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时代工科院校研究生基层党建品牌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近 3 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旗帜讲坛》活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7 11:42: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时代下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强化其政治服务和引领作用,是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和立德树人育人效果的必然要求。基于工科院校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旗帜讲坛》党建品牌活动为例,总结近3年的做法和成效后,发现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要紧紧把握工科院校研究生党员及党支部特点、规律及优势,深入发掘党建品牌活动的内涵,真正做到让学生党员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肩负起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新时代;研究生基层党建;品牌活动;工科院校

本文引用格式:李威等.新时代工科院校研究生基层党建品牌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基于近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旗帜讲坛》活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2):70-7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1]因此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强化其政治服务和引领作用,是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部署,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保障。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过程中要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工作重心,以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为有力抓手,以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最终目标。

一 工科院校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高校肩负着培养优秀人才的国家重任,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践行立德树人思想引领的有效路径和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要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

        研究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领军人才,而研究生党员更是研究生群体中在各方面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标杆,因此扎实推进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构建和谐校园和全面提升党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项党的常态化和持续性建设的重要工程。工科院校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不仅承担着宣传、引导和堡垒作用,从长远来看更是起到了推动和实现我国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目标的重要作用[3]。

二 工科院校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问题及特点

(一)研究生学生特点较为突出


         工科院校的研究生普遍具有较为明确的学习目的,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后,由于课程设计更多地偏向理工类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且课程难度较大,学生积极表达的主动性也明显不足,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更加限制了同一年级不同研究方向学生的交流,使得实际学习生活中少数学生党员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存在集体意识较弱,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深入,理想信念淡化等问题,认为只要做好科研就可以了。

(二)党支部活动建设缺乏创新

        工科院校研究生的日常生活更多以学习和科研为主,传统的党支部活动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枯燥,多以“三会一课”为主,很少能够联系到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达不到理论学习密切联系实际的学习目的和效果。同时部分学生党支部内只有党书记负责传达和讲授党的重要理论和精神文件,普通学生党员只负责听取,参与讨论度较低,难以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

 
(三)学生党员舆论引导能力不足

         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得各方面信息传递既快捷又广泛,学生个体发表意见和观点的自由空间很大,但同时给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考验着学生党员是否能在繁杂的信息、部分暴力反动和物质享乐的价值取向、重大政治原则、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敢于交锋、敢于亮剑、敢于发声。但实际生活中少数学生党员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漠视态度或从众跟风的盲目态度,舆论信息健康引导的能力明显不足。

三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旗帜讲坛》党建品牌活动的做法与成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高校党建工作育人的总体要求,通过《旗帜讲坛》的形式,增强广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对党史国史思想、党的治国理政思路、党和国家发展需求和历史使命等的把握,提升其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开展情况

       《旗帜讲坛》基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原则开展,至2015年3月至今针对党的理论知识、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等主题进行演讲和讨论目前已成功举办74期,累计1000余人次参加。

        最近10期主题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历史地位展开,涉及新的历史成就、新的历史方位、新的社会实践、新的时代思想和新的历史征程等五个方面。《旗帜讲坛》由能源学院各学生党支部承办,党支部书记主持,要求但不仅限于支部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活动前期,提前布置本期活动主题,选拔5位学生党员作为主讲人,围绕本期主题进行自主学习;活动期间,5位主讲人依次展示学习成果,现场党员交流学习感受,针对本期热点词汇进行深入讨论。

(三)开展成效

         引导学生党员深入学习党史国史思想,自觉坚定在党爱党的理想信念。党史国史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积累的精神财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鲜活教材,是广大青年理想信念引领培育的重要方式[6]。但近年来,党史国史的教育却面临着宣传教育效果不持续、形式内容单一、学习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史国史学习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指导。能源学院依托《旗帜讲坛》品牌,持续开展学生党员共同参与,共话党史国史系列活动,形成了学习宣传党史国史的浓厚氛围。让每位学生党员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培养学生党员时刻关注党和国家发展需求,努力履行在党为党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情寄语青年一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学生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鼓舞着身边的青年要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与祖国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把个人的成长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紧密地结合起来。

(四)推广价值

         《旗帜讲坛》从学生党员出发,通过“点-线-面”的宣传模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逐步传递到学生群体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识,形成了学生交流研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加深了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内涵的理解。该讲坛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讲员;同时搭建平台,结合每一位党员的自身经历,剖析思想成长和理论认识以及实践经验,形成“精神引领,典型引路”效果,成为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阵地。

\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所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摘登)[J].中国金融家,2017(11):8-24.
[2]张洁,陈丽媛.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问题及创新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7):10-11.
[3]刘淑文,张彧.工科院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思维[J].甘肃科技纵横,2007(06):90-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15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