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2-13 17:24: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的诱发因素,探讨对低血糖高危人群,加强糖尿病教育和低血糖护理的必要性。方法 密切观察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节情况,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进一步减少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结果 通过增加血糖监测频次及健康教育,及时发现血糖异常情况,然后随时调整饮食及降糖药的剂量,使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降到最低。结论 通过查找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点,增加血糖监测频次及健康教育后,不仅能提高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而且能够提高护士主动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糖尿病教育;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本文引用格式:史光琴.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5):213+216.

\

0引言

低血糖反应是住院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过程中最易发生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治疗和身心健康都有影响。其诊断依据为 [1]:① 低血糖症状,如疲乏、饥饿感、头晕、出汗、心悸,重者可引起昏迷, 甚至死亡;②发作时血糖低于3.9 mmol/L;③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如何让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强化治疗过程中避免低血糖反应发生, 是摆在医护人员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密切监测血糖及强化健康教育,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2]。

1原因分析

1.1注射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期间,导致低血糖发生的药物中,胰岛素居第一位。因此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强化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血糖,避免各种容易诱发低血糖反应的因素,减少或避免低血糖反应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延缓或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致残、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1.2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磺脲类降糖药是通过直接刺激胰岛B 细胞释放胰岛素而降低血糖的。这类药物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相关研究 [3] 认为,磺脲类降糖药几乎为老年人低血糖的主要原因。

1.3饮食因素。由于患者饮食习惯不好、心理负担过重、疾病的影响、治疗的需要等都会影响进食的质与量,而食物中80% 是碳水化合物。因此由于碳水化合物过分限制或摄入不足极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1.4空腹运动。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来说,早晨空腹运动是十分有害的,空腹时血糖一般为 4.48 mmoL/L,科学实验证明运动可促进脂肪分解,从而促进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增加, 血糖水平降低而导致晕厥和心律失常 [4]。

2护理对策

2.1低血糖时护士应守护在患者身旁,密切观察病情及按时监测血糖,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避免患者产生恐惧心理及逆反情绪。

2.2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及低血糖发生的各种诱发因素,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采取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低血糖发生的危害性,医、护、患携手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和发展。

2.3全方位地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治疗糖尿病要“五驾马车”并驾齐驱,责任护士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反复宣教并强调血糖监测、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让患者真正掌握糖尿病预防、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方便出院后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2.4使用口服降糖药时应注意的问题。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 逐渐增加到适量;肝肾功能减退者要适当减轻,最好使用胰岛素治疗;60 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尽量避免使用。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论使用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每顿饭主食必须吃 2 两;如遇发热感冒、胃肠道不舒服等特殊情况不思饮食时, 饭前不要着急使用降糖药,应先吃饭然后根据吃饭量的多少通知医生酌情用药;另外,告知患者使用降糖药后必须在半小时之内吃饭等,多方面、多途径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和发展。

2.5调整胰岛素注射的时间和剂量。①胰岛素种类繁多,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遵医嘱使用适合的胰岛素,责任护士应详细指导患者使用胰岛素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如果按常规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病人进食后可能还未引起血糖升高,而胰岛素降糖作用的时间已经开始,故易引起低血糖的发生。而餐前注射胰岛素,其降糖作用的时间与进食引起血糖升高正好相遇,能有效避免低血糖反应发生。②注射胰岛素如果应用1 mL 空针来抽吸,若抽混合胰岛素必须先抽短效胰岛素,再抽长效或中效胰岛素,以保证瓶装胰岛素剂量的准确性,因为每 1 U 长效胰岛素可吸附 10 U 的短效胰岛素。③开始静滴胰岛素速度为 20 gtt/min,观察 30-60 min 后,再以 40- 50 gtt/min 速度滴入,尤其是第一次注射胰岛素或增加胰岛素剂量时应高度警惕低血糖反应。④注射胰岛素后患者必须在半小时之内进食,对于进食少或不能进食的患者,遵医嘱胰岛素要减量甚至停用。

2.6每次早餐前要复查尿糖,及时检查血糖。

2.7告知患者要根据胰岛素的作用及起效时间灵活掌握进餐时间,需要半小时后进餐的应在餐前半小时注射胰岛素,需要即时进餐的在注射胰岛素后就可以进餐了。责任护士要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活动量计算好每日所需总热量,做好三餐分配及餐后 2 h 血糖监测。由于老年患者耐受低血糖的能力较差, 对老年患者血糖控制的标准要适当放宽,加拿大糖尿病调查委员会提出,良好控制标准是餐前血糖(FBG)<8.0 mmol/L, 餐后血糖(PBG)<12mmol/L。

\

3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强化降糖过程中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又是低血糖反应发生的高危人群, 因此,对低血糖反应发生的高危人群进行团队管理和健康宣教有重要意义。如何进一步减少或避免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德炳, 张树基 . 内科学[M].2 版 .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2]邬本荣 , 刘秋葵, 韩荣萍, 等. 糖尿病药物治疗中的血糖反应 [J]. 中原医刊 ,1999,26(6):52.
[3]冉兴无 . 糖尿病治疗中的低血糖反应 [J]. 实用糖尿病杂志 ,1994,2(4):42.
[4]刘春娥. 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J]. 黑龙江护理杂志 ,1998,4(7):78-79.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13/20181213052531877.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6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