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抗体与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乌海市蒙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感染组,并以同期90名健康儿童的临床资料作为健康组。对所有儿童进行抗体与hs-CRP的检测,对比分析这两种检测方式单独及联合使用的诊断效能及一致性。结果单独使用抗体检测的Kappa值为0.722,hs-CRP检测的Kappa值为0.611,显示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为中等;而联合检测的Kappa值高达0.967,表明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高。此外,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方法(P均<0.05)。结论抗体与hs-CRP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显示出较高的诊断效能和一致性,相较于单一检测方法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可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抗体,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效能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呼吸道中常见的一种感染,其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这种微生物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原核生物,主要通过飞沫传播[1-2]。由于其潜伏期长、症状多样,且初期症状可能较为轻微,因此容易被忽视,但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在诊断方面,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体征以及X线表现,但这些方法往往存在主观性和滞后性。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实验室检查在诊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抗体检测和炎性标志物检测,为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了更为客观和准确的依据。抗体检测可以反映机体对肺炎支原体的免疫应答情况,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作为一种敏感的炎性标志物,能够在感染早期迅速升高,为感染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3-4]。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这种联合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实验室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乌海市蒙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90名健康儿童的临床资料作为健康组。感染组男50例,女40例;年龄5~14岁,平均(9.77±2.48)岁。健康组男43例,女47例;年龄6~13岁,平均(9.69±2.52)岁。本研究经乌海市蒙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22301H01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14岁;感染组已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5],具有相关症状(如咳嗽、发热等);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
排除标准:在纳入研究前1周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者;患有其他已知的呼吸系统疾病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存在免疫缺陷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患有严重的并发症者,如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
1.3方法
(1)血液样本采集与分析。①血液标本采集:选择清晨时段,在研究对象空腹状态下进行静脉采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采集的血液标本无污染。②标本处理:采集的血液标本立即进行抗凝处理,以防止血液凝固。随后进行离心操作,以分离血浆或血清,供后续检测使用。③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检验:采用被动凝集法来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滴度。准备一系列稀释度的抗体溶液,与抗原反应,观察凝集现象来确定抗体滴度。④hs-CRP水平检验:利用增强免疫比浊法来测定hs-CRP的水平。通过特定的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测量其浊度来间接反映hs-CRP的浓度。⑤质量控制: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血液标本的采集、处理及检验过程均须严格遵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在整个检测过程中,防止任何可能的外界因素干扰,以保障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2)结果判读: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比率≥1:40为阳性,<1:40为阴性;hs-CRP正常范围为0.06~10 mg/L,超出范围为阳性;二者任一超出正常值范围为联合检测阳性。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阳性率与hs-CRP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以及诊断一致性。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用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通过Kappa值进行一致性分析,Kappa值在<0.4时,则说明结果的一致性较差,>0.75时则说明一致性较好。
2结果
抗体检测的Kappa值为0.722,hs-CRP检测的Kappa值为0.611,表明与临床诊断结果的诊断一致性中等;联合检查的Kappa值为0.967,表明与临床诊断结果的诊断一致性较高。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8.89%、特异度97.78%、准确度98.33%、阳性预测值97.80%、阴性预测值98.88%均高于单一检测(P均<0.05)。见表1。
3讨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作为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其诊断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对患儿的疗效及预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来,得益于医学技术的持续革新,该疾病的诊断手段也在不断进阶。过去主要依赖临床症状观察和X线影像的传统诊断方式,但其主观性强且存在误诊风险,现今临床更加注重探寻更为客观、精确的诊断技术。目前,诸如血清学检测、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这些新方法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而且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显著提升患儿的预后质量。
本研究探讨了抗体与hs-CRP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联合检测的Kappa值为0.967,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高,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抗体检测的Kappa值0.722与hs-CRP检测的Kappa值0.611,这表明联合检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患儿的感染状态,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依据。深入分析联合检测对上述指标的作用机制,可以发现抗体与hs-CRP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具有互补性。抗体检测能够反映机体对肺炎支原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而hs-CRP则能够敏感地反映机体的炎症状态。当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时,抗体水平逐渐升高,但需要时间才能达到检测阈值;而hs-CRP则在感染早期即可迅速升高,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6-7]。因此,联合检测能够综合利用两者的优势,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重要的是,本研究发现抗体与hs-CRP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8.89%、特异度97.78%、准确度98.33%、阳性预测值97.80%及阴性预测值98.88%均高于单一检测方式(P均<0.05),与罗丽雅[8]的研究结果“联合检测的准确率为95.3%,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95.3%,阳性预测值为96.4%,阴性预测值为92.7%,高于抗体与hs-CRP单独检测的诊断效能(P均<0.05)”一致,表明,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其作用机制在于,抗体检测可以反映机体对肺炎支原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而hs-CRP检测则可以反映机体的炎性反应程度[9-10]。这两种检测方法的结合,可以从免疫和炎症两个方面更全面地评估患儿的病情,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此外,联合检测的优势还在于可以相互补充和验证。例如,在抗体滴度水平较低或升高不明显的情况下,hs-CRP的显著升高可以为诊断提供有力的辅助证据。反之,当hs-CRP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时,如果抗体滴度水平显著升高,也可以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11-12]。这种相互补充和验证的作用机制,使得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抗体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作用机制在于通过检测机体的免疫反应和炎性反应程度来全面评估患儿的病情,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结合其他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赵必和.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和PCT、CRP、肺炎支原体抗体水平对儿童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性感染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J].中华养生保健,2024,42(9):183-187.
[2]颜廷娥.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J].妇儿健康导刊,2023,2(23):38-40.
[3]杨帆,张仁和,徐新润,等.肺炎支原体IgM抗体、PCT、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2023,36(2):295-298.
[4]严梦瑶,何慕琰.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比值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的诊断作用[J].名医,2023,(2):72-74.
[5]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3,30(2):2-8.
[6]邓婷,袁炜华,朱洁好.肺炎支原体抗体、C反应蛋白及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3):90-92.
[7]张建设.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7):177-178.
[8]罗丽雅.超敏C反应蛋白和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抗体在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10):1079-1080.
[9]涂海霞,韩忠燕,徐丽云,等.肺炎支原体抗体金标法联合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快速诊断支原体肺炎[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8):897-900,904.
[10]李治君.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35(9):1267-1269.
[11]杨洁.超敏C反应蛋白和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抗体在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包头医学,2018,42(4):11-13.
[12]温晓滨,刘丽,陶蜀杭,等.节段性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儿科药学杂志,2019,25(7):1-3.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