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在实际教学的融合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高校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而音乐文化是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了调查问卷法和个人访谈法。在调查过程中,共发放130份调查问卷,并采用个人访谈的方式,采访了十位在校大学生。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将爱国歌曲有效运用高校思政教育之中,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爱国歌曲;思政教育;音乐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谢昕彤.爱国歌曲——论开展高校思政教育新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9,6(40):197-200.
Patriotic Songs:A New Approach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XIE Xin-to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ongfang College,Taizhou,Zhejiang,China)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music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actical teaching has a certain positiv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is a significant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outlook on values.Furthermore,music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al spirit.This paper combines questionnaires and personal interviews.In the process of investigation,13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10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terviewed by personal interviews.To sum up,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how to effectively apply patriotic songs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and further promot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Patriotic song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Music education;
爱国歌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大学生对爱国歌曲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爱国歌曲指的是由中国音乐家创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它是国家的象征,也是展现中华魅力的重要平台。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说过:“媒介即信息”。优秀的爱国歌曲是社会思想与艺术高度发展的历史积淀,它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塑造高尚的思想品德,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也许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高效开展提供新方法、新途径。本课题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旨在研究爱国歌曲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影响和现实意义,以及如何利用爱国歌曲这一载体开展创新型思政教育。下文将从爱国歌曲的激励功能、思政教育的挑战、爱国歌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这两个方面展开。
一爱国歌曲的激励功能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且可以激发情感的艺术,它可以产生“美育”的效果。它以一种“以情动人”的方式,让学生在欣赏爱国歌曲的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领悟作品中蕴含的深意,并产生共鸣。这种“隐形”教育,能够对高校大学生产生激励功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高尚、健康的思想,不断完善自身。
(一)情感激励与创造力激励
积极向上的爱国歌曲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以此提升其民族责任感。1938年年初,文艺工作者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后成立中国全国工会,文艺界抗日民族战线正式组成。当时,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音乐作品,如《白毛女》《黄河大合唱》,这些歌曲表达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在个人访谈中,许多学生表示抗日年代的音乐作品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音乐中蕴含的时代精神令人深思。音乐以艺术性、灵活性的方式传递正确、积极的思想,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操,充分发挥民族文化陶冶情操,传授知识的积极作用。在欣赏爱国歌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领会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历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音乐是一门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艺术。“音乐能带给我灵感。”许多学生在采访中都这样表示。此外,有一位受访大学生说:“当我对完成某项任务没有头绪时,音乐能够帮助我,音乐仿佛有魔力。”音乐可以增强听众的创造性思维。因此,音乐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更加关注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欣赏爱国歌曲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爱国音乐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能够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领悟歌曲中的真谛,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性思维,个人文化底蕴和文化审美能力。
(二)道德激励与团结激励
音乐是透过人的心灵与主体合二为一的最具情感的艺术,它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塑造灵魂,对人格进行自我教育。在采访中,有学生表示:“每当我沮丧、失望的时候,我就会听轻快的音乐,以此来舒缓我的情绪。”音乐可以改善听众的情绪,实现感情和思想交流,有抚慰心理的作用,是一种以音乐为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应通过音乐这一载体,传播主流思政,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还可以改善人际关系,提高集体意识。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依曾说过:“有什么东西比合唱队更能表现社会的团结吗?”学生可以在合唱中认识自我、他人和集体的关系,对团结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陈文豪在他出版的“近现代广东主旋律音乐艺术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利用研究”中研究了近现代广东主旋律艺术在高校思政建设中的作用。他认为在近现代,音乐作为团结广大群众的重要工具,是把人民组织起来的无形力量,它能传播思想、营造氛围、激励情感、坚定信念。有一位学生在采访中说:“我的集体荣誉感是在一次次合唱排练中提升的,因为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因此,音乐教育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集体意识。
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两者的根本目的为“以人为本”,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能让人产生共鸣。音乐不仅具有艺术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打破“教师是传播者,学生是被动者”的传统师生关系,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大众对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关注,这对高校开展创新性思政教育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但是,许多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不够了解,高效思政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挑战。
二 思政教育的挑战
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待提高,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对爱国歌曲的关注,且没有充分了解高校思政课程的重要性。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有以下几点:
1.部分学生缺乏艺术修养、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且对思政课程缺乏重视,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上思政教育相关的课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平时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积极引导他们选择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歌曲,培养他们对爱国歌曲的兴趣。
2.部分教师的音乐素养不够高。高校思政教师应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审美素质和美育能力,不断探索开展思政工作的新载体。
3.思政教育内容较单一,思政课程内容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新时代的大学生的个性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是,红色歌曲传唱形式过于单一、枯燥,对大学生缺乏影响力。此外,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方式不够多样化,大学生价值追求差异大。
4.随着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的渗透影响了一些学生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另外,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带来思想上的误导性。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一些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这些错误的信息误导。一些带有误导性、错误的信息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消极的作用,因此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迫在眉睫。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大部分大学生更愿意接受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超过70%的学生表示爱国歌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能提高他们对思政课的兴趣。此外,有一位大学生表示:“如果在上思政课的时候适当的融入爱国歌曲,我应该会很感兴趣。”由此可见,爱国歌曲和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将创造出更利于学生接受的思政教育。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同时需要以学生为本,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他们提供更加有针对性、创新性的思政教育。而音乐教育,可作为一个切入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以辅助手段帮助高校思政教育的高效开展。
三 爱国歌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爱国歌曲是中国高雅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在于让更多的人重视爱国歌曲中蕴含的社会功能与审美价值,为思政教育的发展注入新活力。高校思政教育应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音乐为教育手段。丰富、深化音乐教育的内涵、明确音乐教育的目标、充分实现音乐价值。高校思政教育在设置、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与心理特点。爱国歌曲的欣赏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势必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自主学习能力,对高校开展应用型人才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能让课堂气氛“活”起来。音乐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号召力。如《保卫黄河》中的“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这些爱国歌曲往往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让当代大学生感受爱国人士的发声,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教师应善于使用音乐语言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通过讲解爱国歌曲背后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校应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对教师的音乐素质进行针对性地培训,不断提高、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通过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让他们更加了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另外,将爱国歌曲融于高校思政教育之中,能让教育形式“新”起来。俄国著名的作家、思想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思政教育应适应时代,创新教育手段与形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导致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性。高校思政课程应在宣传红色歌曲的同时融入时代元素,不断创新,进一步发挥红色歌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不同于往常思政教学,这种将欣赏爱国歌曲与思政课堂结合的方式,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型手段。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他们能够主动感受音乐语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爱国歌曲与思政教学课程的结合能促进思政教学更加多样化与形象化,这种新型教育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仅仅充当着一个被动的角色。
此外,这种创新型思政教育能让课堂内容“多”起来。学风建设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同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同学风建设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提高全面素质。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爱国歌曲与政治历史、文学、地理等方面相结合,充分发挥音乐在思政教育上发挥的作用。此外,思政教育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展开教学实践。
思政教育是音乐教育的灵魂,音乐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爱国歌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符合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应适应时代的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将爱国歌曲融于高校思政教育课堂之中。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不但能陶冶情操,让学生体会音乐中蕴含的真、善、美,还能培养他们拥有优秀的思想品质,让思政课堂更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将爱国歌曲同课堂相结合。通过音乐这个媒介,给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开展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思政教育。音乐是人的精神的产物,能够体现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融合爱国歌曲与高校思政教育,有利于高校推进应用型人才建设,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白旭,李长虹.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分析[J].才智,2011(26):229.
[2]蔡志宁.探究高校思政教育新思路——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文学教育:中,2013(6):149-149.
[3]曹桢.利用音乐欣赏实现思政教育的新思路[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19(2):104-106.
[4]曾清霞.浅谈音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4(16):113-113.
[5]陈文豪.近现代广东主旋律音乐艺术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利用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12):164-165.
[6]陈尚荣,张筱丽.现代传媒与高校思政教育创新[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4):162-164.
[7]樊祖荫,谢嘉幸.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 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J].中国音乐,2008(2). [17] 翁铁慧.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的理念与举措[J].中
[8] 刘婷.音乐欣赏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思路[J].学习月刊, 国高等教育,2005(20):21-23.2011(12):111-112. [18] 王希永.如何做好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
[9] 卢诚.高校思政新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毛泽东 2004(10):33-35.思想研究,2007,24(5):150-152. [19] 幸灵敏,郑斌.浅析音乐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
[10] 宋瑾.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党史文苑,2013(24):70-71.2004(4). [20] 朱凯.进一步发挥红色歌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1] 孙小莉.让情感教育在思政教育中彰显魅力[J].中国高等教 [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12).育,2010(7):59-60. [21] 幸灵敏,郑斌.浅析音乐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
[12 谭振亚.学风建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永恒主题[J].中国高等 党史文苑,2013(24):70-71.教育,2008(20):23-24. [22] 熊建生.论思政教育内容的系统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
[13] 王学风.论多元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J].思想教育研究, 2004(3):2-5.2004(12):5-6. [23] 姚群秀.多途径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
[14] 杨纯婷.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研究[D].上海师 育,2008(6):37-38.范大学,2013. [24] 杨振斌.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把大学生思政教育推向新水平
[15] 谢亚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探究——音乐在思政教 [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7-19.学中的灵活运用[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6(1):86-86. [25] 王小云.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
[16] 徐玲.爱国歌曲演唱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与作用[J].音 思想教育研究,2005(6).乐大观,2014(5):133-1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