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中职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30 16:51: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想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1]。作为一个为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输送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教育基地,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不仅要做好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工作,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以中职物理教学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职;物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王登保.中职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1):248-
249.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作为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创新教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理解和重视[2]。中职学生正处在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注重创新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3]。尤其是物理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引导学生联想和探究,归纳物理现象的规律和本质,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更快更好地发展打好牢固的基础。

一 中职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从某种程度上说,知识广泛传播和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主要依靠,即利用智力资源去创造财富,发展经济[4]。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灵魂”角色。如果没有创新,一切都会按照预定的轨道前进,没有发展可言,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发展始终维持现状。这种情况下,国家和社会也就无法前进和发展,逐渐落后于他人。而人才是创新的关键,不管是科技竞争还是经济竞争,也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知识创新,都需要依靠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可以说,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是教育事业在新时代背景下获得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教育的发展趋势。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推动中职物理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和适应社会环境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创新人才将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我国社会和经济也会因为创新型人才的存在而获得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中职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氛围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教学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要想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目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参与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给学生足够的心理自由。可以说,宽松、民主、活跃的学习环境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对于这一点,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也进行了证实,他认为,发展创造力必须在忍俊不禁和自由的氛围中才可以实现。所以,中职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宽松氛围的创设,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就笔者个人教学经验而言,给学生足够的心理自由,就是指教师不要挑剔和批评学生的独特想法。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因为害怕被教师批评,所以即使有新的观点和看法也不敢说出来。在创新能力培养背景下,教师要消除学生的这一顾虑,让学生获得宽松的、安全的思维想象空间,不用害怕被批评或者被嘲笑,而勇敢地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生看成有潜力的、发展的、自立的人。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提出来的每一个观点,不管这样的观点是否有价值,教师都要对学生的自我表现和“特立独行”予以肯定和表扬。只有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敢于提问,敢于怀疑,敢于说不,这对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

 
(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具体的问题情境为切入点着手培养。问题情境是根据内部知识经验条件和外部情况而达到的一个合适的冲突点,在这个基础上引发最佳的思维定向和最强烈的思考动机的一种情境。所以,在教学实践中,物理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具有悬念性的问题情境,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心理变化能力,在这样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就笔者个人教学经验而言,在问题情境的设置上,为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设置问题,而且尽可能设置一些“难题”“怪题”,引发学生好奇心,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电路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示范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然后让学生对自己家中的电路情况进行思考,说一说家里各个房间的灯是串联还是并联的,如果是并联,如何才能对电路进行改造使其变成串联电路,达到每次进门打开客厅的灯,卧室、卫生间、厨房的灯一起亮的效果。这样的问题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接下来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三)引导学生思考和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想象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可以说,很多的科学学说最初都是源于大胆的猜想。所以,物理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想象,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可以将一个人的创造力充分展现出来。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我先站在体重秤上,然后突然下蹲,这时候体重秤示数是否会发生变化吗?如何变化?”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猜想。学生在猜想过程中,其创新思维就得到很好地锻炼。在学生猜想结束之后,教师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深化学生的理解。学生们畅所欲言,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

(四)设置探究性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体系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重要载体。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变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操作实验。以上文“路灯改造”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根据探讨的结果设计实验。比如提出利用声控的方式改造电路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资料、互相探讨、请教他人等方式,利用导线、灯泡、电源、声控开关等材料设计一个声控电路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电学知识,还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又如,提出间隔一盏或者两盏灯开一盏灯的同学,教师同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设计出这样的线路图并完成实验。这样的探究型实验不仅可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魅力和知识应用的快乐。

        综上所述,传统的中职物理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只能按部就班地工作,不会创新和创造,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也难以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新时代下,中职物理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进行创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创新教育的渗透,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创新型人才。

\

 
参考文献

[1]邵敏.谈中职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以趣促学的实施效果[J].才智,2018(25):27.
[2]黄志杰.浅谈“自然为本”教育理念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17(6):31-32+35.
[3]卢世伟.中职物理教学中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44):327-328.
[4]石丽芝.中职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以趣促学的实施效果[J].现代经济信息,2018(2):4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08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