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新生儿低血糖与脑易损性的相关性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11-16 14:16: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低血糖与脑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低血糖症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新生儿是否发生脑损伤分为脑损伤组和脑未损伤组,其中脑损伤组31例,脑未损伤组59例。检测患儿血糖水平、首次出现低血糖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以及脑损伤血清学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蛋白(S100)],并分析低血糖与前述血清指标间相关性。结果两组首次诊断低血糖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未损伤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脑损伤组,且低血糖持续时间明显比脑损伤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损伤组新生儿静脉血NSE、MBP、GFAP和S100水平明显比脑未损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新生儿低血糖与血清NSE、MBP、GFAP、S100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低血糖严重程度与脑易损性呈正相关。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
 
  0引言
 
  新生儿依赖葡萄糖作为大脑的主要能源,然而,在脱离母体后,由于体内肝糖原储备有限,新生儿极易出现低血糖现象。新生儿低血糖症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在小于33周龄新生儿中低血糖发生率高达34%,患儿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窘迫,严重者还会出现昏迷、惊厥等,长期低血糖若未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护理,可能引发患儿脑细胞代谢紊乱以及大脑不可逆性损伤,进而产生一系列不良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瘫或认知功能障碍等[1]。研究表明,当脑细胞受损后有许多细胞因子可释放进入体液中,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脑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主要包括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蛋白(S100)[2]。本实验选取了90例患有低血糖病的新生儿,旨在为新生儿低血糖治疗方案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低血糖症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新生儿是否发生脑损伤分为脑损伤组和脑未损伤组,其中脑损伤组31例,脑未损伤组59例。脑损伤组:女12例,男19例,日龄为1~28d,平均(13.12±3.43)d;出生体重2.0~3.2kg,平均(2.58±0.51)kg。脑未损伤组:女26例,男33例,日龄为1~28d,平均(13.23±3.56)d;出生体重2.0~3.1kg,平均(2.61±0.59)kg。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新生儿出生后,取其足后跟血标本,测得血糖水平<2.2mmol/L;②经全身检查无其他严重疾病;③临床所需患儿资料齐全;④患儿家属知情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存在遗传性疾病者;②胎儿期存在宫内异常者;③因各种原因导致所需资料不全者。
 
  脑损伤诊断标准[3]:①排除其他引起脑损伤的病因(如缺氧缺血、感染等);②患儿出生后24h~48h行颅脑超声检测符合脑损伤诊断标准,必要时以头部MRI进行辅助诊断。
 
  1.2观察指标

       1.2.1血糖水平
 
  所有患儿出生后均行常规体格检查,入院后立即采集新生儿足后跟血以测定其静脉血糖水平,开始时每隔30min检测一次血糖,记录其首次出现低血糖时间,之后按病情持续程度改为每隔60min测一次血糖,直至血糖平稳并统计低血糖持续时间。
 
  1.2.2血清学指标
 
  两组均于入院后立即取5mL新生儿静脉血,在4℃环境中使用离心机分离取其上清液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SE、MBP、GFAP和S100水平[4]。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均数比较采用χ2检验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研究新生低血糖与脑损伤之间的相关性。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低血糖严重程度比较
 
  两组首次诊断低血糖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脑未损伤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脑损伤组,且低血糖持续时间明显比脑损伤组短(P<0.05),见表1。
 
 \
 
  2.2血清学指标比较
 
  脑损伤组新生儿静脉血NSE、MBP、GFAP和S100水平明显比脑未损伤组高(P<0.05),见表2。
 
  \
 
  2.3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新生儿低血糖与血清NSE、MBP、GFAP、S100呈正相关(P<0.05),见表3。
 
  \
 
  3讨论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高危因素多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性糖代谢障碍等因素相关,长期低血糖会对患儿产生不良后果,以大脑损伤最突出,但目前尚未明确低血糖持续多久可造成大脑损伤,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症意义重大。近年来医学界将新生儿低血糖定义为:不论患儿体重和孕周,出生后24h内血糖水平低于2.2mmol/L。且低血糖持续时间较血糖降低程度对大脑损伤影响更大,新生儿低血糖未及时处理可进展为永久性脑损伤,又称“新生儿低血糖脑病”。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损伤组血糖低于脑未损伤组,且持续时间长于脑未损伤组,提示新生儿可有短暂低血糖,但脑损伤患儿血糖更低且持续时间更长,其他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5]。分析其原因,新生儿出生后短暂性低血糖属于脱离母体的正常适应性变化,通常会在出生后72~96h内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并不会造成脑损伤。但葡萄糖作为新生儿脑组织的唯一功能物质,血糖持续维持在低水平时大脑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能量严重不足,即可导致大脑发生功能性甚至器质性病变[6]。
 
  至今仍未发现脑损伤的绝对特异性标志物,但脑损伤时神经细胞出现坏死,其胞质中释放的特异因子可被检测和量化,S100、GFAP、MAP和NSE即为此类因子。S100和GFAP均存在于星形胶质细胞中,其中S100释放水平可直接反映胶质细胞损伤程度;GFAP是增殖修复蛋白,当神经元受损后星形胶质细胞代偿增殖修复,也可反映脑细胞损伤程度。MAP是一种由周围神经鞘膜细胞和少突细胞合成的、构成髓鞘的蛋白,可反映脑实质及血脑屏障损伤程度。NSE为存在于神经元及神经内分泌细胞、负责糖酵解途径的酶蛋白,其水平可作为特异性反映神经元损伤的量化指标。虽然这些因子水平上升均可一定程度表明存在脑损伤,但近年来越来越多实验主张联合检测以全面判断脑损伤程度[7-9]。因此本研究同时检测血清中NSE、MBP、GFAP和S100水平,结果表明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这四种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脑未损伤组,证实其可作为脑损伤良好的评估指标;并且低血糖与这四种细胞因子呈明显正相关,提示新生儿低血糖与脑损伤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这也与近期其他研究结果相同[10]。分析其原因,低血糖性脑损伤的病灶部位多为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病理表现为神经细胞因能量代谢障碍而水肿、坏死,低血糖引起脑损伤主要机制为:①低血糖时,ATP等功能物质减少,神经细胞膜依靠ATP供能的钠泵无法有效排除细胞内多余钠离子,进而会造成水分子过度存留产生细胞毒性水肿,可进展为细胞坏死。②由于钠泵无法有效排出钠离子维持跨膜离子浓度梯度,膜上钠钙泵功能也难以维持,造成细胞内钙离子蓄积,钙离子可激活磷脂酶及蛋白酶,酶则分解细胞成分,最终细胞坏死。细胞坏死后,神经元及胶质细胞释放的NSE、MBP、GFAP和S100即可经脑脊液进入血液中被检测到[11-12]。
 
  综上所述,新生儿低血糖严重程度与脑损伤呈正相关,但本研究选取病例数不足,后续有待提高研究质量,且有待探究低血糖引起脑损伤的器质性病变。
 
  参考文献
 
  [1]黄金砚,华子瑜.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进展,2023,13(4):6662-6667.
 
  [2]王丹丹,孙健伟,张磊,等.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早产儿脑损伤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和神经行为学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0,37(1):74-77.
 
  [3]李鑫.MRI检查及DWI对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1):67.
 
  [4]李晴晴.新生儿低血糖与脑易损性的相关性研究[J].罕少疾病杂志,2022,29(12):19-20.
 
  [5]王君霞,王昭华,王飞,等.新生儿低血糖性脑病MR评价中优先扫描序列的临床价值[J].泰山医学院学报,2020,41(4):263-265.
 
  [6]尚小姣,贾耀丽.新生儿低血糖导致的脑损伤的风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23,30(6):20-21,35.
 
  [7]吕彩萍,姚洪锋,郭瑜佳,等.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血清NSE、S100β和GFAP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评估的意义[J].浙江医学教育,2023,22(2):110-116.
 
  [8]阳一平,蔡娇,王榜珍,等.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高危因素分析[J].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21,30(2):92-97.
 
  [9]尚小姣,贾耀丽.新生儿低血糖导致的脑损伤的风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23,30(6):20-21,35.
 
  [10]周文娟,陈聪聪,宋鹏鹏.多排螺旋CT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3,21(8):133-135.
 
  [11]冷惠.GDM患者产后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调查[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10):1771-1773.
 
  [12]吕媛,朱玲玲,陈凌,等.低血糖新生儿血糖波动与脑损伤的相关性[J].临床儿科杂志,2017,35(9):652-654.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967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