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28例老年患者胃肠息肉摘除术后并发低血糖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8 11:39: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胃肠息肉摘除术后并发低血糖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8例胃肠息肉摘除术患者为研究资料,回顾分析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并比较护理前后患者满意度。结果风险评估不充分、长时间禁食、能量给予不充分、肠外营养输注不合理、未对血糖进行检测、患者认知不足以及情绪和缺乏睡眠均是引起患者术后并发低血糖的原因;通过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胃肠息肉摘除患者术后易并发低血糖,可通过常见原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干预进行预防,对提升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关键词:胃肠息肉摘除;并发低血糖;原因及护理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于晓娟,徐红,胡敏.28例老年患者胃肠息肉摘除术后并发低血糖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341.

0引言

胃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电凝、电切或套扎将其摘除,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由于患者年龄偏高,已成为治疗息肉的首选方法[1]。由于胃肠息肉摘除术需要通过减少饮食量来准备好肠道,为了术后恢复还要长时间禁食,很容易并发低血糖,出现不耐受现象,例如心慌、颤抖、出冷汗、四肢无力、头晕、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老年患者还会出现昏迷、跌倒或死亡,对于身体机能较弱的患者来说危险性较高[2]。由于引发患者低血糖的因素较复杂,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才能使护理措施更具有针对性。本研究分析了我院胃肠息肉摘除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并对护理对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8例胃肠息肉摘除术患者为研究资料,其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9.24±6.35)岁,8例胃息肉患者,20例肠息肉患者,9例合并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胃肠息肉患者,且需要实施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已将合并严重脏器类疾病、存在认知障碍、精神病患者排除,患者知晓并同意此次研究。

1.2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过往三年胃肠息肉摘除术围手术期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进行汇总并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①风险评估:由于部分患者为合并糖尿病患者,还有部分患者无显著耐糖量异常表现,再加上部分患者为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较弱,很容易在手术前后出现低血糖。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在术前对所有患者实施风险评估,通过询问了解患者的治疗史,是否有低血糖,并检查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术前需要停止服用降糖类药物,还要规定胰岛素注射时间和剂量。在术前风险评估的环节还要做好健康知识普及工作,提高患者对低血糖危害的认知,使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②禁食时间:为了保证手术正常进行需要进行肠道准备,常见方法是禁食和灌肠,禁食开始时间为手术前一天晚饭后,如果时间超过8小时,很容易增加低血糖发生率,因此最好将禁食时间控制在8小时,并结合患者的年龄、息肉摘除的紧急程度合理安排手术优先顺序,让年龄偏高、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先进行手术[3]。

③能量补充:术后可给予患者适量流食或肠外营养液进行能量补充,一旦能量补充不足会引发术后低血糖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BMI指数进行能量补给的科学计算,并消除患者对进食的担忧;在术后无并发症的情况下可给患者硬糖含服。

④肠外给养:营养液输注不当也会造成患者低血糖,肠外营养液需要按照种类和合理顺序进行输注,且速度不宜过快,也不能太慢。一般情况下要先给糖,后给盐。高糖不最后输注,且要调慢输注速度。

⑤血糖检测:葡萄糖中的胰岛素含量需要按照血糖指标,因此要提升护理人员对低血糖的重视程度,在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血糖检验,糖尿病患者要增加检验次数,尤其是睡前血糖含量,一旦患者血糖含量在5.9mmol/L以下要做好应对低血糖的措施。

⑥情绪和睡眠:精神紧张和缺乏睡眠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血糖调节能力被抑制,加速体内糖分的消耗。因此,护理人员要提前了解患者的心理障碍,通过沟通和鼓励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患者的信心,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

1.3指标观察

对比胃肠息肉摘除患者护理前后的满意度分数,评价表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收集的数据计算。统计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满意度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


3讨论

老年胃肠息肉患者由于各项身体机能较弱,术后并发低血糖的几率较高,容易使患者出现一些列身体不适,容易引发休克、昏厥、摔倒都能够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造成护患纠纷。可以通过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有针对的解决,降低患者出现低血压的几率。

本研究中,护理后满意度分数(95.67±3.88)分数显著高于护理前(87.96±2.49)分,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风险评估不充分、长时间禁食、能量给予不充分、肠外营养输注不合理、未对血糖进行检测、患者认知不足以及情绪和缺乏睡眠均是引起患者术后并发低血糖的原因。针对以上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有利于低血糖的预防。

\

 
综上所述,胃肠息肉摘除患者术后易并发低血糖,可通过常见原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干预进行预防,对提升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倩,范智博.胃肠息肉摘除术后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4).110-110.
[2]王岚,潘洁,张桂珍,等.内镜下息肉摘除围手术期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7).45+48.
[3]王日丽.经内镜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探讨[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S2):187-1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61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