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依洛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4-12-05 16:28:2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观察依洛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于PCI前后进行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洛尤单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炎性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淀粉样蛋白A1(SAA1)、CC趋化因子配体19(CCL19)]、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DL-C、TG、T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A1、HMGB1、CCL1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洛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脂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托伐他汀钙治疗。
 
  【关键词】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依洛尤单抗,阿托伐他汀钙,血脂,血管内皮功能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1]。已知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因此术后多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其中阿托伐他汀钙可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2]。依洛尤单抗是一种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具有快速、高效的降血脂作用[3-4]。本文观察依洛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的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标准[5];经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符合PCI指征且行PCI治疗;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耐受。排除标准:合并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近1个月内接受过降脂药物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控制不佳;合并其他心脏病变;合并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L202203015)。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8~69岁,平均(57.97±8.13)岁;体质量指数23~27 kg/m2,平均(25.72±1.25)kg/m2。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9~70岁,平均(58.32±8.32)岁;体质量指数23~28 kg/m2,平均(25.65±1.31)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于PCI前后进行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天地恒一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358,20 mg)口服治疗,起始剂量为20 mg/次,1次/d,之后逐渐增加剂量至80 mg/次,1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洛尤单抗注射液[Amgen Manufacturing,Limited(AML),国药准字SJ20180022,1 mL∶140 mg]治疗,140 mg/次,皮下注射,1次/2周。
 
  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有所改善;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3 mL,常规离心后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淀粉样蛋白A1(SAA1)、CC趋化因子配体19(CCL19)水平。(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内皮素-1(ET-1)水平。(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LDL-C、HDL-C、TG、T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DL-C、TG、T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SAA1、HMGB1、CCL1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A1、HMGB1、CCL1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NO、ET-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
 
  3讨论
 
  阿托伐他汀钙是PCI术后常用药,具有降脂、保护心脏的作用,但长期单用该药效果有限[6-7]。
 
  依洛尤单抗作为一种新型降血脂药物,可改善血脂代谢,降低LDL-C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H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DL-C、TG、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依洛尤单抗通过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形成复合体,可降低LDL-C水平,调控机体脂质代谢,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从而提高治疗效果[9-10]。
 
  SAA1可加剧炎症反应,促进斑块形成;HMGB1可与多种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促进炎性介质释放;CCL19是活化的T淋巴细胞、内皮细胞的趋化因子,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11-12]。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SAA1、HMGB1、CCL19、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阿托伐他汀钙可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胆固醇合成;依洛尤单抗通过抑制PCSK9,可改善血脂代谢,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13-14]。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依洛尤单抗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依洛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脂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托伐他汀钙治疗。
 
  参考文献
 
  [1]倪烨,赵娅,张必利.依洛尤单抗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23,25(12):1253-1258.
 
  [2]席庆,陈宝芝,赵程程,等.依洛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远期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3,39(14):1997-2001.
 
  [3]马丞慧,江珊,于洪伟.依洛尤单抗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3,39(5):611-615.
 
  [4]许璐,熊康萍,张静,等.依洛尤单抗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师,2022,25(9):1589-1593.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48):280-286.
 
  [6]李巧艳.PCI围手术期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接受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9):112-114.
 
  [7]李国松,危之萍,郭奕利,等.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与氟伐他汀治疗ACS行直接PCI患者的获益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21,18(4):216-219.
 
  [8]林智海,王正东,李平,等.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谱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1,27(3):508-512.
 
  [9]许晓晗,柴萌,程宇婧,等.依洛尤单抗降低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药,2021,16(4):481-485.
 
  [10]李建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2,10(24):64-66.
 
  [11]张亚豪,张扬辉,陈鹏磊,等.中国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早期应用依洛尤单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2,38(8):623-630.
 
  [12]杨旭光,徐炳欣,郭树领,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影响[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2,19(3):56-61.
 
  [13]赵岩,惠慧,孙仕泽,等.依洛尤单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降脂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2021,16(11):1622-1625.
 
  [14]雷志均,吴忧,石晔飞,等.依洛尤单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1,37(1):47-52.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00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