实践、志愿服务相关的实践基地,争取与现有实践基地进行党建共建和结对,签订结对服务协议和订单,实现订单式志愿服务,探索校企党建共建的新形式,为志愿服务专业化提供坚实的场所和空间。
(三)完善服务评价体系,树立志愿服务典型
实行“服务积分”制度,规定每学年需完成的志愿服务实数纳入入党、学校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评价体系中,增加志愿服务内容,激发服务热情。将每年的评优评先中予以体现,建立相关档案,保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党员得到学校、社会及未来工作单位的认可。树立志愿服务典型和优秀做法并进行定期宣传、分享和表彰,实现志愿服务和党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四)专业化和品牌化是志愿服务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校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在文、理、工、农、医等众多学科上拥有专业人才队伍的天然优势,提供与学科相关的志愿服务,容易形成特色并形成自己的品牌。坚持品牌化的发展道路,依托优势项目,整合有效资源,打造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品牌,增强自身的核心能力,是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持久性和高品质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必须培养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进行专业化评价,形成专业化形象,以专业优势树立竞争优势,形成自身特色皮牌,推动高校党员志愿服务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玲.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创建党员志愿服务品牌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105-106.
[2]黎淑贞,蔡灼暖.基于实践育人的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机制探索——以五邑大学学生党员社区服务为例[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3):90-92+95.
[3]冯晓,林志玫,吴珊珊.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的道德成长经验研究[J].高教学刊,2018(17):160-162.
[4]彭峰.高校基层党员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探索和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2):79-81.
[5]张琳.党员志愿服务问题研究[D].广州:中共广东省党校,2015.
[6]武青海,彭新苗.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在社区服务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作用[J].统计与管理,2014(12):141-1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