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信迪利单抗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4-11-16 14:23: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研究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20年4月—2023年1月收治的59例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29)与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客观反应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病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生命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ORR与D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各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4.14%,低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8,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能够提高有效率,提高疾病控制,提升患者生命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关键词]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化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
 
  肺癌是全球第二大癌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比为45%,化疗为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仅对早期小细胞肺癌有效,而对大部分非小细胞肺癌及Ⅲb/Ⅳ期病例治疗效果不佳[1]。近年研究发现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应用广泛[2]。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总有效率[3]。肿瘤的增殖和转移有赖于新生血管提供营养,而贝伐珠单抗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拮抗剂,能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靶向受体的结合,在抗肿瘤领域实现显著效果[4]。本研究选取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20年4月—2023年1月收治的59例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的效果,为临床实践制订更有依据的药物使用策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59例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随机法分成观察组(n=29)与对照组(n=30)。观察组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44~76岁,平均(63.42±4.28)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4~78岁,平均(64.03±4.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皆知晓试验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20231220)。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综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血液和影像学检测结果,符合非小细胞肺癌的明确诊断;②为非小细胞肺癌Ⅲb/Ⅳ期患者;③医疗记录完整。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消化道溃疡或炎症、出血倾向者;②具有化疗禁忌证者;③精神状态不稳定者;④存在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过敏史者;⑤肾、肺、心等功能严重不全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使用信迪利单抗(国药准字S20180016;规格:100 mg/10 mL),以200 mg/次的剂量在每个治疗周期首天进行给药。联合化疗治疗方案:首次用药第1日静脉推注使用培美曲塞(国药准字H20051288;规格:0.2 g)500 mg/m2与5%葡萄糖500 mL混合溶液滴注1 h,同时予以顺铂(国药准字H20040813;规格:2mL/10 mg)75 mg/m2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混合溶液输注约1 h,且顺铂滴注应同步于当日至第3日内。每3周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接受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贝伐珠单抗,首次用药第1日在化疗后静脉推注使用贝伐单抗(国药准字S20170035;规格:25 mg/mL)15 mg/kg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混合溶液滴注1 h左右,每3周为一个疗程。
 
  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①比较客观反应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与病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通过客观反应有效率和病情控制率来衡量疗效。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部分缓解(Partial Relief,PR)、疾病进展(Disease Progression,PD)及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CR为所有靶病灶/目标病灶全部消退,转移淋巴结短径减小至<10 mm;PR为直径总和相较于基准水平下降≥30%;PD为直径总和相对增长≥20%;SD为直径总和减小或者增大的幅度未达到PD的级别。ORR=(CR例数+PR例数)/总例数×100%;DCR=(CR例数+PR例数+SD例数)/总例数×100%。
 
  ②生命质量指标,用欧洲癌症研究及治疗组织的生命质量测量工具(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Scale-30,EORTC QLQ-C30),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估。此工具包含8个维度,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交功能、疲劳感、疼痛感以及恶心与呕吐体验存在方面,每个维度均为0~100分,前5个维度分数与生活质量为正比关系,后3个维度分数与生活质量成反比。
 
  ③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食欲下降、呕吐、乏力、皮疹、肝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的发生情况。
 
  1.5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生命质量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客观反应有效率、病情控制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客观反应有效率与病情控制率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客观反应有效率与病情控制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各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4.14%)低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
 
  3讨论
 
  肺癌是全球最致命的癌症之一,病死率占据第二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比高达45%,属于恶性肿瘤病种[5-6]。传统疗法主要以化疗为主,尽管超过90%患者接受此疗法,但仅有1%早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借助此法得到治愈[7-8]。然而,化疗对于多数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Ⅲb/Ⅳ期病例效果不佳,由于此类患者的肿瘤细胞已经发生扩散转移,因此成为治疗工作中的棘手问题。随着对致癌基因变异的深度探索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引入,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日益普及[9]。虽有临床试验显示,使用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能显著提升患者总体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以及总有效率[10]。但是,单独采用信迪利单抗治疗的效益可能只限于少数患者。近年的研究发现,肿瘤生长与扩散需要新生血管供应营养,进而为疾病治疗开辟新的方向[11]。贝伐珠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拮抗剂,通过阻断其与受体结合发挥强大抗肿瘤功效[12]。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ORR为68.97%,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观察组的DCR为86.21%,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这与刘萍等[4]的研究具有相似性,其研究中观察组的有效率和病情控制率(63.64%、90.9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1.82%、63.64%)(P均<0.05),表示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用能有效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3.33%(P<0.05),表明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方式的安全性更高。此外,在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估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各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这些结果表明,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提高疾病控制水平,提升患者生命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参考文献]
 
  [1]周彩存,王洁,步宏,等.中国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J].中国肺癌杂志,2020,23(2):65-76.
 
  [2]仲佳.《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1》更新要点解读[J].实用肿瘤杂志,2022,37(1):8-15.
 
  [3]王丽萍.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和免疫治疗进展[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55(2):176-182.
 
  [4]刘萍,林锦培,吕旭桦,等.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治疗EGFR-TKI耐药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江苏医药,2023,49(10):1040-1043.
 
  [5]艾斌,杨轶璠.贝伐珠单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20,23(7):626-630.
 
  [6]王道峰,伏俊,房三友.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Ⅲb/Ⅳ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控制率及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20,25(8):1231-1235.
 
  [7]Patel S,Herynk M,Cascone T,et al.Estrogen promotes resistance to bevacizumab treatment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Xenograft Models[J].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2021,16(3):S564-S565.
 
  [8]刘平莉,陈碧,罗涛,等.贝伐珠单抗辅助常规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与安全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21):2292-2295.
 
  [9]Shiraishi Y,Kishimoto J,Tanaka K,et al.Treatment ra⁃tionale and design for APPLE(WJOG11218L):A multi⁃center,open-label,randomized phase 3 study of atezoli⁃zumab and platinum/pemetrexed with or without bevaci⁃zumab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Clinical lung cancer,2020(5):21.
 
  [10]戴丽,王小华,杨万春,等.贝伐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对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1):2174-2178.
 
  [11]丁芸兰,林映仙,周海辉,等.PD-1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应用与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J].中国药师,2020,23(5):895-899.
 
  [12]邬仁华,卿毅,李林,等.PD-1免疫治疗联合贝伐单抗进行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Ⅳ期肺腺癌疗效、短期生存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1,46(8):882-887.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968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