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系统、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6 14:53: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力推进,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结合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学院建设项目,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支撑平台的搭建、实践培训体系的构建、专家支撑体系的构建和保障措施四个方面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为建设系统的、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实践体系

本文引用格式:张彬.系统、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5):40-42.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a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System

ZHANG Bin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China)

Abstract:With the vigorous promotion of“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mass innovation”,i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for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ctively.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system in universities is explored and implemented,based on deepening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demonstration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It has been expounded from four aspects: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support platform,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training system,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t support system and safeguard measures,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building a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system.

Key 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Universities;Practice system

          创新的概念是1912年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并于1939年《景气循环论》中将创新理论加以完善,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将原始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1]。

         教育部办公厅于2018年颁发了《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8)20号],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关键环节上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坚持强化关键领域、优化资源配置、凸显示范引领,以深化课程、师资等重点领域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带动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开拓新格局、开创新未来,着力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主阵营的高等学校需要积极整合资源与学科优势,努力加强和推进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2]。

        本文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出发,结合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对系统的、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的研究进行了探索及尝试。

\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积极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符合时代潮流,与国家发展战略一致[3]。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4]。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让大学生获得基本的创业知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使毕业生具备职场竞争能力,既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职位,又可以自主创业实现人生价值[5,6]。

二“双创”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路

         创新创业的大潮给大学生创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也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7]。北京邮电大学积极响应国家“网络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首批进入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之一,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于2017年5月入选北京邮电大学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学院。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以一流本科教育促进一流学科建设,牢固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激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活力,构建“科教协同、行业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培养创新性人才。

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研究

         构建系统的、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需要将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教法改革、实践训练等环节整合优化,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的基础设施主要以创新创业硬件支撑平台和软件支撑平台为基础,建立硬件支撑平台和软件支撑平台时需结合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相应的硬件支撑平台和软件支撑平台;在提供创新创业资源和基础设施之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支撑平台,还应提供技术推广及人才培训的服务,因此需建设配套的创新创业实践培训体系,提供从课程制作到创业实训的一系列创新创业教学培训,包括教师创新实训课程培训和学生创新实训课程培训;另外,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还需要配备专家支撑体系,为将来使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支撑平台的师生提供必要的专家指导。本文提出的系统的、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如图1所示。




(一)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支撑平台的搭建

        搭建硬件支撑平台和软件支撑平台时需结合学科及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相应的硬件支撑平台和软件支撑平台。学院针对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和信息工程专业3个专业,基于Microduino开源智能硬件搭建了创新创业实践的硬件支撑平台,我们采用了Microduino公司的mCookie开源硬件工具箱套件,该套件可将各种电子功能模块化,包括核心模块、通信模块和传感器等扩展模块,可以快速、低成本地搭建硬件部分原型。

        学院在创新实验课中采用创新创业实践的硬件支撑平台进行了改革尝试。创新实验课程通过招募,选出若干名学生,并自由组合分组进行自选创新项目的设计和最终的实现。经过创意设计、课题立项及评审,最终确定了“手语翻译手套”、“智能腰带”、“智能风扇”、“基于语音控制的四旋翼飞行器系统”等11个创新项目。在5周的小学期创新实验课程中,学生们基于Microduino开源智能硬件完成了创新项目的软硬件设计,最终的作品源代码提交到Github供开源应用。创新实验课上的“手语翻译手套”项目参加了“2017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荣获高校组唯一一项特等奖。

        创新创业教育软件支撑平台主要依托于学院纪阳老师团队设计研发的火花空(https://www.oursparkspace.cn),为愿意尝试项目式学习、团队学习模式的同学提供一个学习平台。目前已开发计算机编程、电子电路原理、通信网络、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等课程的WiKi线上资源,供学生在线学习使用。

(二)创新创业实践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

         在提供创新创业资源和基础设施之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还应担负技术推广及人才培训的责任,因此需建设配套的创新创业实践培训体系,提供从课程制作到创业实训的一系列创新创业教学培训。创新创业教学培训包括对教师进行创新创业实训课程培训以及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训课程培训。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培训体系的构建,可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全面打造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专门课程群。

        创新创业教师培训是一件集实干、研发、创新为一体的事情,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创新创业授课方法与企业实践三类培训缺一不可。具体而言,理论知识培训即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情况、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的培训;授课方法培训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模式;企业实践培训可采取“创新创业教师进企业”的模式[8],也可以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走进校园,通过与企业成功人士进行会谈,了解企业初创过程,增强创业课程的实践性。创新创业课程的培训可采用线上和线下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培训课程,推动优质培训课程资源共享。

(三)创新创业专家支撑体系的构建研究

         为了更好地指导师生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可发挥行业企业优势,构建专家支撑体系支撑平台,该平台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创新创业导师库,并为之建立管理规范。导师库的导师由校内创业导师和校外导师构成,校内创业导师可在校内选拔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进行担任,灵活制定创新创业教师聘任制度,关注教师创新创业经验与能力[9];校外导师可定期从行业企业聘请优秀企业家、技术研发人员、投资者担任创新创业兼职导师,从一定程度上弥补校内教师创新创业方面经验不足的问题[10]。

        学院在通过个人报名和学院推荐,逐步建立稳定创新创业课程的专任教师队伍;在学院教辅中通过任务安排和兴趣驱动,逐步成立创新创业竞赛的专职辅导教师队伍;对新聘教师或者晋升高一级系列的教师,安排参加相关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逐步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并为之建立管理规范。

\

 
四保障措施

       学院成立了由执行院长、院党委书记、教学副院长、实践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及相关教授为主体的院级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由教学副院长和党委副书记牵头,学院各部门积极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构建“科教协同、行业协同、国际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每年都安排专门资金、并积极申请申报各级各类专项项目,用于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以及资助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专门的资金保证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结论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11],高校应该结合学校实际及学科特点,构建系统的、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为全面培育具备创新创业素质的学生助力。

参考文献

[1]黄兴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机制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122-124.
[2]李素芳.“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60-62.
[3]牛冰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172-174.
[4]周颜玲.“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基地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探析[J].创新创业,2017(6):60-64.
[5]郭传章,陈宏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商贸人才,2016(7):182-184.
[6]崔伟,陈炜.新常态下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4):106-107.
[7]唐雅媛,罗恩韬.“互联网+”形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J].信息与电脑,2017(4):231-232.
[8]闫佳祺,关晓丽.美国、英国和日本高校创新创业体系的多案例研究及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5(21):48-53.
[9]孙婷.美国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建设及启示[J].当代职业教育,2017(3):107-112.
[10]潘云霞.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时代教育,2017(8):56.
[11]刘丹.“互联网+”创业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50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